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建设全球城市的人口战略重构与人口制度完善

纸书售价: 44.0 纸书定价:¥55.0 电子书售价: 22.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上海建设全球城市新目标定位对人口战略和管理提出新要求
二 中国高铁网络发展对人口战略和管理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
三 上海自身人口结构不平衡迫切要求探索外来人口管理新举措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结构安排
第一编 上海人口战略重构与制度完善的新动力
第二章 上海建设全球城市对人口管理提出新要求
第一节 世界主要全球城市日益重视人口发展战略与政策
第二节 从人口角度研究全球城市发展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第三节 上海与主要全球城市产业和人口发展比较
第四节 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主要举措
一 “以人为本”,实施“创新兴业”和“人才强业”战略
二 发展“知识化、高端化、服务化”的产业
三 注重产业与社会、城市建设、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 增强文化、旅游、金融对产业的提升效应
五 注重区域、产业间的“网络联系”和联动发展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高铁网络导致城镇、产业和人口布局重构
第一节 国内外高铁发展进程和历史背景
一 国外高铁网络发展进程
二 中国高铁发展规划与进程
第二节 高铁对人口流动的作用机制
一 高铁对人口流动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对高铁与人口流动的相关研究
三 高铁对人口流动、产业布局、城镇分布人口流动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高铁沿线知识经济走廊形成的基础和优势及上海机遇、挑战
一 京沪高铁沿线城市总GDP和服务业总值在全国的地位
二 京沪高铁23 口站点市县GDP、口口规模和服务业增加值比较
三 京沪高铁沿线7 省市的科研、教育实力
四 高铁网络下上海面临“同城化”的机遇和挑战
(一)交通出行的“同城化”
1.机遇——促进上海商业繁华和文化繁荣
2.挑战——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压力和分流旅游消费
(二)产业布局的“同城化”
1.机遇——有利于上海进一步集聚总部和商务元素
2.挑战——产业面临空心化压力
(三)通勤就业的“同城化”
1.机遇——为上海扩大和稳定就业提供了新渠道
2.挑战——引发社会保险跨地区接续问题
(四)人口居住的“同城化”
1.机遇——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2.挑战——对上海正在努力建设的新城造成较大压力
第四节 高铁通过经济路径——产业布局影响人口流动
一 高速铁路产业带界定及构成要素
(一)高铁产业带界定
(二)高铁产业带构成要素
1.自然资源禀赋是物质基础
2.高速铁路通道是基本前提
3.沿线经济发展状况是经济基础
4.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是网络支撑点
5.相关产业的关联是动力
二 高铁产业带空间系统演变
三 实证分析:高铁沿线省市服务业地区专业化测度分析——以京沪高铁沿线7 省市为例
(一)引言
(二)服务业地区专业化水平与区位分布的测度
1.以区位熵确定城市都市圈的产业分工组合
2.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和地区间专业化指数
(三)服务业地区专业化实证研究——以京沪高铁为例
1.京沪高铁沿线7省市服务业分行业空间分布测度
2.京沪高铁沿线7省市服务业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和地区间专业化指数的测度结果
四 高铁沿线7省市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五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积极打造京沪高铁沿线国家级知识经济走廊和京沪高铁沿线经济区
2.处理好错位发展与良性竞争的关系,互补互促优化区域产业发展格局
3.在集聚中体现均衡发展,避免沿线城市出现“两极分化”,为将来建设我国以“四纵四横”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网络提供经验
第五节 高铁沿线城市规划与产业联动及上海的应对之策
一 京沪高铁沿线城市、区域发展规划的互动与产业融合联动
二 高铁网络同城化与上海城市发展关系
三 高铁网络同城化下上海的应对之策
1.继续推进中心城区的产业集聚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吸引和承载大规模流动性消费人群的能力
2.努力填补部分产业转移后的实体经济空缺
3.主动推进长三角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为进一步促进跨城通勤就业创造制度条件
4.提升新城集聚力,让新城更多地分享“同城化”效应
第六节 小结
第二编 上海建设全球城市面临的人口结构与制度瓶颈
第四章 现有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结构的不匹配
第一节 上海非正规就业扩大,外来人才移民比重偏小
一 城镇就业结构多元化,非正规就业群体增加
二 外来就业人口增长快,但人才移民比重偏小
第二节 上海产业空间布局与就业人员空间分布不匹配
一 劳动力空间分布未形成多中心格局且新城吸纳劳动力不足
二 近郊区企业集中,但中心城区就业不减反增
三 新城建设与产业发展未能做到同步出现职居分离
四 郊区新城产业结构和人口素质结构不匹配
第三节 产业行业结构布局与劳动力产业行业分布的背离
一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二 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
三 生产性服务业占主导而知识型服务业有待加强
四 分行业中投资、GDP增长对就业拉动呈现不一 致
五 上海六 个支柱发展行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
六 上海产业空间布局新发展及郊区化发展趋势研判
(一)上海产业空间布局新发展
(二)上海郊区化发展趋势研判
第四节 上海投资、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的效应不均衡
一 上海投资对GDP贡献率为扩大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二 上海投资、GDP增长对就业拉动效应
三 根据三种计量模型分析政府投资、经济增长与就业的效应
1.就业优先纳入到政府目标中
