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聊城文化史

Cultural History of Liaocheng

纸书售价: 150.4 纸书定价:¥188.0 电子书售价: 75.2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上编
绪论
一 自然环境
(一)黄河下游冲积平原
(二)黄河、运河交相影响的地区
二 行政区划沿革
(一)上古氏族部落集聚中心
(二)夏商周方国的演变
(三)秦汉至明清行政区划沿革
(四)近现代聊城区域变迁概况
三 市情概况
(一)政区基本状况
(二)社会经济发展综览
(三)教育科技概况
四 文化贡献与地位
第一章 聊城上古文化与夷夏东西文化的交流
第一节 聊城上古文化
一 聊城区域大汶口文化遗存
(一)生产力的发展
(二)思想意识
(三)贫富分化和私有制的产生
二 聊城区域龙山文化遗存
(一)龙山文化遗址分布概况
(二)龙山文化时期生产力的发展
(三)社会的发展
第二节 夷夏文化在聊城的交流与碰撞
一 大汶口文化时期多元文化的融合
二 龙山文化时期夷夏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三 上古重要人物在聊城活动的足迹
(一)蚩尤与聊城
(二)仓颉与仓颉墓
第三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聊城方国文化
一 夏朝的建立及权力之争
(一)夏文化的分布和夷夏之间的斗争
(二)聊城境内的夏朝方国
二 商代的文化遗存及聊城区域的部族地望
(一)商朝文化遗存的分布
(二)商朝统治下聊城境内的部族方国③
(三)殷商时期聊城区域文化地位的变化
三 西周时期的聊城
(一)西周时期聊城区域内的文化遗存
(二)西周时期的封国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域文化在聊城的冲突与融合
第一节 春秋时期聊城与相邻国家的关系
一 春秋时期在聊城的会盟
(一)北杏之盟
(二)柯之盟
(三)牡丘之盟
二 春秋时期诸侯争战对聊城的影响
(一)齐桓公救邢
(二)齐庄公收复高唐城
三 春秋时期的著名人物与聊城
(一)重耳避难博陵邑
(二)晏子治阿
(三)季札挂剑徐君墓
(四)致力于改革的陈桓子
四 早期鲁文化在聊城区域的传播
第二节 战国时期聊城区域文化的融合
一 战争促进了区域文化的融合
(一)马陵之战,齐魏交兵
(二)宣王伐燕,聊城出兵
(三)乐毅伐齐,激战济西
(四)田单复国,围困聊城
二 聊城区域文化融合中的代表人物
(一)田朌子
(二)淳于髡
(三)鲁仲连
三 聊城对周边诸国文化的兼容
第三章 秦汉时期政治一统与文化趋向
第一节 秦西汉时期聊城区域文化的发展
一 秦朝时期聊城区域的社会状况
二 尹齐:西汉前期的执法实践者
三 西汉时期儒学在聊城的发展
第二节 东汉时期聊城文化的振兴
一 东汉世族文化的初步发展
二 正直刚烈的李云、谢弼
三 注重教化的乙瑛、贾琮
四 东汉墓葬所表现出的文化意象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聊城区域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第一节 曹魏经营北方与聊城区域文化地位的提升
一 曹操在聊城的活动和对地方世家大族的笼络
(一)曹操在聊城境内的活动
(二)曹操对聊城世家大族的笼络
二 华歆及其家族的文化贡献
(一)华歆及其家族
(二)华峤《后汉书》对中国史学的贡献
三 程昱:曹魏忠实谋士
第二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聊城区域经济文化的地位
一 东晋十六 国时期聊城区域的民族矛盾与文化融合
二 碻?城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聊城世族的兴起及文化发展
一 刘寔及其家族的文化影响
二 崔氏家族及其他世族的兴衰
三 张邱建与《张邱建算经》②
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在聊城的传播及影响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聊城的区域文化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聊城区域的文化土壤与文化风貌
