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丛书总序从1978—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然走过了整整三十个年头。思想的不断解放、观念的不停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今日之中国与三十年前之中国几有天壤之别。变化无时不有,变化亦无处不在。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作为社会科学之一的历史学。回首过往的三十年,中国历史学在承继前代之功与反思旧有之弊中不懈前进,其变化为学界有目共睹。一方面史学走出“家门”,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显著,中国史学已融入国际学术体系;另一方面,中国史学遵循自身发展的轨迹,不断演化着学术转型,寻找本土化的学术路径。其中,一个巨大的成就令人瞩目,这便是与传统史学迥然不同的社会史的崛起。社会史研究在中国之兴起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史大论战,“文化大革命”之后再度复兴,此已成史学界之公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迄今,三十年的历程,中国社会史完成了从边缘到主流的发展过程,其成就不言而喻,伴随着社会史领域一批优秀成果的推出,一批学人迅速成长、成熟,开放的学术心态、广阔的学术视野、良好的学科素养、明确的学术目标、新颖的研究视角、多维的研究方法将中国社会史的研究不断向纵深推进;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则使得这个领域弥漫着浓烈的对话氛围和创新意识,充满着勃勃生机。面对史学领域的变化和社会史研究取得的成绩,欣喜之余,静心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明晰,以下数端应是目前社会史研究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其一,社会史秉承“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坚持写出“底层的历史”,无疑是符合这一领域学术研究主旨的,但一味地、长期地目光向下,排斥对于国家政治以及精英层面的关注,则有可能使社会史的研究矫枉过正,走向另一个极端,将社会史研究引入误区,犯下与传统精英史学相同性质的学术弊病,即重视一端,忽视一端,形成学术视阈中的盲点。社会史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与学术素养,任何群体、阶层、领域都应该是其研究的对象。其二,在区域社会史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态势之下,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失衡现象也越来越突出。我们姑且以“优势区域”和“弱势区域”来作简单的区分。前者主要是指研究力量雄厚、主流学者云集、成果积淀深厚、资料发掘充分、视点广泛、视阈开阔、学术对话频繁的研究区域;后者与前者相比则反差甚大,门可罗雀、稀疏冷清,学术界关注不足。这种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社会史研究的区域对话以及社会史研究整体史目标的实现。其三,社会史研究十分强调多学科交叉与渗透,因而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引入便显得特别重要,这是社会史研究“科学化”的关键所在。然而,今天的社会史研究对于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仍是有限而不足的,多数社会史的研究成果基本没有体现出作者的学科素养,对某些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也仅仅是停留在表层,如对于文化人类学的田野方法的运用,只在于收集资料,体验与观察则完全忽略。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明清社会史的研究,围绕博士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划选题,潜心布局,以团队的形式共同致力于社会群体与地方社会力量的研究,已具备了很好的研究基础,并围绕这一主题,完成了一系列相关课题的研究,同时后续的纵深研究正在进行之中。这个团队的学人已分布在各地各高校,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立志长期围绕“群体·社会”这一大的主题展开不断的研究。在具体的研究中,我们试图对于上述社会史研究中存在的诸端问题进行尝试性的探索。比如,在研究对象的区域选择上,尽量加强对于“弱势区域”的关注;在研究对象的群体选择上,尽量关照各类群体,尤其是学术界关注有所不足的群体。