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感觉世界,找到世界感觉,让世界感觉你 人来到这个世界,睁开双眼,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并且是永远不断要做的事情,就是认识这个世界,感觉这个世界。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有着深刻内涵的哲学命题。在科技不发达的人类历史的早期,人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感觉世界,这种感觉是原始的,直接的,但或许是最真实的。有了出版物之后,人们开始通过文字去感觉世界,这种感觉是间接的,联想的,但在某些方面是深邃的。现在,有了广播电视,人们通过由电波传递的声音和图像去感觉世界,这种感觉是即时的,跨越时空的,快节奏的,但它还是真实的吗?还是深邃的吗?在广播电视前面,我们感觉到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我们不仅能够发现广播电视展现给我们的世界是什么,还能够从“人与广播电视”这个最深层的关系入手,探讨广播电视的本质属性,探讨广播电视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从而在对广播电视的依赖中找到人类对周围世界的真实的感觉。在这方面,有许多著名的传媒研究专家(如麦克卢汉)做过深入的研究,但是,他们在对人与广播电视的关系方面,还没有紧紧把握住“感觉”,因为“感觉”是人与广播电视本质关系的体现,是将这种关系放在“世界”这个更高层面上的一种体现。“感觉”,能够使我们从历史的纵向上深化对广播电视的认识,能够使我们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哲学层次的讨论。这种讨论将围绕“人与广播电视关系”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个是“感觉世界”,第二个是“找到世界感觉”,第三个是“让世界感觉你”。感觉世界,就是人们怎样通过广播电视感觉世界,或者说广播电视向人们展现了一个什么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是肤浅的,还是深邃的?是完整的,还是扭曲的?找到世界感觉,就是人们通过广播电视找到“世界感觉”,而这种“世界感觉”是你成功走进和融入当今世界最基本的感知,能够使你的能量与世界频率形成共振,能够使你的生活方式与世界节奏合拍,能够使你的思维方式与世界时尚融为一体。这种“世界感觉”与广播电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或者说只有通过广播电视才能找到这种感觉,如“虚拟”、“形象”、“节奏”、“体验”、“快感”、“娱乐”、“后现代”等。让世界感觉你,就是人们依据这种世界感觉反过来利用广播电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获得更多的注意力资源,从而增大自身的能量,增大自身在这个世界上的分量。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词:“符号”、“触电”、“议程设置”、“视觉形象”、“注意力”、“影响力”、“传播力”、“信息增值”、“造势”、“产业化”、“信号放大”、“炒作”等。概括起来说,“感觉世界”反映了人们怎样通过广播电视了解世界;“找到世界感觉”反映了现实世界通过广播电视带给人们什么样的感觉;“让世界感觉你”反映了人们如何掌握和控制广播电视去主动实现一种目标。 寻找立体的感觉 我们感觉世界,应当寻找一种立体的感觉,这是一种从多维角度对世界的真实形象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又有可能反过来对广播电视有一种立体的认识,能够更为准确地从更高的层面上观察广播电视的本质。这种立体感觉首先要有一种纵深感。我们要从人类感觉世界尤其是通过广播电视感觉世界的历史进程中,去探索人与广播电视的关系,去探索人与世界的认知关系,去思考人类现有各种文化特征。这种立体感觉还应是多维的。我们要从“政治”、“科技”、“文化”和“经济”四个角度去观察世界,去观察广播电视在这四个角度上展示给人们的世界,最终使我们形成一种完整的立体的感觉。而这种立体的感觉,也是我们对广播电视本质的立体认识,我们会从这四个角度上,全面完整地认识广播电视的“政治形态”、“科技形态”、“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从政治角度上看,广播电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政治世界。广播电视首先是政治的工具,它服从、服务于“权力”,甚至可以说它本身也是一种形式的“权力”。广播电视是由政治控制的,这种控制实质上是对信息流量、质量和类型的控制,从而保持着对社会的有效控制。在这方面需要关注的是:政治制度对传媒的政治要求、政治底线的设定、对广播电视政治控制的方式和程度,等等。我们由此可以观察到广播电视的“政治形态”和它的政治属性。从科技角度看,广播电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科技世界,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广播电视自身的“科技形态”。广播电视的“科技形态”强调了广播电视的科技属性,它是一个具有极高科技含量的传播载体和渠道,它不仅要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现代科学技术,其表现形式是“信息能量”。在这方面需要关注的是:数字化、虚拟化、仿真技术、网络技术等。