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黄侃《手批尔雅义疏》同族词研究

Researches on Paronyms in Huang Kan’s Book of Shou Pi Erya Yi Shu

纸书售价: 54.4 纸书定价:¥68.0 电子书售价: 27.2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绪言
一 语源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语源学研究的历史
(二)语源学研究的现状
二 黄侃研究简介
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第二章 《手批》概说
第一节 《手批》的主要内容
一 全面系统地研究《尔雅》
1.论《尔雅》书名、篇名和体制①
2.批示《尔雅》释义例
3.疏解《尔雅》词义
二 疏证郭注
三 删改郝疏
四 以声音贯穿训诂,系联音义关系密切的词群
第二节 《手批》的价值
一 系联了大量的同族词,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
1.假借材料
2.文字材料
3.同义词、近义词材料
二 纠正了郝懿行等疏解《尔雅》的误说
三 诠释了部分前人未加疏证的语词,探讨了一 些物名的由来
第三节 《手批》的整理与研究——《尔雅音训》的疏漏与不足
一 漏收明属“音训”的批校语
二 词条设置不当
三 句读不当
第三章 《手批》研究同族词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手批》研究同族词的基本理论
一 制名皆必有故
二 孳乳和变易、分化和转化
三 声符多兼义
第二节 《手批》研究同族词的基本方法
一 系源方法
(一)音义结合系联法
(二)“右文”系联法
(三)“声训”系联法
(四)“音转”系联法
(五)类推法
二 推源方法
(一)据语词的音义线索推源
(二)据形声字声符线索推源
(三)据事物的特征推源
第四章 《手批》研究同族词的成就与不足
第一节 《手批》研究同族词的成就与贡献
一 理论上的贡献
(一)“制名皆必有故”的语源学思想是对“约定俗成”说的突破和发展
(二)“孳乳”和“变易”、“分化”和“转化”的语源学思想从动态的角度、历史和共时多个平面,揭示了同族词产生的重要途径
(三)“声符多兼义”及“兼义形式有多种情况”等理论思想,是对传统“右文说”的突破和发展
(四)“相反为义”、“义反而同声”的理论思想为探索汉语“反义同源”现象提供了参考理论
二 方法论上的贡献
(一)治学方法上继承前人,强调形、音、义三者相结合
(二)系源和推源的具体方法丰富多样,自成体系
三 实践效用上的贡献
(一)系联了一大批同族词
(二)推出了部分语词的源词,解释了部分事物的得名之由
第二节 《手批》研究同族词的不足
一 理论上的误区
二 方法上的不足
三 术语模糊
(一)同族词关系
(二)异体字关系
(三)古今字关系
(四)通假字关系
四 声训或推源不确
中篇
第五章 《手批》同族词疏证
第一节 《手批》同族词疏证的方法
一 疏证的依据和标准
(一)疏证声音关系的依据和标准
(二)疏证意义关系的依据和标准
(三)疏证同一来源的依据和标准
二 疏证的步骤与方法
(一)疏证的步骤
(二)疏证方法
第二节 现当代学者已证实的同族词
第六章 《手批》同族词证实(一)
一 垝∶危
二 斪∶句∶絇∶軥∶钩∶拘
三 褑∶援
四 镂∶数
五 蓬∶菶
六 荓∶屏
七 蓼∶鹨
八 蒚∶鬲∶翮
九 虌∶蔽
十 荎∶挃
十一 棆∶睔
