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论:从实践到理论的探索

纸书售价: 49.0 纸书定价:¥49.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文学批评原理论
第一节 评价文学批评的基础标准
一 评价文学批评成果标准的具体构成
二 评价文学批评成果标准的内在要素间的关系
三 评价文学批评的基础标准与根本标准
四 批评失范与评价批评标准的必要性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权威问题
一 文学批评是否需要权威
二 学术权威与其他权威
三 文学批评需要什么样的权威
四 文学批评权威有何意义
五 关于文学批评权威的其他问题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批评需要学术权威
一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缺少权威的现状与原因
二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需要学术权威
三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需要什么样的学术权威
四 文学批评权威的双重意义
五 对文学批评学术权威的正确态度
第四节 文学批评的作品论
第五节 小说人物形象的评价原则
一 文学性与生命性
二 逼真性和超越性
第六节 省略:文学的一条美学原则
第七节 文学评论写作论
一 文学评论的本质规定
二 文学评论写作四忌
三 文学评论写作四要
第二章 文学批评现象论
第一节 完美批评:炎热和严厉的求全——世纪之交文学批评论之一
一 什么是完美批评?
二 “完美批评”的体现
三 “完美批评”的主要特征
四 “完美批评”的反响
五 对“完美批评”的讨论
第二节 酷评:一类反调的文学批评时尚——世纪之交文学批评论之二
一 “酷评”现象
二 “酷评”样本
三 酷评家
四 酷评的特征
五 酷评与时尚
六 “酷评”的双面刃
七 “酷评”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八 “酷评”的启示
第三节 论文学批评中的政治批评——世纪之交文学批评论之三
一 政治批评的理论依据
二 政治批评的实践形态
三 关于政治批评的思考
第四节 文学批评:现实的严峻与希望的生长——以2005年的文学批评为例
一 批评现象的严峻
二 理想的批评
三 批评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调整
四 批评反思的一些启示
第五节 批评家不是质量检查员
第三章 文学史论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学科建设
一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学科名称
二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时限
三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学科建设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历史叙述
第三节 中国当代小说史的历史叙述——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例
一 小说史叙述的一般原则
二 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小说史的宏观问题
三 五六十年代小说史叙述的具体问题
四 五六十年代小说史叙述的历史框架
第四节 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史的历史叙述
一 当代性
二 戏曲性
三 文学性
第五节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三个论题
一 文学目的论:“走向世界”到“走向读者”
二 文学品格论:适应读者与征服改造读者
三 文学标准论:从“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到“社会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第六节 当代文学的文学思潮研究问题——兼谈对“文学思潮”定义的思考
第七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小说的历史价值
一 “文革”时期小说的复杂性
二 “文革”时期小说的历史价值
三 “文革”时期小说历史价值的具体状态
第八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小说的创作队伍
第九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学的新资料
第十节 新时期部分军事题材中、短篇小说漫议
第十一节 新时期文学批评家的职能转变
一 “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学批评家的主要职能
二 “新时期”文学批评家的职能
三 “新世纪”文学批评家职能的调整
第十二节 21世纪初部分随笔简论
一 新世纪初随笔在散文格局中的位置
二 新世纪初随笔的分类
三 新世纪初随笔的成就和问题
第四章 作家作品论
第一部分 小说批评
第一节 张抗抗“罂粟系列”小说的意象分析
第二节 对社会流行病的冷观和热讽——《流行病》读解
第三节 一篇有浓度的小说——评《会餐》
第四节 人生旅程的一次变向体验——读《中途下车》
第五节 论高云览《小城春秋》的创作艺术
第六节 评说:“女人不是祸水”
第二部分 散文报告文学批评论
第七节 李延国报告文学创作个性论
一 个性的萌芽——《废墟上站起来的年轻人》
二 个性的形成——《在这片国土上》
三 个性的成熟——《中国农民大趋势》
四 创作个性的总体特征及形成重要因素
第八节 张雅文的报告文学三部曲
一 题材选择与主体映照
二 模式创造与主题深化
三 情感投射与理性呼唤
第九节 一种特殊人性群落的报告——评《红房子,黑十字》
第十节 行走,让历史文化散文生动起来——曾纪鑫散文集《永远的驿站》简评
第三部分 戏剧批评论
第十一节 对一类灵魂堕落者的艺术审判——谈话剧《叫我一声哥,我会泪如雨下》
第十二节 “满把主”——一个生动而独特的人物形象——评曹有志
第四部分 评论批评论
第十三节 读《棋王》的两篇评论
第十四节 论陈汝惠文学评论的艺术
一 陈汝惠的文学艺术观
二 陈汝惠对艺术的理解方式
三 陈汝惠评论艺术的特点
四 陈汝惠文学评论艺术的启示
第十五节 学术视野:小说形态的“文革”图景——读《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
第十六节 当代小说研究中模式方法的新成果——再谈《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
第十七节 关于“文革小说”的概念问题
说明
后记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