这套丛书分为两大系列。一是群体研究系列。丛书中所确立的群体研究对象,当为广义的社会群体,群体特征大体为具有身份一致感和共同利益的人群,且以研究的问题为中心,将群体设定在更广阔的时空范围,既包括社会上层,也包括社会下层,同时,也包括各种社会力量,诸如皇帝、阁臣、言官、翰林、地方士人以及其他社会群体皆为丛书的主要研究对象。而明清社会群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则是各群体研究重点探讨的问题。二是地方社会研究。我们力图打破传统史学追求宏大叙事风格的研究路径,通过对区域的、个案的、具体事件的研究表达出对明清社会的理解。选题将涵盖地方社会秩序、地方公共事务、地方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揭示明清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关注国家、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策法令、行为举措对于地方社会的影响,地方各领域与社会变动的关系,前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关联问题,其中,不少问题的考察将与整个中国近代社会联系起来。丛书的主旨在于学术创新,或从新的视角、领域,或以新的方法、观点,表达一种真正的学术追求。在研究方法上,追求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结合,打破画地为牢的学科分类,追求多学科整合的研究方向,力图展现具有特色和深度的学术研究。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有着一个愿望,就是能让研究者的问题意识和研究结论具有更多地参与国内、国际学术对话的可能,为中国社会史的研究贡献绵薄之力。当然,也期望求得方家指正。吴琦2008年12月于武汉桂子山
全部显示∨
绪论
第一章 康熙年间的博学鸿儒第一节 清初士人风气一、清贫自守,谨慎交游
二、恢复传统道德,重孝笃友
三、畅饮赋诗,旷达不羁
四、潜心读书,致力经史
第二节 康熙对士人的怀柔政策一、士人的排拒
二、康熙的怀柔政策(一)尊重汉俗,崇儒重道
(二)旷世大典,礼遇士人
(三)恩威并用,掌控士人
第三节 群英荟萃的博学鸿儒群体一、鸿儒理学,走向二途
二、经济事功,宏图难展
三、沉酣经史,游刃有余
四、诗赋之葩,争奇斗妍
第四节 博学鸿儒的主要文化活动一、纂修《明史》(一)待遇优厚,政策宽松
(二)积极建言,勉力修史1.“开献书之赏,下购求之令”
2.统一体例,各抒己见
3.考证欲精,以疑存疑
(三)秉公持正,价值独特
二、典试各省及经筵日讲(一)典试各地,选拔人才
(二)经筵讲论,以资启沃
(三)担任他职,恪尽职守
第二章 个案研究:鸿儒学人的学术走向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多元思潮与主脉凸显一、东林复社倡导由虚入实
二、思想学术对明亡的回应
三、考据学的兴起
四、西学输入引起反响
五、对宋明理学的修正与挑战(一)王门后儒的修正
(二)复兴传统儒学的尝试
第二节 汤斌:躬行实践,倡导经学一、躬行务实,讲求儒效的理学思想与实践(一)“古今一理”,随时体认
(二)不辨门户,斥责末学
(三)注重躬行,体现儒效
二、倡导经学,勉力修史(一)“崇经术以悟道”
(二)“道法明而事辞备”的史学观
(三)总结学术思想以致用
三、余论
第三节 朱彝尊:笃实问学,研经博物一、广泛交游,学兼众长(一)家学熏陶,友朋唱和
(二)游历南北,师友切磋
(三)入朝为官,学友切磋
二、保护典籍,致力经史(一)整理文献,保护典籍
(三)藏书万卷,编纂书目1.藏书不遗余力
2.编纂目录
三、余论
第四节 潘耒:承亭林学术,宣扬实学二、“搜采欲博,考证欲精”(一)广采博搜
(二)考证精核
(三)立场公正
三、研究音韵,宣扬实学(一)音韵学
(二)金石学
(三)历算学
四、余论
第五节 毛奇龄:由理学向经学转化之典范一、江南学风和毛奇龄的交游
二、渊源王学,回归经学(二)回归经学1.以经学为己任
2.爱护经义
3.经学成就举例
三、余论
第三章 博学鸿儒与清初学术转变第一节 鸿儒学人与清初学术发展一、清初促使学术转变的外在因素(一)难进易退,学术明志
(二)由宽而严,关注学术
二、由经世实学到尊经复古(一)明末清初的经世实学
(二)民族情绪的淡化
(三)学术内容的嬗递
三、治学精神和态度的承袭(一)批判空疏学风
(二)致力于朴实之学
四、学术规范和方法的确立(一)注重规范,多加考辨
(二)广搜博采,不断积累
(三)注重小学,夯实基础
(四)归纳论证,以经解经
第二节 鸿儒学人对乾嘉学术的影响一、考据学(一)“尊汉抑宋”的学术倾向
(二)由小学而经学的治学门径
(三)鸿儒经史考据成就之“窥斑”
(四)学术总结
二、义理学(一)“乾嘉新义理学”形成
(二)对宋明理学的批判
(三)鸿儒礼学思想与践履1.清初礼学的转变
2.鸿儒的礼学研究与实践
结语一、鸿儒是清初有别于明清之际大儒的又一代学人
二、鸿儒学人的主要贡献及影响
该书无电子版哦,想阅读点购买纸书吧,现在还在打折喔(⊙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