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美丽水乡:洱海治理政策分析

A BEAUTIFUL LAKE HOAIE:POLICY ANALYSIS OF ERHAI LAKE MANAGENT

纸书售价: 39.2 纸书定价:¥49.0 电子书售价: 19.6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问题提出
一 中国水污染治理的绩效“怪圈”
二 农村水环境治理问题
三 本书研究的问题、价值及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 案例分析
二 政策分析
第四节 研究进展
一 农村水环境治理研究的进展
二 环境绩效评价研究的进展
第五节 相关的理论概念及述评
一 流域水环境与水循环的基础理论
二 环境政策与制度分析的基础理论①
(一)科尔巴奇的政策理论
(二)环境政策工具理论①
(三)奥斯特罗姆的制度分析框架
第六节 环境绩效的不确定性:一个跨学科政策分析框架
一 环境的空间外部性
(一)对“环境”与环境污染概念的基本理解
(二)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的产生
(三)环境媒质与环境污染的类型
(四)空间外部性
(五)洱海流域的空间外部性
二 持续政策过程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①
三 “环境—政策”系统决策的知识社会学特征
(一)“环境—政策”系统决策的概念框架
(二)环境技术创新的过程论和系统论
(三)环境政策过程的科学家①
第二章 洱海流域和区域背景
第一节 洱海及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第二节 洱海作为云贵高原湖泊的典型特征①
第三节 洱海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第四节 区域地理环境与地方发展的特色
一大理州
(一)地理环境
(二)经济建设
(三)社会建设
(四)文化建设
(五)生态建设
二大理市
(一)地理环境
(二)经济社会发展
(三)生态环境建设
三洱源县
(一)地理环境
(二)基础设施
(三)经济建设
(四)社会建设
第五节 洱海流域人水关系的变迁及问题
一 人类活动对洱海的久远影响
二 当代人类活动对洱海的影响
第三章 洱海治理绩效评价
第一节 湖泊水质、EKC假说与洱海治理绩效评价
一 EKC假说及其形成机理的解释
二 洱海流域变量指标的选取及其数据来源
三 洱海流域EKC模型构建与曲线拟合
四 实证结果的初步分析与讨论
五 洱海水质与流域发展的趋势及协调性分析
(一)洱海2010年水质现状
(二)水质变化趋势
(三)洱海营养状态发展趋势
六 洱海水生态现状评估与水质的空间分布
(一)湖泊水生态的现状评估
(二)洱海水质的空间分布
第二节 湖泊流域系统、指标体系与洱海治理绩效评价
一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洱海流域系统的概念及分层
(二)单项指标的选择
(三)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 综合评价的具体程序与方法
(一)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二)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三)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四)综合评价标准的确定
(五)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
三 综合评价的结果及其分析与讨论
第三节 城乡二元结构、结构性污染与洱海治理绩效评价
一 洱海流域污染的二元结构现状
(一)主要污染物产生量的二元结构特征
(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二元结构特征
(三)主要污染物入湖量的二元结构特征
二 洱海流域农村污染的空间结构分布
三 洱海入湖河流水质演变
四 洱海流域产业结构污染分异
第四章 洱海治理的机制及其变迁
第一节 洱海治理的立法机制与规制管理
一《洱海管理条例》的立法变迁
二 微观规制政策及其变迁
三 水位政策的变迁
第二节 流域保护治理的领导体制与运行机制
一 体制变革
二 运行机制
第三节 洱海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决策机制
一 全流域规划治理概况
二 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及联系
三 洱海水污染防治规划决策模式简述
四 环境规划技术系统与环境规划决策关系的理论描述
五 环境规划技术系统的复杂适应性及其机制
第四节 工程技术治理与“项目制”的运行
一 工程治理概况与项目类别
二 项目的财政投入与融资机制①
三 “项目进村”:洱海流域农村水污染治理项目的运行
(一)政策议程
(二)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运行与管理
四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项目与生态补偿机制①
(一)控氮减磷示范
(二)“一池三改”
(三)稻田人工锄草及生态鱼养殖
(四)洱海流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监管
(五)畜禽养殖生态补偿实践
第五章 “治水进村”政策的顶层设计探析
第一节 洱海流域“治水进村”的总结性分析
一 洱海治理:多重约束下的绩效与变迁
二 洱海治理变迁的“场域”特征
三 洱海治理变迁与流域绿色转型
四 洱海流域农村水污染治理项目的效益分析①
(一)生态环境效益
(二)社会效益
(三)经济效益
五 洱海流域农村水污染治理项目的可持续性分析
六 洱海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可持续性分析①
第二节 “治水进村”:基于国家治水战略与治水绩效的机制特征分析
一 对国家“项目制”治水战略的特征分析
二 国家治水政策的层级性绩效机制特征
(一)地方性
(二)社区性
三 国家治水政策横向运行的绩效机制特征
第三节 “治水进村”的体制设计研究
一 农村水环境管理服务机构的职能配置
二 农村水环境管理模式设计①
第四节 “治水进村”的政策过程设计:一个政策学习的框架
一 适应性管理
二 包容性管理
三 政策学习①
四 一个政策学习框架的初步设计
第五节 农村水环境民生问题的本质、特征及政策思路
一 农村水环境问题的分类与识别
二 农村水环境民生问题的本质
三 农村水环境民生问题的特征分析
四 促进农村社区水环境服务均等化
第六节 “治水进村”:化肥EKC的实证检验与发展方式转变①
一“治水进村”与国家治水绩效的再分析
二 中国化肥EKC检验与发展经济学的反思
三 中国化肥EKC的检验与经济发展方式含义的界定
四 经济发展方式定量表达与中国化肥EKC的检验
五 对中国化肥EKC检验结果的讨论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