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李莉的博士论文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她来信要求我写一篇序。说实在的,写序是我现在最畏惧的一项工作,这一方面是因为我觉得,序大多不是必不可少、不得不说的话,而常常是一些祝贺、称赞之类的套话、客气话,把这些不痛不痒的话放在一部学术著作前面不但不能给该著作增色,相反倒可能成为该著作的一大败笔,实在不是对作者表示尊重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序是一种很模式化的文字,而现在博士生数量越来越多,如果给每位博士都写一篇序的话,那话语的重复将是非常可怕的。但李莉的序我却似乎不得不写,这是因为我了解她的性格,她对学术有着令人敬畏的执着与热情,她敢于也有勇气和毅力做自己认定了的事情,在达到目标之前想要她改变或放弃,我知道很难。李莉是从湖北民族学院考来做我的博士的。考试那一年恰逢“非典”,她当时已是高校的教师且已结婚生子,她放下一切千里迢迢来到济南,那种勇敢和气势我至今记忆犹新。她是文学理论硕士毕业,有很好的理论功底,同时对现当代文学也很有想法,且颇有学术抱负,很顺利地就被录取了。入学后,李莉学习的勤奋是出了名的,不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而且对各种文学理论书籍又进行了系统的领会。她性格开朗,勤于钻研和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她的问题常常五花八门,有的很高深,有的又似乎很幼稚,有的问题很有学术价值,有的问题又似乎只是“伪命题”,但她对每一个问题都是认真思考、严肃对待的,她确实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术上有独到的发现。李莉的勤奋还表现在论文的写作上,从入学到毕业,李莉大概是我这届博士中论文、发表论文最多的。她不断地写,不断地投稿,失败与成功相交织,文章越写越好,发表得越来越多,学术自信随之建立了起来。李莉的博士论文《中国新时期乡族小说论》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题目。开题时,我就有担心,害怕她不能把“乡族”小说的概念界定清楚,不能有效地说清楚“乡族小说”与乡土小说、农村小说、农民小说等等的联系与区别。为此,直到论文最后完成,我们都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应该说,从论文的完成情况来看,李莉的努力还是很有成效的。首先,她借助“乡族小说”这个概念对新时期以来乡土题材和农村题材小说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重新梳理,提供了观照此类小说的一个全新视角,为文学史的重新叙述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其次,她在这个梳理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命题,比如说对于“乡土”的再认识,对于民间文化资源及其现代性的复杂性的认识,对于乡土小说叙事伦理与叙事情感的认识等等,都对深化乡土小说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再次,她在文本和作家阐释上下了很大的工夫,论文写得扎实厚重,对许多重要作家和文本的重读与阐释具有文学史“再发现”的意义。当然,就整篇论文来说,其学术上的局限也很明显。作者学术上的开拓性和创新意识固然值得肯定,但是论文中有些概念和范畴界定还不是很清楚,有时难免武断、牵强之嫌,理论上的说服力还不强;另一方面,论文的学术语言也还有进一步提升之处,口语化的倾向需要进一步克服。据我所知,博士毕业回到工作岗位后,李莉的学习和研究更勤奋也更执著了,她仍然坚持着她的学术风格。她的文章不断地发表,档次不断地提高,学术专著又即将出版,而职称等方面进步的消息更是源源不断。在她那所学院,李莉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学术骨干和学术中坚,我相信,凭着她对学术的虔诚与执着,她还会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取得更为令人瞩目的成果。是为序。吴义勤2007年10月于泉城
全部显示∨
李莉,女,湖南双峰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多年来,本人在全国重要期刊、核心期刊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四十篇,参编教材四部,先后主持、参与了省级、校级科研课题共十余项,连续两届被聘为学校学术骨干,多次获得地、厅级科研奖项。
全部显示∨
序
前言
绪论 概念的断裂与意义的生长
第一章 乡族小说与“现代”语境第一节 乡族小说对“现代”与“传统”的阐释一 中国农村进入“现代”语境的发生学考察
二 “现代性”的含义及其对乡族小说的影响
三 乡族小说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第二节 新时期乡族小说的嬗变轨迹与多元形态一 新时期乡族小说的递嬗演进
二 新时期乡族小说的发展轨迹
三 新时期乡族小说的多元形态
第二章 新时期乡族小说的形象谱系第一节 形象谱系之一:乡村宰制者一 生存型“能人”
二 商业型“能人”
三 政治型“能人”
第二节 形象谱系之二:乡村女“能人”一 叛逆型女“能人”
二 道德型女“能人”
三 事业型女“能人”
第三节 形象谱系之三:乡村贫困群体一 “人穷志不穷”型群体
二 “人穷志也穷”型群体
三 “志穷人不穷”型群体
第四节 形象谱系之四:游走的“边缘人”一 “边缘人”的兴起与农民形象的改写
二 忍让型“边缘人”
三 “自我”认同型“边缘人”
第三章 新时期乡族小说的审美哗变第一节 新时期乡族小说审美哗变(之一)一 创作路向的转轨与“真实性”的重新阐释
二 现实主义写作与现代技巧的并置
三 写作姿态的转变与新形象的塑造
四 叙事视角的多元与跨文体写作
第二节 新时期乡族小说审美哗变(之二):悲喜二重奏一 肉身之痛与灵魂之美
二 生存之苦与精神之乐
第三节 新时期乡族小说审美哗变(之三):话语资源的开发与共享一 贾平凹小说中古语的现代神韵
二 “马桥”方言的文化底蕴
第四节 审美哗变之隐忧与反思一 乡族长篇小说的衰落与写作的凝滞
二 文学精神的缺失与经典形象的缺席
三 苦难作为精神救赎
四 道德作为审美支柱
第四章 新时期乡族小说与乡土民间文化第一节 新时期乡族小说与乡土民间文化一 “乡土民间文化”的概念
二 乡土民间文化的两种表现形态
三 乡土民间文化的存在形态及创造层级
四 新时期乡族小说与乡土民间文化
第二节 乡土民间的民俗礼仪:有意味的形式一 乡土民间民俗礼仪的情感意味
二 乡土民间民俗礼仪的社会反思意味
三 乡土民间民俗礼仪的道德隐喻意味
第三节 乡土民间的传统艺术:末路中兴一 乡土民间的说唱艺术
二 乡土民间的“杂类”艺术
第四节 乡土民间的神秘文化:民间信仰的终结一 人对“神人”的信仰
二 人对自然的信仰
三 人对神鬼的信仰
结语 一个等待批判的概念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该书无电子版哦,想阅读点购买纸书吧,现在还在打折喔(⊙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