一 领先的经济与繁荣的教育
二 区域文学的新气象
三 博学尚儒、尊贤尚功、侠义与理性并存的文化传统
第二节 文化家族与家族文化
一 魏州观城刘氏
二 路氏两家族
三 博州武水孙氏
第三节 寒门才子吕才
一 吕才与初唐雅乐
二 吕才的学术与著述
三 吕才的无神论
第四节 唐五代聊城文学名家
一 孙逖的山水诗及其在唐代文坛的地位
二 梁载言的叙事志书与诗
三 魏万的诗歌交往与最早的李白诗文集
四 路氏家族的赋与诗
第五节 卓异特立的政治文化
一 直面官场积弊
二 非世俗的政治认知与选择
三 正直与仁爱兼备
第六章 宋元时期地处民族斗争前沿的聊城区域文化
第一节 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一 金朝入主山东与王友直抗金
二 元好问避居聊城著华章
三 茌平骄子贾铉
第二节 宋代三槐王氏家族
一 三槐王氏家族的崛起
二 三槐王氏家族的姻亲文化
三 不辱使命的南宋使臣王伦
第三节 宋金时期聊城士人的文化品格
一 三元榜首王岩叟
二 东阿贤良张万公
三 金朝名士侯挚
四 医方之祖成无己
第四节 济济多士显聊城
一 李志常与《长春真人西游记》
二 高唐儒臣阎复
三 张养浩在聊城
第七章 大运河贯通与聊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大运河纵贯聊城
一 会通河的开挖与聊城段运河的贯通
(一)会通河的开挖
(二)会通河的整修
(三)修治张秋运道
二 运河管理机构
(一)明代的运河管理机构
(二)清代的运河管理机构
三 河道疏浚挑挖
四 运河闸坝
(一)明代运河闸坝
(二)清代运河闸坝
五 黄河改道北徙与聊城段运河的衰败
第二节 运河漕运与临清钞关
一 运河沿线的水次仓
二 漕粮运输
(一)明代漕运
(二)清代漕运
(三)漕运的社会影响
三 临清钞关
(一)临清钞关的设置
(二)临清钞关的管理
(三)钞关的社会影响
第三节 商业繁荣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一 以运河城镇为中心的市场网络体系
(一)城镇市场网络
(二)集市与庙会
二 商业的繁荣
(一)山陕商人及其经营活动
(二)徽商及其他商帮
(三)本地商人
三 漕船夹带与南北贸易
四 产业结构的变化
(一)临清贡砖
(二)酱菜酿造
(三)竹木加工
(四)丝绸纺织
(五)皮毛加工
第八章 明清时期聊城思想文化的繁荣
第一节 聊城文化事业的昌盛
一 刻版印刷及藏书业的发达
(一)发达的刻书业
(二)独具特色的木版年画
(三)闻名全国的藏书楼
二 民间艺术绚丽多彩
(一)民间工艺品
(二)民间音乐和舞蹈
(三)民间杂技和武术
三 世俗小说与文人笔记
(一)世俗小说
(二)文人笔记
第二节 文学名著与聊城
一 水浒文化在聊城
二 “没有临清就没有《金瓶梅》”
三 《老残游记》对聊城的记述
四 谈迁《北游录》中的聊城
五 《聊斋志异》中的聊城人和事
六 外国人著述中的聊城
第三节 明末陆王心学在聊城的传播
一 陆王心学的北传
二 心学传人穆孔晖
三 茌邑三先生
第四节 文学才士
一 布衣诗人谢榛
(一)交游四海,流寓异乡
(二)重情重义,仗义执言
(三)“七子”魁首,诗坛名家
二 中朝使者朱之藩
(一)中朝使者
(二)状元书画家
三 一代才士刘琰
(一)孝悌天下,铁面冰心
(二)“清代李白”,诗文天下
第九章 明清时期聊城的文化家族与士绅文化
第一节 城市文化家族
一 开代文章第一家的傅氏家族
二 由武转文的任氏家族
三 “御史傅”家族的文化承续
四 文武同向发展的邓氏家族
五 一门六进士的朱氏家族
六 忠义传家的耿氏家族
七 对文化族群的认识和评价
第二节 乡村士绅文化
一 士绅与士绅文化
二 聊城区域士绅家族简述
(一)冠县赵氏家族
(二)高唐朱氏家族
(三)东阿苫山刘氏家族
第十章 近代聊城文化的发展与转型
第一节 近代聊城的社会动荡
一 太平军激战聊城
二 捻军转战聊城
三 黑旗军反清武装起义
第二节 士绅、游民与乡村的“江湖化”
一 科举低落与士绅力量衰退
二 聊城游民社会的兴起
三 习武组织与乡村的“江湖化”
第三节 秘密教门与西方宗教的矛盾冲突
一 清同光年间的秘密教门组织
二 基督教在聊城的扩张
三 秘密教门与义和团运动兴起聊城