2.优先支持就业吸纳能力强且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行业和领域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未来上海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平衡预测
第一节 上海经济转型对人力资源总量的需求
一 中央对上海“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
二 上海产业结构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战略定位
第二节 上海经济转型对人力资源质量的需求
一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
二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
三 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
第三节 上海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总量的需求预测
一 预测方法与基本假定
二 预测结果
第四节 上海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一 预测方案
二 预测参数的假定
1.生育模式
2.出生性别比
3.平均预期寿命
三 预测结果
1.上海未来常住人口规模
2.上海未来常住劳动年龄人口规模预测
3.上海未来劳动力供给规模预测
4.上海未来老龄人口规模预测
第五节 上海三产与劳动力需求预测
一 预测方法——劳动生产率法
二 预测结果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编 上海人口战略重构与制度完善的主要对策
第六章 完善“吸引—留住”高端人力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节 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人力资本要素分析
一 人力资本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机理
二 影响上海产业结构转型的人力资本要素分析
第二节 人力资源优化的国际经验
一 吸引和鼓励海外的人才回流政策及启示
二 留住人才的政策及启示
三 发达城市引进—留住人才的政策实例
第三节 上海人才政策——“海外人才回流”
一 人才回流的原因探析
(一)经济增长
(二)产业结构
(三)研究与开发和教育水平
二 上海人才回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二)上海人才回流的可行性
三 人才回流争夺政策
(一)输出国和输入国之间人才回流争夺政策
(二)国内人才回流争夺政策
(三)上海吸引人才回流政策
第四节 “吸引—留住”高端人力资源的突破路径
一 人才集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二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三 应用实例:上海人才集聚竞争力评价
(一)上海人才集聚指标体系及数据
(二)效果评估
(三)政策及建议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创新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国际社区管理模式——陆家嘴来沪人员社会服务需求调查
第一节 陆家嘴流动人口社会服务需求调查
一 流动人口滞留时间延长且滞留意愿强烈
(一)来沪滞留时间成倍延长,5—10年的占31%,10年以上的占21%
(二)愿意居留中就业的职业专业性强、非就业的无业占比高,集中在15—29岁
二 流动人口居住证办理状况
三 就业、培训公共服务诉求
(一)通过以亲缘和血缘关系为主的社会网络是寻找工作的主要途径
(二)参加过社区培训及政府补贴的培训仅占2%,了解少且参加意愿不强
四 就学(高中)公共服务诉求
五 卫生防疫公共服务诉求
六 社会保险参保诉求
七 社会融入诉求
第二节 基于logit模型的流动人口留居上海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国际社区的调查结论与建议
一 实施积分制管理,给来沪人口以明确的权利和福利预期
二 强化管理工作措施,推行分层次流动人口的“人性化”管理
三 以互助合作的参与模式构建新型的社区管理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上海积分制管理指标体系设计和配套制度研究
第一节 上海需要中低端人力资源
第二节 吸引—留住中低端人力资源的突破路径——积分管理国内外经验
一 突破路径——户籍改革深化
二 国外经验借鉴——国外移民打分及评价标准
三 国内经验借鉴——广东积分管理模式分析及深层次探究
(一)广东省21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
(二)广东省21个城市人口的经济布局
(三)广东省的人口布局:人口布局与经济布局的滞差
1.第一象限城市
2.第二象限城市
3.第三象限城市
(四)广州四市的积分制管理政策成效
1.广东四市的积分制入户办法基本状况
2.广东四市积分入户成效
(五)积分入户成效低的原因
1.积分入户门槛偏高
2.公共服务资源低的区域户籍含金量低
3.生活成本高,收入工作不稳定
(六)政策建议
第三节 来沪人员积分管理指标体系设计
一 积分管理的实质意义及特点分析
1.积分管理的实质意义
2.积分管理的特点
二 积分管理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机会均等原则
2.导向性原则
3.可操作性原则
4.奖罚分明原则
5.动态性原则
三 来沪人员积分管理指标体系设计流程及方法
四 Delphi专家咨询及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一)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和协调系数
1.专家积极系数
2.专家权威程度(见表8.10)
3.专家咨询协调系数
(二)第一轮专家调查结果与分析
1.专家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
2.第一轮专家咨询得分结果
3.信度分析
4.指标体系修改情况
(三)第二轮专家调查结果与分析——指标权重的确定
1.专家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
2.专家直接给予的指标权重
3.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的积分管理指标权重及总排序
第四节 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对策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第二节 研究展望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