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参考文献 著作 1.陈庆云编:《公共政策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2.陈舒平:《儿童电视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3.陈放,武力:《创意学》,金城出版社2007年版。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5.高鑫:《电视艺术美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6.管文虎:《国家形象论》,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8.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编:《2010年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报告》,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9.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视剧年度发展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0.黄会林等:《中国影视美学民族化特质辨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1.李怀亮:《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2.李景源、陈威主编:《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13.宁骚编:《公共政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5.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16.林聚贤、刘玉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17.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18.刘成付:《中国广电传媒体制创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19.刘豪兴、朱少华:《人的社会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20.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21.孟建等主编:《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2.彭凯平、王伊兰:《跨文化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3.宋惠昌:《人的发现与人的解放:近代中国价值观的嬗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24.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25.唐世鼎、黎斌等:《制播体制改革与电视业发展问题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6.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27.王惠岩:《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28.王兰柱等编:《中国电视收视年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9.王一川主编:《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30.邢虹文:《电视与社会——电视社会学引论》,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31.晏辉: 《现代性语境下的价值与价值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32.杨世真:《电视艺术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3.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4.尹鸿:《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35.于炳贵、郝良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36.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37.张凤铸:《中国电视文艺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38.张浩,张志宇:《文化创意方法与技巧》,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39.张骥、刘中民等:《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40.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41.张志君:《全球化与中国国家电视文化安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42.张子扬:《视境心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43.赵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44.赵孟营:《跨入现代之门:当代中国的社会价值观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45.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46.[德]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4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48.[美]P.K.博克:《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49.[美]爱德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蔡源林译,台湾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版。50.[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5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52.[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闵惠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53.[美]鲁凯克:《人类价值的本原》,自由出版社1973年版。54.[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5月版。55.[美]麦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56.[美]梅勒文·德弗勒、埃弗雷特·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颜建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57.[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58.[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59.[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项龙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60.[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61.[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何帆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62.[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等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63.[美]詹姆斯·安德森: 《公共决策》,唐亮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64.[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65.[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李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66.Becker,Howard S.,Arts Worlds.Berkeley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Richard A.Peterson,The Production of Culture,Beverley Hills.CA:SAGE,1982.67.Chris Barker,Cultural Studies: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Thousand and 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0.68.Dunn William N.,Public Analysis:An Introduction,New Jersey:Pearson Education Inc,2004.69.Dye Thomas R.,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10th edition),New Jersey:Pearson Education Inc.2002.70.Easten D.,the Politcal System:An Inquiry into the State of Political Science,NY:Knopf.1953.71.Lasswell H.D.and Kaplan A.,Power and Society,N.Y:McCraw-Hill Book Co.,1963.72.Negus Keith and Pickering Michael,Creativity,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Value,SAGE Publications,2004.73.Taylor Lisa and Willis A.,Media Studies:Texts,Institution and Audiences,1999,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影印版。
全部显示∨
胡智锋,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主编、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戏剧与影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一级学会—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学术领域第一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新中国60年影响中国广播电视进程的60位人物”、首届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电视艺术理论、影视文化、电视传播艺术、传媒艺术、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的研究。
全部显示∨
文化与传媒丛书
《文化与传媒丛书》总序
总序
第一章 电视文化生态论第一节 电视文化生态一 电视文化生态的概念
二 电视文化的概念及其属性
三 电视文化生态的属性
第二节 电视外部文化生态一 电视文化生态的政治视角
二 电视文化生态的经济视角
三 电视文化生态的社会视角
四 电视文化生态的文化视角
五 电视文化生态的科技视角
第三节 电视内部文化生态一 中国电视内容生产
二 电视文化的技术传播
三 电视文化的运行管理
四 电视文化的宣传营销
第四节 中国电视文化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 中国电视外部文化生态存在的问题
二 中国电视内部文化生态存在的问题
三 中国电视文化生态失衡的原因分析
第五节 中国电视文化生态建设的对策与路径一 创建健康电视文化生态的对策
二 中国电视文化生态建设的路径
第二章 电视文化政策论第一节 电视文化政策本体一 公共政策的内涵及模型
二 电视文化政策的内涵、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电视文化政策的现状及问题一 我国主要的电视文化政策
二 电视文化政策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电视文化政策发展趋势一 电视文化政策的体系化
二 电视文化政策的多元化
三 电视文化政策评估和管理的专业化
第三章 电视文化角色论第一节 精神导师:电视对人的涵化培养一 拟态环境与社会偏见的形成
二 人的社会化
三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第二节 是门镜也是窗口:电视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一 电视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二 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和平崛起
第三节 边界的交错与游移:国家的电视文化安全一 世界是平的
二 文化霸权与文化多样性
三 文化版图与文化主权
第四章 电视文化传播论第一节 中国电视文化传播的问题呈现及其原因一 背景的复杂性
二 表意的复合性
三 动机的功利性
四 表现手段的盲目性
第二节 电视文化传播的价值定位及个案分析一 历史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结合:以《大明王朝1566》为例
二 民族性与普适性的有机结合:以韩剧《大长今》为例
三 专业化与社会化的有机结合:以日剧《白色巨塔》为例
第三节 中国电视文化传播中的策略一 中国电视文化的整体界定
二 中国电视文化的具体定位
第五章 电视文化创意论第一节 电视文化创意一 什么是创意
二 什么是电视文化创意
第二节 中国电视文化创意的现状和问题一 中国电视文化创意的发展现状
二 中国电视文化创意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中国电视文化创意的发展思路一 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创造力
二 突破固有模式,创新表达模式
三 提升版权意识,完善保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