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自从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实施以来,以自由贸易区为主要形式的国际一体化协定在全球范围内呈爆炸性增长趋势。根据WTO统计,截至2014年12月1日,通报WTO/GATT且尚在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267个,其中有245个协定是1990年以后达成的,协定的主要形式是自由贸易区。在WTO范围内的最惠国关税水平已经达到历史新低的时代,自由贸易协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繁衍的事实不能不令人感到震惊。对这些协定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自由贸易协定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达成的南北型协定(简称为南北型FTA),而这些南北型FTA将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国家(经济体)融合在一起。因此,南北型FTA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国际一体化浪潮中的显著特点并与全球贸易体制的发展形成互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在WTO多边谈判中踟蹰不前的议题被纳入南北型FTA协定框架中得到发展中成员的接受,比较典型的是“新加坡议题”。新加坡议题是1996年在新加坡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提出的,包括投资政策、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和贸易便利化等四个议题。由于各国意见存在分歧,特别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2004年8月,除贸易便利化外,WTO宣布将其他三个议题从多哈回合谈判表中去除。但是,这些议题很快就出现在一些FTA的谈判桌上,并最终被纳入协定的条款安排之中。此外,非贸易问题所覆盖的范围和承诺的深度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在推进,似乎已经形成了在新建FTA中普遍包括非贸易条款的趋势。这种趋势的发展能否如美国等发达国家所愿,会逐渐自动扩大到WTO的多边贸易协定之中呢?上述情况表明,WTO多边谈判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双边或诸边谈判来解决,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反之,在双边或诸边协定中解决了的非贸易问题是否也会回归到WTO,顺理成章演化成多边规则的条款呢?这种多边和区域之间关于非贸易问题的互动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理论问题。归纳上述现象带来三个疑问:第一,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WTO的多边贸易谈判中不能接受的非贸易问题,在南北型双边或区域FTA谈判中能够达成妥协呢?第二,这种南北型FTA数目快速增长的传导机制是什么?第三,随着协定的数目的增加和上述协定内容的扩大,能否最终形成大的地区性规则或者是WTO的多边规则?因此,本书拟对南北型FTA非贸易问题演化趋势的规律进行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此外,在WTO领域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非贸易议题不能反映中国的国家利益,甚至会对国内相关政策造成压力,因此与热衷于非贸易议题的发达国家立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共同反对将其列入新一轮谈判的议题。尽管如此,在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在中国积极推行和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过程中,面对发达国家的伙伴时,非贸易问题是中国FTA谈判所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目前,中国仅仅与发达国家的小国新西兰、瑞士、冰岛达成FTA,与发达国家的中型国家澳大利亚、韩国的FTA谈判达成协定尚未批准,在未来会面对与欧美发达国家的FTA谈判。特别是自2009年美国加入并主导TPP谈判以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称要将TPP打造成“21世纪自由贸易协定范本”,“建立一个高标准、体现创新思想、涵盖多领域和宽范围的亚太一体化协定”。显然,美国的目标是制定高标准的贸易规则,试图抢占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主动权。中国没有参与TPP谈判,但是TPP规则将对中国、亚太地区及全球贸易规则产生影响。由于TPP本身就是一个南北型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个正在崛起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如何应对美国主导的TPP新规则,如何在亚太自由贸易区和多边贸易规则制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因此,本书对南北型FTA的非贸易问题演化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不仅关系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为中国未来与发达大国进行FTA谈判或加入TPP谈判以及谈判亚太自由贸易区时,能更好地应对这类议题,充分权衡其中的利弊,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因而,本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分析“FTA中非贸易问题的演化趋势和中国的对策”,结合自由贸易协定在全球发展的新趋势和美国主导的TPP重新打造全球贸易规则的新情况,本书在研究内容设计方面分为两部分:即总论部分和分论部分。