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

纸书售价: 124.0 纸书定价:¥155.0 电子书售价: 62.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导言
第一编 市场结构嬗变与商人资本兴替
第一章 变迁的诱因:开埠通商与对外贸易
一 烟台港开埠通商
二 烟台港贸易结构与贸易消长
三 青岛港的开放及自由港(地区)制
四 青岛港贸易的发展及其影响
五 龙口港开埠与航运贸易
六 威海港的对外贸易
七 贸易带来了什么
第二章 新旧商路网的兴衰与演变
一 陆运商路
二 河运商路
三 沿海民船贸易航路
四 公路修筑与商运
第三章 市场结构变化与新市场体系的形成
一 传统市场结构的变化
二 旧基础融入新因素——产地市场的变化
三 单一商品的集中交易地——专业市场
四 市场间的桥梁——中转市场
五 区域性商品聚散地——集散市场
六 内地市场的枢纽——中心市场
七 以沿海城市为核心的市场结构体系
第四章 商品流通结构的变迁及其意义
一 传统经济下的商品流通
二 流通条件与环境的改变
三 替代结构的形成及其特点
四 流通变化的影响与意义
第五章 外国资本的商贸金融经营
一 洋行的阑入及其商贸经营
二 民国时期外资商业的扩张
三 外国银行的金融业经营
第六章 盐典钱传统商人的衰落与蜕变
一 旧式盐商的衰落
二 典当业商人的衰落
三 传统钱业商人的蜕变
第七章 买办之后:新兴行栈商人资本的发展
一 主要市场的行栈商人资本
二 流通领域里的行栈经营
三 行栈的市场功能与商贸角色
四 行栈资本对近代市场经济的影响
第八章 商人资本地域分布及商帮构成的变动
一 传统商人资本的地域分布格局
二 商人资本向开埠城市的移动和集中
三 地域分布结构变动的后果
四 商帮结构的变动
第二编 产业改进与工业化进程
第一章 传统手工业结构的嬗变与商品化趋势
一 洋货冲击下部分传统手工业的衰落
二 手工织布业生产的商品化倾向
三 缫丝业与丝织业商品生产的发展
四 传统结构的变动与新行业的兴起
第二章 近代民族机器工矿业的发端
一 官办、官督商办工矿企业的创立
二 官商合办企业
三 商办企业的初兴
第三章 清末外国资本的工矿业投资经营
一 甲午战争前外国资本的开矿设厂活动
二 德华矿务公司的煤矿开采经营
三 德国资本的投资设厂活动
第四章 机器纺织印染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 机器纺纱业的兴起与发展
二 织布技术的改进及其特点
三 机器染厂的兴办与印染技术改进
第五章 丝绸业生产的改进
一 缫丝业的改进
二 丝织业的改进
第六章 农产品加工业的工业化进程
一 机器面粉加工业的进步
二 手工榨油向机器榨油的过渡
三 与手工卷烟业并存的机器卷烟业
四 蛋粉加工业的兴衰
第七章 化工技术的引进与化学工业的兴起
一 火柴工业的勃兴
二 采用新工艺的新式染料工业
三 新式烛皂业
四 橡胶加工企业的创立
五 盐业生产的改进
第八章 机械制造业的起步
一 对西洋简单机械的最初仿制
二 大型轮船机车修造厂的建立
三 青岛济南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四 华丰机器厂与潍县布机制造业
五 发展中的困顿
小结 市场变迁条件下的工业化特点
第三编 农业改进与农业经济变迁
第一章 改良的倡行者——农业改良机构的设立与发展
一 清末农业试验改良机构的设立
二 民国时期的变化与扩充
三 机构设置的特点
第二章 近代农业科学试验的起步
一 农作物栽培技术试验
二 优良品种的培育
三 农业试验改良的意义与影响
第三章 新品种的引进与农业经济变迁
一 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
二 新品种传播推广的原因和条件
三 品种引进与农业经济变迁
第四章 走进传统农业中的农业推广
一 清末农业推广的发端
二 民国时期的进步
三 农业推广方法的改进
四 农业推广的特点、作用及影响
第五章 近代蚕桑业生产的改良
一 传统蚕桑业生产状况
二 蚕桑改良机构的设立
三 蚕桑改良的推行
四 改良的功效和局限
第六章 近代林果业的改良与推广
一 清末外国树种的引进与林业改良
二 民国前期的林业改良
三 果木改良及其影响
第七章 家畜业和渔业生产的改良
一 清末民初家畜业状况
二 畜种改良与防疫技术的采用
三 渔业教育和改良机构的创办
四 渔轮业及海产品加工业的兴起
五 渔业改良的局限
小结 农业改进:迈向现代化的脚步
结语
征引书目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