第四节 近代聊城教育的发展
一 晚清时期聊城教育的延续与变革
二 民国初期聊城教育的发展
第五节 一代学人傅斯年
一 傅斯年生平
二 书生报国
三 傅斯年的学术成就与贡献
(一)傅斯年的学术成就
(二)傅斯年的学术贡献
四 傅斯年与齐鲁文化研究
五 傅斯年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第十一章 民族民主革命与聊城人民革命意识的塑造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聊城的实践与传播
一 五四运动在聊城
二 聊城进步青年奔赴黄埔接受革命思想
三 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四 聊城武装革命的风暴——阳谷坡里暴动和高唐谷官屯暴动
(一)阳谷坡里暴动
(二)谷官屯农民暴动
第二节 聊城抗日烽火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 中共争取团结范筑先开创鲁西北抗战新局面
二 抗战初期聊城的抗日救亡宣传与文教事业的发展
三 临清走出的抗日名将张自忠
四 鲁西根据地的抗日文化建设
第三节 民主革命斗争与人民政治文化的形成
一 以土改为中心的农民政治运动
二 支援刘邓大军、陈粟大军强渡黄河
三 干部南下北上和百姓踊跃参军
四 新政权下的人民政治文化建设
第十二章 新中国建立后聊城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各级政权建立和巩固
一 聊城人民民主政治和文化的确立
(一)聊城各级新型人民政府的建立
(二)维护新生政权的政治和思想斗争
(三)聊城批判《武训传》运动
(四)新教育体制建立
二 聊城地区社会主义文化的曲折发展
(一)农业合作化中的集体主义教育
(二)合作化样板石门宋
(三)“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气
(四)“大跃进”运动中的学校教育
(五)社教运动中的阶级斗争教育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一 “文革”初期的聊城红卫兵运动
二 “教育革命”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三 “批林批孔”运动对聊城教育的影响
四 十年动乱时期聊城文化事业遭受的严重挫折
第三节 改革开放与聊城文教事业的发展
一 改革开放与聊城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转移工作重点
(二)聊城经济体制改革
(三)科教兴聊战略的实施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二 聊城文教事业的推进与发展
(一)聊城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二)聊城文化事业的繁荣
第四节 聊城撤地建市后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
一 聊城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发展
(一)聊城经济社会的发轫
(二)聊城经济社会的新跨越
二 科教兴聊战略的深入实施
(一)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
(二)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三 “江北水城”品牌文化的树立
(一)以水为魂,打造文化名城
(二)以生态文明为核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编
第一章 古迹遗址
第一节 古遗址
一 分布概况
二 茌平尚庄遗址的挖掘
三 茌平教场铺龙山文化城址的发掘
四 阳谷景阳冈龙山文化古城址
第二节 古墓葬
一 大汶口文化时期墓葬
二 阳谷县景阳冈春秋墓
三 阳谷县吴楼汉墓
四 东阿汉画像石墓
五 高唐县东魏房悦墓
六 莘县唐代张弘墓清理概况
七 山东高唐虞寅墓的清理
第二章 曹植与曹植墓
第一节 曹植在东阿的活动与影响
一 曹植封东阿