从文化角度看,广播电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文化世界,也同时向我们展示了广播电视自身的“文化形态”。广播电视的“文化形态”强调了广播电视的文化属性,它是一个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的文化实体,它形成了对人类社会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的听觉文化和视觉文化。这种形态主要反映在广播电视的内容制作和受众需求方面。在这方面需要关注的是:娱乐化、大众化、“后现代化”的文化现象及其形成的特殊的文化消费方式。从经济角度看,广播电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经济世界,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广播电视自身的“经济形态”。广播电视的“经济形态”强调了广播电视的经济属性,它是一个能够创造巨大利润的行业领域,它有着一整套自身市场运作的规律和模式。我们需要把它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主体来看待,在这方面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知识经济、文化创意经济、注意力经济、体验经济对广播电视产业运营的影响,要从中解读知识经营、信息增值、符号消费的规律和特点,发现和设计广播电视特殊的市场业态,以及它与众不同的赢利手段和方式。我们通过广播电视立体感觉世界的同时,也能够从多维的角度比较清晰地认识广播电视的本质,回答“广播电视究竟是什么”这个带有本质性的问题。广播电视是什么?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地说:广播电视是一种政治工具(从政治属性上讲),广播电视是一种文化(从文化属性上讲),广播电视是一种信息介质(从科技属性上讲),广播电视是一种产业(从经济属性上讲)。在广播电视的改革实践中,我们有的领军者已经关注到广播电视的这四种形态,并据此提出深化广播电视改革的标准和要求,这就是:领导满意(主要依据广播电视“政治形态”);传媒规律(主要依据广播电视“科技形态”);群众欢迎(主要依据广播电视“文化形态”);市场回报(主要依据广播电视“经济形态”)。广播电视的几大功能也分别在这四种形态中反映出来。广播电视的政治形态反映了广播电视的新闻和舆论引导监督的功能;广播电视的科技形态反映了广播电视的渠道服务功能;广播电视的文化形态反映了广播电视的教育和娱乐功能;广播电视的经济形态反映了广播电视的消费服务功能。在广播电视的四种不同形态中,都贯穿着相同的运转链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5W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什么效果。用广播电视的学术语言说,就是: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传播效果。要想将广播电视这四种形态(形象地说是“四个剖面”)整合为一体并形成一种立体化的图像,需要做立体化的透视处理,需要把握住一些立体化地观察广播电视的透视元素。这些透视元素同时反映在广播广播电视的四个剖面里面,是广播电视四个属性的共性所在,它们能够将广播电视四个不同方面的内容有机地融合统一起来,并将广播电视的本质内容抽象提炼出来。这些透视元素也就是我们认识广播电视的一些战略关键词:“信息”、“符号”、“注意力”、“虚拟”、“体验”等。请注意,这些关键词所反映的内容,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世界感觉”。
全部显示∨
洪兵 中国资深战略研究专家。曾先后担任军事科学院历代战略研究室主任和军事战略研究室主任,战略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国际MBA兼职教授。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国学讲谈”主讲专家,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主讲教授等。 洪兵教授主持过国家和军队多项重大战略课题研究。提交战略研究报告上百份,在国内外战略领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出版的专著有:《走出战争迷宫》、《国家利益论》、《剖析“美国利益”》、《中国战略原理解析》、《孙子兵法与经理人统帅之道》、《美国要打太空战》等;主编或参与过《毛泽东军事战略论》、《邓小平战略思想论》等著作,共计20多部。 洪兵教授长期致力于弘扬东方战略理念,倡导“理性竞争”。推动通用战略学科建设,塑造新时期的精英战略文化,旨在“培养真正懂得中国战略的企业战略家”。
全部显示∨
感觉世界——通过广播电视感觉世界○听觉传媒的演变
○视觉传媒的演变
○广播影视与纸质媒体
○数字化
○三网融合
○新媒体
○读屏时代
○广播电视改变了人们感觉世界的时空观念
○通过广播电视所感觉到的“政治”
○通过广播电视所感觉到的“经济”
○人们对广播电视的依赖
找到世界感觉——通过广播电视找到世界感觉○追求快乐
○形象化
○个性化
○互动性
○快节奏
○碎片化
○大众化
○后现代
○“后现代主义”表现特征及其形成根源
○关于“恶搞”
○生活化的审美
○虚拟
○体验
○工具理性
○孤独
让世界感觉你——通过广播电视让世界感觉自己○信息
○符号
○注意力
○世界连结
○能量放大
○控制思维
○收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