十二 ∶痤∶矬
十三 梨∶黧(黎)
十四 栈∶残
十五 镽∶缭
十六 ∶乔
十七 螜∶
十八 螒∶鶾
十九 魧(蚢)∶亢
二十 鰌∶酋∶遒
二十一 鮡∶珧∶∶桃
二十二 鱏∶镡
二十三 鮤∶列
二十四 鲵∶儿
二十五 裨∶庳
二十六 鴡∶狙∶虘
二十七 鹫∶蹴(蹵)
二十八 鵛∶颈
二十九 鹪∶僬∶蕉∶噍∶∶
三十 鴷∶列
三十一 鷩∶憋
三十二 鵫∶卓
三十三 豥∶亥
三十四 狣∶跳
三十五 恶1(乌各切)∶恶2(乌路切)
第七章 《手批》同族词证实(二)
一 洪∶项
二 观∶夥
三 丁∶正
四 道∶谈
五 谌∶訦
六 檐(厃)∶阽
七 定∶朾
八 蛊∶鼓
九 澱(淀)∶定
十 款∶窠
十一 明∶芒
十二 稌∶稻
十三 栭∶樲
十四 杜∶涩;杜∶塞
十五 还()∶
十六 葚∶黕
十七 罗∶臝
十八 强∶蚚
十九 鲲∶卵
二十 鱴(篾)∶灭
二十一 鰴∶挥∶奋
二十二 鹈∶虒
二十三 鹑∶黗
二十四 雗∶皔∶鹇
二十五 雄∶公
二十六 解∶蹊;∶谿
二十七 貛∶貆
二十八 豲(獂)∶豪;讙∶嚣;竿∶(篙);班(斑)∶驳
二十九 夭矫∶偃蹇
三十 牸∶雌
第八章 《手批》同族词证实(三)
一 串(穿)∶毌∶贯
二 讹∶化∶蒍∶伪∶为
三 齐∶资∶赍
四 宁∶著∶暏(曙)∶署∶睹∶眝
五 襜∶聸∶
六 环∶捐∶圜∶圆∶∶规∶梋∶∶旋∶檈∶镟∶
七 庉∶炖(庉)∶焞∶炖
八 霄∶小∶稷∶粟
九 阗阗∶嗔嗔∶∶田田∶填填∶滇滇∶沺沺
十 蔚∶螱∶罻∶卉∶汇∶
十一 芍∶旳∶藠∶皛∶鹊
十二 蕨∶屈∶诎∶拳
十三 铫∶∶桃∶佻∶镺∶夭
十四 樢(茑)∶擣∶岛
十五 灌(樌)∶观∶贯
十六 鰑∶扬∶鲿
十七 凫∶蒲∶敷∶蹼∶布
十八 眇∶杪∶篎∶纱∶秒∶蔈∶翲∶
十九 雟∶觽∶鬶∶刲∶∶圭(附:矞∶锐)
二十 鑴∶规∶∶窐∶娃∶闺
二十一 宴(燕)∶安∶妟∶侒∶匽∶偃
二十二 胜∶栚∶∶鵀
二十三 迒∶∶庚
二十四 鮡∶珧∶∶桃∶鞀(鼗)∶沼∶轺∶盗
二十五 骘∶陟∶特∶时∶乘∶升∶腾∶峙
第九章 《手批》同族词证伪
一 雌∶妻
二 牡∶父
三 鳼∶末、微
四 柷∶州
五 蛾∶讹
六 羝∶特、骘
七 雀(麦)∶小
下篇
第十章 《手批》“音训”研究(上)
第一节 《手批》“音训”的界定
第二节 《手批》“音训”的内容
一 《手批》“音训”的条例
(一)同条牵属
(二)本字
(三)义证
(四)近义
(五)通字
(六)借字
二 《手批》“音训”的表述方式
(一)声训
(二)声义同
(三)声同义近
(四)声义近
(五)声转
(六)声通
(七)双声叠韵
(八)同字
(九)其他形式
三 《手批》“音训”的主要内容
(一)释词义
(二)推语源
(三)明通假
(四)发凡例
(五)正文字
四 《手批》“音训”的基本性质
第十一章 《手批》“音训”研究(下)
第一节 《手批》“音训”的训诂成就及贡献
一 方法论上的成就和贡献
(一)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声训的理论和方法
1.同训
2.互训
3.递训
4.声训
(二)以“音训”推语源,探索语言内部规律
(三)利用古今方言材料证音证义
二 实践效用上的成就和贡献
第二节 《手批》“音训”的不足
一 “音转”略显宽泛
(一)韵部相同
(二)韵部对转
(三)韵部旁转
(四)韵部旁对转
(五)韵部通转
(六)韵部相隔
二 误改郝疏
三 违反“音训”规则,牵合了一些词义不同的词
四 前后矛盾
第三节 《手批》“音训”与同族词研究
一 “音训”是《手批》系联同族词的基本方式
二 “音训”是《手批》推语源的主要方法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