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中古赋论研究

纸书售价: 44.8 纸书定价:¥56.0 电子书售价: 22.4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古赋论”界说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展望
(一)赋论文献整理与汇编的起步与构想
(二)赋论史、赋史对中古赋论的逐渐重视
(三)专门研究逐步深化与拓展
1.历时性的整体观照
2.分段性的集中考察
3.个体赋论的深度开掘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生发与缘起:中古赋论背景论
第一节 中古文化思潮的熏染
一 中古个体意识的兴起
二 中古审美意识的发展
第二节 中古赋作嬗变的推动
一 精神内涵的抒情化和个性化
(一)中古赋作重于言情
(二)中古赋作长于言情
(三)中古赋作个性化特征明显
二 体制形态的短小化和骈俪化
(一)短小化的篇章结构
(二)骈俪化的语言形式
第三节 汉代赋学理论的牵引
一 汉代赋论的演进轨迹
(一)萌芽期
(二)定向期
(三)成型期
(四)衍变期
二 汉代赋论的特点、意义
(一)探究“赋”的文体性质
(二)探讨赋之类别
(三)对赋之美刺功能的强调
(四)对赋之艺术特征的讨论
第三章 主体与历史:中古赋论流变论
第一节 曹魏赋论——转折与探觅
一 曹丕、曹植创新调的论赋视域
二 嵇康、阮籍开别调的论赋路径
(一)反对一味模拟因袭,主张创新求变
(二)提倡尚“丽”与“尽理”、“达情”兼备相融
第二节 晋代赋论——回溯与发展
一 傅玄、挚虞等回溯的论赋向度
二 左思、陆机等发展的论赋眼光
第三节 南朝赋论——成熟与深化
一 谢灵运等求变的论赋意识
二 裴子野史学家的论赋立场
三 刘勰“圆通”的论赋视野
第四节 北朝赋论——因循与融合
一 史传中诸论者循旧的论赋惯性
二 庾信、颜之推融合的论赋思维
第四章 拓展与嬗变:中古赋论内涵论
第一节 赋之本质阐释与功能探讨
一 本质阐释:体物写志与铺采摛文的合一
(一)心物的契合:体物浏亮
(二)情性的发抒:以情纬文
(三)审美的定性:美丽之文
二 功能探讨:政治关怀与心理调节的偏重
(一)政治关怀:教化与讽颂的淡出
(二)心理关怀:畅情与言心的凸显
第二节 赋之源流考索与文体辨析
一 赋源考索:頠“《诗》源”说的阐发与“辞源”说的确立
(一)“《诗》源”说的阐发
(二)“辞源”说的确立
二 赋体辨析:“体既不一”的区判与“赋兼众体”的兼综
(一)“体既不一”的本色强调
(二)“文体宜兼”的出位超越
第三节 赋体创作理论的探讨
一 动机与构思:“感物”论与“感兴”论的兴起
(一)“感物”与献、酬和赋的动机差异
(二)“感兴”论的形成及其在赋中的运用
二 摹写与表现:“本实”论与“形似”论的演化
(一)“本实”论的出台与消歇
(二)“形似”论的内涵与演化
第四节 赋体美学意蕴的传释
一 审美范畴:“丽”的衍化与定型
(一)中古以前“丽”的衍化
(二)作为中古审美范畴的“丽”
(三)与“丽”相对的审美概念:简、清、素
二 审美趣味:“以悲为美”的萌生
第五章 展示与迁流:中古赋论形态论
第一节 中古赋论形态的类型
一 史传批评
二 专论批评
三 赋序批评
四 赋注批评
五 选本批评
六 以骈文、诗、赋形式论赋
七 以碑、赞、诏书、奏疏、书信等形式论赋
八 以子书与笔记小说论赋
第二节 中古赋论形态的特征
一 由混趋分的存在状态
二 随感诗性的表述风格
三 由散趋骈的语体形式
四 内蕴情感的行文表达
第三节 几种主要赋论批评形态释例
一 赋序批评:由兴盛到衰落
二 专论批评:范式与借体
三 笔记论赋:由赋谈到赋话
四 选本批评:彰显与流传
第六章 回响与辐射:中古赋论影响论
第一节 中古赋论与文论、诗论的关系
一 赋、文、诗论三者关系概述
二 赋论与诗论:从羁束走向分离
(一)羁束——“以《诗》论赋”余响
(二)“欲丽”——赋论与诗论的新联结点
(三)分离——赋论脱离诗论显示自律特征
第二节 中古赋论与画论、乐论的关系
一 赋论与画论:功能与技法的互渗
(一)画之“鉴戒”、“畅神”与赋之“讽谏”、“娱情”
(二)画之“以形写神”与赋之“巧构形似”
二 赋论与乐论:功能与情趣的融合
(一)艺术功能:由群体转向个体
(二)审美情趣:以崇尚悲苦为主
第三节 中古赋论对后世赋学的影响
一 唐至清代对中古赋的接受
(一)编选与归类
(二)注释与考辨
(三)模拟与评论
二 中古赋论对后世赋学的影响
(一)主要观点的回应
(二)理论形态的承袭
(三)辨体意识的延伸
(四)赋体创作的借鉴
结语
一 中古赋论的总体特点
(一)其理论重心是规律揭示而非止于意义阐释
(二)其理论思维遵循的是命题陈述而非逻辑推导
(三)其理论目的是用于体验与实践而非单纯认知
二 中古赋论的价值地位
(一)提出了若干重要的赋学命题与范畴
(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赋学理论体系
(三)确立了“以赋论赋”的自觉批评意识
(四)实现了赋学批评标准、批评角度的转变
参考文献
一 古籍
1.经部
2.史部
3.子部
4.集部
二 近今人论著
1.赋学论著、赋选及其他
2.外国著作
三 论文
1.期刊论文
2.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后记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