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回归历史的现场:延安文学传播研究:1935~1948

纸书售价: 49.6 纸书定价:¥62.0 电子书售价: 24.8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延安文学研究的进路与传播研究视角的确立
一 延安文学的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一)延安文学概念、时限的界定
(二)延安文学研究现状
二 延安文学传播研究视角的确立
(一)期刊研究的滥觞和文学研究的传播学视角的确立
(二)从本质到本真: 延安文学传播研究视角的确立及其意义
第二章 延安文学的传播生态环境
一 延安文学与政治文化生态
(一)文化中心:传说之乐土,理想指归之圣地
(二)汇流与重构:“五四”文学、左翼文学、苏区文学传统与延安文学
(三)使命与武器:革命战争文化生态
二 延安文学传播的媒介生态: 传播主体与受众分析
(一)受众:不平衡的文化构体与接受的多元状态
(二)传播者:多重身份的兼者定位与角色转换
(三)集体创作: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融合与互动
第三章 “文艺界的精神总动员”与延安文人的“公共空间”
一 媒介与文学传播
(一)媒介的呈示性、表现性与建构性、同质化
(二) 延安文学传播媒介:建构想象的空间
二 宽松的政策空间:延安文学期刊述略
三 延安文人社团与期刊
(一)“文艺界的精神总动员”:“文协”与《文艺突击》
(二)歌颂光明与暴露黑暗:“鲁艺”与“文抗”、《草叶》与《谷雨》
(三)“大度宽容”的“公共空间”:文艺月会与《文艺月报》
(四)生活的诗化,战斗的浪漫:诗社与诗刊
四 论争与融合:同而不同,异而不异的“准公共空间”
五 一种传受互动关系模式:文艺小组和星期学园
六 期刊:构筑文艺的战线
第四章 从“不完全的党报”到“完全的党报”
一 延安时期报纸概观:从《红色中华报》《新中华报》到《解放日报》
(一)《红色中华报》《新中华报》及其《红中副刊》《新中华副刊》
(二)延安时期历史最长的报纸——《解放日报》
二 媒介平台的整合与延安文学的转折与重塑:辟栏刊发—《文艺》副刊—综合性副刊
三 作者群的培养与受众的互动
四 议程设置与话语建构
(一)延安文人传播者的议程设置
(二)主流意识形态的议程设置
(三)媒体议程建构的合力:传播者、主流意识形态、受众
五 文艺批评与论争:延安文艺理论构建与规约的过程
(一)媒介的建构功能和文学批评
(二)《解放日报》的办刊宗旨与贯穿始终的延安文艺理论建构
(三) 批评的民主氛围及偏离偏移:一种不正常批评之风的萌芽
六 纪实文学:作为历史现场记录的新闻文学文本
第五章 媒介形态的融合与拓展:重构民间性与大众化文学传播
一 文学在传播中回归与升华:朗诵诗运动与街头诗运动
(一)朗诵诗:由书面传播走向口头传播
(二)街头诗:由小众走向大众诗歌起源于民间
(三)诗歌创作:由欧化走向民间、由诉诸内心情感走向诉诸现实生活
(四)跨媒体的推动:由“街头” “墙头”走向“报头”“刊头”
二 新秧歌剧运动:从剧场到广场重构民间性与大众化文学传播
(一)从原始歌舞形态到现实生活的承载体
(二)新的“民间” 的构建
(三)广场演出的大众狂欢传播效应
(四)从实践到理论:新的升华与拓展
第六章 历史的本质与本真
一 从本质到本真:延安文学评价坐标和研究坐标的建立
二 传播视野下延安文学经典与经典定位的历史观
三 议程设置的传播功能与“沉默的螺旋”
(一)文学性的遮蔽
(二)作家作为创作主体的身份的遮蔽
(三)“沉默的螺旋”
四 现代性的变异:从“权宜之计”到“唯一方向”
附录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出版的主要报纸杂志概览
延安时期代表性报刊发刊词
延安时期主要文化单位、团体及相关报刊概览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