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新型城市化的深圳实践

纸书售价: 52.8 纸书定价:¥66.0 电子书售价: 26.4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导论 新型城市化:使命与内涵
一 为什么提新型城市化?
(一)解决传统城市化存在的弊端与困境的需要
(二)应对新时期国际环境变化需要
二 新型城镇化提出和发展的政策内涵演进脉络
三 新型城市化的内涵
四 新型城市化的使命与任务
第一章 深圳城市化的历程与成就
第一节 深圳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一 工业化带动的渐进式城市化发展阶段(1980—1991年)
(一)经济增速和城市化速度举世闻名
(二)城市空间布局随工业区转移呈点轴状快速拓展
(三)城市人口随工业化扩张而迅速增长
二 农村城市化推动下的跳跃式城市化发展阶段(1992—2003 年)
(一)深圳两次农村城市化的过程
(二)城市建设沿交通干线呈轴带式急剧扩张
(三)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城市化的发展格局逐渐形成
(四)基层治理体制与公共服务体系经历城市化变革
三 规划引领下的深度城市化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
(一)城市建设由轴带式向网络式扩张
(二)以城市功能的提升带动城市化的发展规划逐渐完善
(三)从“物”的城市化向更加重视人的深度城市化转变
(四)着力破解城市建设二元结构,推动特区一体化发展进程
(五)规范有效的城市更新长效机制逐步确立
第二节 深圳城市化的成就
一 以新兴产业为依托,开创了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经济增长速度稳步提高
(二)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经济发展
(三)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四)以新兴产业为依托,实现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 通过加强社会建设力度,开创了包容性发展的社会建设模式
(一)加快社会事业建设,实现全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二)通过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扎实推进基层社区治理,培育民主自治型参与式社区
(四)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助推和谐深圳建设进程
三 全面建设法治化、高效化、服务型政府治理体系
(一)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构建法治化政府治理体系
(二)整合行政管理资源,大力推进简政放权
(三)优化政府运行机制,构建高效化政府治理体系
(四)加快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政府服务公开化
四 大力发展文化熔炉功能,助推外来人口的城市化进程
(一)构建多层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二)多种渠道协调并治,促进外来人口参与到社区公共治理之中
(三)通过建立健全外来务工人员管理体系,开创共享式社会服务模式
第二章 构建现代城市产业体系
第一节 现代城市产业体系的界定
一 现代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二 现代产业的特点
三 深圳产业发展的条件
四 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第二节 深圳现代产业的演进
一 深圳经济增长的三个阶段
二 深圳的三次产业转型及其政策支持
(一)第一次产业转型
(二)第二次产业转型
(三)第三次产业转型
三 深圳的现有产业格局
(一)四大支柱产业
(二)深圳新型主导产业
第三节 未来深圳产业发展的走向
一 发展互联网+,迈向深圳工业4.0
二 从“深圳制造”到“深圳智造”,提升深圳产业竞争力
三 强化人才支撑,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四 强化环境支撑,建设一流的法治化服务型政府
五 强化金融支撑,构建高效完善的金融市场
六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七 优化产业组织形态
第三章 有序推进人口城市化
第一节 人口城市化的理论基础
一 人口城市化的含义
二 人口城市化的理论
(一)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①
(二)费—拉尼斯劳动力转移阶段理论①
(三)托达罗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①
(四)中国特色的人口市民化理论
三 中国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和现状
(一)中国人口城市化发展进程
(二)中国人口城市化制度变迁
(三)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现状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的深圳实践
一 深圳人口城市化的制度演进
二 推进原住居民的城市化
三 积极稳妥吸纳外来人口落户深圳
(一)户籍制度改革
(二)综合管理制度改革
第三节 深圳市人口结构的变化
一 户籍人口规模近年来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二 非户籍人口规模近年来稳中有降
三 户籍与非户籍人口比例倒挂现象有所缓解
第四节 观念的城市化
第四章 实现城市的包容性一体化发展
第一节 实现公共服务功能的城市化
一 城市功能演进的理论基础
(一)城市功能的含义
(二)城市功能的演进历程
(三)城市功能的本质特征
二 实现城市功能城市化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深圳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措施
一 深圳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演变历程
二 各个领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措施
(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就业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文化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
(七)社会治安公共服务均等化
(八)环卫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节 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第五章 推进城市空间形态的城市化
第一节 空间城市化的界定
一 空间城市化的理论
二 深圳城市空间形态与功能的演化
(一)核心点形成到集中发展(1978—20世纪80年代末)
(二)轴线扩展到核心—外围结构形成(20世纪90年代初期—90年代末期)
(三)组团式演进到放射圈层结构形成(2000年至今)
第二节 通过规划不断推进空间形态的城市化
一 征地与城市更新相结合多途径推动集体土地的国有化
(一)系统推进农村集体用地的征地工作
(二)推动存量土地的二次开发
(三)推动集体用地入市流转
(四)严格控制新增违法建筑
(五)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二 用城市的逻辑组织空间
(一)建立多层次多阶段的城市规划体系
(二)建立开放式的城市规划空间利用体系
(三)秉承集约紧凑型的规划开发模式
三 推动城市建设的标准化
(一)建立全国首个指令性地方规划标准
(二)率先实施城市标准化战略
四 市政公共设施和城市管理的城市化
(一)构建高标准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二)建设国际水准公交都市
(三)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
(四)构建能源保障体系
(五)建设先进的通信工程
(六)实现可持续化的卫生工程建设
五 提升“城中村”社区品质
(一)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推进城市更新
(二)积极开展“城中村”综合整治和建设
(三)着力破解城市二元结构
第三节 继续推进空间形态城市化的优化组合
一 注重城市建设用地的平衡,增加公共服务用地的比重
二 不断推进特别政策地区的规划与建设
三 促进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
四 不断促进产城融合
五 新城市主义
第六章 积极推进城市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第一节 推进城市治理结构体系现代化的主要做法
