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腐败文化和心理:中韩比较

纸书售价: 41.6 纸书定价:¥52.0 电子书售价: 20.8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章 中韩两国腐败问题的历史比较
第一节 中国的反腐败历史
一 中国古代的官员腐败及其反腐败措施*
(一)古代贪官的产生及表现
(二)古代贪官的危害和惩贪
(三)古代贪官屡惩不绝探源
二 民国时期的官员腐败及其反腐败措施
(一)北洋军阀统治的腐朽糜烂
1.最高统治者纵容甚至参与各种“陋规”的分配
2.袁世凯统治时期政治性的收买费用
3.曹锟家族的贪污腐败
(1)曹锟家族贪污腐败的手法
(2)贪污腐败所得积累起来的财富
(二)国民党政府的权力腐败与反腐败
1.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贪污腐败
(1)发“国难财”
(2)抗战时期的各种“陋规”
2.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的腐败
(1)统治集团的体制性腐败
(2)军队的腐败
(3)“敌产接收”是腐败大爆发的导火线
(4)公务人员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导致严重舞弊
(三)民国时期的反腐败律条
1.军政府时期反腐败的法律文件
2.临时政府在刑律中对腐败罪行的具体规定
3.北京政府的反腐败法规
(1)北京政府关于贪污腐败罪行的刑事立法
(2)刑事审判制度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4.广州牙口武汉国民政府的腐败立法
5.南京国民政府“训政”时期的反腐败法规
(1)《中华民国刑法》中的反腐败规定
(2)反贪污腐败刑事单行条例
6.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反腐败刑事法规
三 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运动
(一)民主革命时期的反腐败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贪污腐败的现象
2.抗日战争时期的贪污腐败现象
3.解放战争时期的贪污腐败现象
4.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贪污腐败的对策
(1)思想建设方面反贪污腐败的对策
(2)制度建设方面反贪污腐败的对策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斗争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反腐对策
(1)整风运动
(2)整党建党运动
(3)“三反”运动
(4)“五反”运动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系列惩腐制贪措施的成果及反思
(三)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斗争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对策
(1)大力加强思想教育建设
(2)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监督机制
第二节 韩国的反腐败历史②
一 韩国的反腐败历程
(一)李承晚时期的腐败
(二)朴正熙将军的铁腕惩贪
(三)腐败总统反腐败
(四)韩国反腐的新阶段
二 韩国反腐败的特点
三 韩国反腐之路对中国的启示
(一)中国与韩国在反腐败上的主要差距
1.规章制度流于表面化,制度建设存在严重问题
2.反腐败必须与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抓出成效
3.反腐败必须敢于承受后果,敢于付出代价,必须有巨大勇气和坚定决心
4.反腐败必须借鉴西方社会的成功做法
(二)中韩两国反腐败面临的共同难题
第二章 官员腐败问题的文化分析
第一节 儒家文化中对反腐败有益的养分
一 民本主义
二 道德自律和耻感文化
三 为民做主的清官思想
四 平均主义观念
第二节 儒家文化中对反腐败起消极影响的因素
一 “君权至上”的专制主义与官员“个人专断”的腐败作风
二 “官本位”思想与“升官发财”价值观
三 家族主义与“任人唯亲”的腐败关系
四 人情主义与徇私枉法的腐败关系
五 等级特权观念与“以权谋私”的腐败关系
六 “人治”思想与“以权侵法”的腐败关系
七 克己复礼与公民权利主体意识淡漠
八 “家国一体”导致的公私不分与借公济私腐败关系
第三章 官员腐败的社会心理分析
第一节 腐败官员的心理过程
一 个体贪欲的膨胀——腐败的逻辑起点
二 个体的认知偏差——腐败渐进发展的诱因
三 个体的相对剥夺感——腐败的情绪助推剂
四 个体脆弱的人性——腐败的权力归因
五 个体意志品质薄弱——腐败的天然同盟
第二节 腐败官员的典型心理特征
一 攀比心理
二 从众心理
(一)仿效方式
(二)团体压力方式
三 合理化心理
四 侥幸心理
五 法不责众心理
六 过时心理
七 低成本风险心理
八 享乐心理
第三节 腐败心理的成因分析
一 社会化过程的偏差
(一)政治社会化偏差
(二)道德沦丧
(三)再社会化中的认知错误
二 非对称性社会互动
三 社会角色偏差
(一)角色冲突
(二)职业角色偏差
(三)角色适应不良
第四节 官员腐败的民众心理分析
一 民众对腐败的认同心理分析
(一)羡慕心理
(二)同情心理
(三)看客心理
二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腐败
(一)“中庸”思维方式对腐败的影响
(二)“致中和”思维模式对腐败的影响
第四章 中韩大学生的文化取向与腐败认知归因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研究基础及设计
一 文献回顾
(一)文化解释的范式一——委托—代理模型
(二)文化解释的范式二——动态传播
1.腐败文化的代际传递
2.腐败文化的跨界传递
(三)文化解释的范式三——行为实验分析
(四)文化解释的范式四——跨国回归分析
1.以文化的某一维度作为研究视角
2.基于文化模型的跨国回归分析
二 理论基础
三 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二)数据处理
第二节 中国大学生的文化取向与腐败归因关系研究
一 研究取样
二 研究结果
(一)中国大学生文化取向分析
1.中国大学生文化取向特点分析
2.中国大学生文化取向因素上的性别差异
(二)中国大学生官员腐败归因的分析
1.大学生官员腐败归因因素的平均数、标准差
(二)大学生官员腐败归因的内外团体差异比较
(三)不同文化取向的中国大学生对官员腐败归因的差异比较
三 讨论
(一)中国大学生对官员腐败归因的维度特点分析
(二)中国大学生官员腐败归因的内外团体偏见分析
(三)不同文化取向的大学生在官员腐败归因中的差异性分析
四 结论
第二节 韩国大学生的文化取向与腐败归因关系研究
一 研究取样
二 研究结果
(一)韩国大学生文化取向分析
1.韩国大学生文化取向特点分析
2.韩国大学生文化取向因素上的性别差异
(二)韩国大学生官员腐败归因的分析
1.韩国大学生官员腐败归因因素的平均数、标准差
2.韩国大学生内外团体归因差异检验
(三)不同文化取向的大学生对官员腐败归因的差异比较
1.韩国大学生文化取向的类型分析
三 讨论
(一)韩国大学生对官员腐败归因的维度特点分析
(二)韩国大学生官员腐败归因的内外团体偏见分析
(三)不同文化取向的人对腐败归因的差异分析
四 结论
第三节 中韩大学生的文化取向与腐败归因差异比较
一 中韩大学生在文化取向上的差异比较
二 中韩大学生对腐败归因的差异比较
(一)中韩大学生在腐败归因因素上的差异比较
(二)中韩大学生在腐败归因维度上的差异比较
三 中韩大学生的文化取向与腐败归因关系研究
四 讨论
(一)中韩大学生在文化取向上的差异分析
(二)中韩大学生对腐败归因的差异
(三)中韩大学生的文化取向与腐败归因关系分析
1.遵从权威与腐败归因
2.宿命自保与腐败归因
3.孝亲敬祖与腐败归因
五 结论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