二 曹植在东阿的行踪诗迹
第二节 梵呗音乐的创作与传播
一 曹植创作梵呗音乐
二 鱼山梵呗的传播及影响
第三节 曹植墓及《隋曹植碑》的文化价值
一 曹植墓的发掘
二 《隋曹植碑》的文化价值
第三章 运河城镇
第一节 聊城:区域政治中心城市
一 建置沿革
二 城市格局及特点
三 光岳楼
四 山陕会馆
第二节 临清:商业中心城市
一 兴盛与衰落
二 城市空间结构及特点
三 名胜古迹
(一)运河钞关
(二)鳌头矶
(三)舍利塔
第三节 三界首张秋及其他小城镇
一 三界首张秋
二 阿城、七级、周店、李海务
三 梁家浅、魏家湾、戴家湾
第四章 海源阁
第一节 杨氏家族及其海源阁藏书楼的崛起
一 杨氏家世与传略
二 杨氏海源阁形成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 杨氏藏书的源流
(一)杨兆煜的开创
(二)杨以增的奠基
(三)杨绍和的扩充
(四)杨保彝的慎守
四 杨氏藏书的管理与保护
第二节 海源阁藏书与刻书的特色
一 海源阁藏书特色
(一)宋元旧刻与四经四史
(二)明清佳椠与经史子集
(三)名家抄本与校跋本
二 海源阁刻书特色
(一)传世思想
(二)以治学为先
(三)校勘精审
(四)多刻乡贤友朋著作
第三节 海源阁藏书的散佚与归宿
一 海源阁屡遭劫难
(一)辛酉罹难
(二)庚子之乱
(三)马鸿逵陷聊城
(四)王金发洗劫海源阁
(五)王冠军再劫海源阁
二 海源阁藏书的散佚
(一)杨敬夫两次批运出之书(天津)
(二)海源阁运藏济南书籍存佚概述
三 海源阁藏书的归宿
四 海源阁的毁坏
第四节 海源阁的地位和影响
第五章 武训行乞办义学
第一节 清代的义学
第二节 武训行乞兴学
一 少年时代
二 行乞集资
三 办学三县
第三节 武训义学的历史影响
一 清廷褒奖与武训事迹的传播
二 民国时期纪念学习武训的活动
三 武训精神
第六章 民间技艺
第一节 东昌府木版年画
一 田园风尚与东昌府木版年画的兴起
(一)开放与敦厚并存的田园风尚
(二)平阳府、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入
二 东昌府木版年画的形式与内容
(一)东昌府木版年画的形式
(二)东昌府木版年画的内容
三 东昌府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与社会影响
(一)东昌府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二)东昌府木版年画的盛衰
第二节 民间艺术遗产
一 茌平民间中堂画与剪纸
二 东昌府葫芦雕刻
三 冠县郎庄面塑
第三节 戏剧文化
一 清末民初聊城戏剧的兴起与发展
二 清末民初聊城的戏剧文化遗产
(一)冠县蛤蟆嗡
(二)东昌弦子戏
(三)王皮戏
(四)茌平花鼓戏
(五)临清田庄吹腔
第四节 杂技与竞技
一 聊城杂技
二 冠县查拳
(一)查拳的渊源
(二)分布与谱系
(三)查拳的兵器、风格和技击特点
三 临清肘捶
(一)行侠仗义创肘捶
(二)武举拜师
(三)乱世中的发展
第七章 聊城大学与聊城区域文化发展
第一节 聊城大学的发展历程
一 山东师范学院迁居聊城
二 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筹建
三 聊城师范学院扎根鲁西
四 聊城大学成立后的跨越发展
第二节 校地合作助推聊城文化发展
一 校地合作层面的推进
二 聊城大学助推地方文化发展
第三节 聊大对区域文化的贡献
一 培养人才,充实社会文化各个领域
二 大学文化交流与地方的融合
三 大学引领和助推地方文化发展
第八章 东阿阿胶
第一节 东阿阿胶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东阿阿胶的制作工艺及其发展
第三节 东阿阿胶的功效与文化底蕴
第九章 新时代文化精英与楷模
第一节 聊城走出的国学大师季羡林
一 季羡林生平
二 季羡林学术成就
(一)语言学
(二)文献学
(三)佛教史
(四)文学
三 季羡林与聊城文化发展
第二节 国画大师李苦禅
一 李苦禅的艺术之路
二 李苦禅的艺术风格与成就
三 李苦禅的高尚品格及其与家乡的情缘
第三节 干部楷模孔繁森
一 孔繁森生平
二 区域文化与孔繁森精神的形成
三 孔繁森对聊城地域文化的影响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