一 理顺关系、优化结构,完善政府内部管理体系
(一)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二)促进政府管理层级扁平化
(三)行政三权适度分离、协调运行
(四)深入改革公务员管理体制
二 积极培育城市治理多元主体,使政府由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
(一)大力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二)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参与城市治理
(三)建立“社工+义工”社会工作模式
三 完善社区治理组织体系,促进各治理主体功能错位互补
(一)社区治理组织体系
(二)社区多元治理结构
第二节 推进城市治理职能体系现代化的主要做法
一 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调整完善经济管理和服务职能
(一)将微观管理职能归还于企业
(二)积极推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二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管理服务质量
三 强化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方面
(二)就业保障方面
(三)公共卫生体系方面
四 积极推动并规范政府职能转移,助推“小政府、大社会”治理格局的实现
五 建立权责清单制度,开创“职权法定、边界清晰、主体明确、运行公开”的良好局面
第三节 推进城市治理运行体系现代化的主要做法
一 依法统筹和引导各方力量,大力提升城市治理法治化水平
(一)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以法治思维引领社会建设
(三)以法治方式塑造城市文明
二 构筑城市治理协商网络,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三 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有效激发城市治理内生动力
(一)积极发展城市慈善事业
(二)力促义工服务成为深圳风尚
四 坚持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以智慧城市建设带动城市治理现代化
五 着力激发社区活力,积极构建多元共治的城市社区体系
(一)打造社区协商议事平台
(二)建立完善激发社区自治活力的体制机制
第七章 以绿色发展促生态城市建设
第一节 用“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统领城市发展
一 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
二 构建完善的地方法规政策体系
三 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投入稳步增长
第二节 构建较为完善的城市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一 通过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城市生态系统安全
二 建立深圳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三 规范生态资源维护指标
四 建立严厉的生态环境责任追究机制
第三节 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一 推动产业调整和优化升级
二 推进生态园区建设
第四节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一 以绿色产品和绿色产业为开发重点,实现都市生态农业的规模化
二 加快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建设
三 创建生态旅游示范区
第五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一 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计划
二 创新循环经济促进机制
(一)建立循环经济的体制和机制
(二)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
(三)强化节约降耗的监督管理
三 构建循环型发展新模式
(一)实行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
(二)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模式
(三)建设生态化循环型产业体系
四 建设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体系
(一)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二)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三)大力开展节约降耗和循环利用工作
(四)全方位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倡导循环型消费模式
第六节 积极治理城市垃圾,降低城市污染负荷
一 建立城市垃圾处理和再利用机制
二 淘汰污染产业,从源头降低污染负荷
第七节 构建优质的生态人居环境体系
一 打造更加绿色的生活空间
二 建设绿道网络
三 推动绿色建筑建设
四 推进绿色物业管理和智慧社区建设
第八节 选择低冲击开发策略
一 构建和完善低冲击开发模式
二 积极建设“海绵城市”——以光明新区为例
(一)以规划为先导
(二)创建示范项目
(三)完善制度并进行全面推广
第九节 倡导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一 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
二 培育绿色市场
三 逐步推进绿色消费方式的建构
第八章 深圳新型城镇化:经验、问题与展望
第一节 深圳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经验
一 以产业的发展转型带动城市的发展转型
二 坚持先待遇后身份的人口城市化路径
三 坚持环境优先、公共服务优先的城市发展理念
(一)环境优先
(二)公共服务优先
四 城市化过程中要协调好各相关方的利益
(一)尊重和保障原村民的利益,减小土地征(转)阻力
(二)协调好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的利益
(三)协调好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
五 坚持走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城市发展路径
(一)深化市场化的改革
(二)加强法治城市建设
(三)坚持走国际化之路
六 坚持依法依规与改革创新相结合
第二节 深圳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产业、人口和公共服务的结构性矛盾问题
二 社会管理体制落后于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发展缺乏相应的活力和动力
三 公共服务缺乏制度保障,多元化供给机制仍不完善
四 人口的二元结构和社会融合问题
五 “城中村”改造困难重重,制约城市整体服务功能的提高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六 土地利用问题严重,城市发展受到空间制约
七 资源和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严重
八 不同区域尤其是原特区内外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第三节 深圳新型城镇化未来发展展望
一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
二 加快构建扩大开放新格局,努力建成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
三 促进产业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四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管理创新
五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 加强人口管理,优化城市人口结构
七 建设现代社区,提高基层民主水平
(一)健全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强化管理服务创新,不断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机制
(三)探索建立跨部门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
(四)提高社区自治水平,鼓励居民民主参与
八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