总论部分以全球范围南北型FTA中的非贸易问题为研究视角,对南北型FTA的谈判情况、非贸易条款纳入FTA的实践情况及不断扩张和发展的趋势进行实证分析,解释其产生原因和进一步的影响,在这种大背景下提出中国的立场。根据上述分析中揭示出的非贸易条款问题,可以发现,对中国目前FTA谈判中急需关注的议题包括投资问题、知识产权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劳工标准问题,竞争政策,对于这些问题专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书的分论部分则分别对上述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和分析以期有抛砖引玉之效。综上,本书的两部分内容的核心是通过对中国FTA模式与TPP规则的比较,对中国目前与TPP规则之间的落差形成比较系统的认知,对于目前中国模式与TPP规则中最突出的非贸易问题的利益冲突进行专门研究,通过对TPP谈判中南北争议的焦点问题的研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措施的考量,确定中国在一些敏感议题方面的立场和谈判底线,明确国内改革和试验的方向,提出中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具体对策,为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提供参考,为中国参与TPP谈判创造条件。因此本研究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本研究采用典型事例分析法(如智利、巴西、印度FTA谈判的策略和底线,美国、欧盟、日本在南北型 FTA非贸易问题的立场分析)、比较分析法(大国—大国型FTA与大国—小国型FTA的比较分析,中国FTA与TPP规则的比较分析)、规范分析法(关于自贸区建立的动机理论)、政治经济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如运用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的自由贸易协定的政治学模型,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政治的动态博弈导致对FTA政策的需求的变化,从而决定是否能够接受南北型FTA的非贸易条款。虽然本书的研究是作者的兴趣所在,但由于研究内容具有动态性发展的特点,同时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泛,因此内容方面的不足在所难免,期待读者的批评指正。孙玉红2015年7月10日于东北财经大学
全部显示∨
孙玉红,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北财经大学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持国家级课题一项,主持并完成多项省部级课题。撰写专著二部,主编并参编多部教材。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贸易》《当代亚太》《世界经济研究》《中国软科学》《日本学刊》《财经问题研究》《东北亚论坛》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2011年受邀参加日本小樽商科大学举办的“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国际研讨会”,发表英文学术论文。研究成果曾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国际贸易学会优秀论文奖。
全部显示∨
前言
第一部分 总论一 引言(一)问题的提出
(二)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三)研究内容
二 南北型FTA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非贸易条款的演化趋势(一)南北型FTA在全球范围内的产生和快速发展
(二)南北型FTA中非贸易条款的深化和广化趋势
三 关于自由贸易区建立动机的理论(一)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动机理论
(二)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政治和战略动机理论
(三)自由贸易区谈判的政治经济模型
(四)发展中国家接受或拒绝非贸易问题的政治经济分析
四 实证分析:南北型FTA谈判中关于非贸易问题的妥协和对峙(一)南北型FTA谈判中关于非贸易问题妥协的比较分析
(二)南北型FTA谈判中关于非贸易问题对峙的比较分析
(三)不同类型南北FTA成员利益权衡的比较分析
五 带有非贸易条款的南北型FTA快速增长传导机制分析(一)带有非贸易条款的南北型FTA快速增长传导效应现象
(二)带有非贸易条款的南北型FTA传导效应机制的多维解释
六 带有非贸易条款的南北型FTA演化发展趋势所带来的影响(一)非贸易条款在各类新建FTA中的普及化
(二)非贸易问题仍然是大范围内的区域自由化和多边自由化的障碍
七 中国在FTA战略推行中处理非贸易问题的策略(一)中国—新西兰FTA中的处理非贸易问题
(二)中国在未来FTA实践中应对非贸易问题的策略
第二部分 分论一 中国应对FTA中劳工标准问题的对策(一)自由贸易协定中纳入劳工条款已经渐成趋势
(二)自由贸易协定中强化劳工标准的发展趋势
(三)TPP谈判中劳工条款的高标准及其争议
(四)中国应对不断强化的FTA劳工条款的对策
二 中国应对FTA中环境标准问题的对策(一) 贸易协定中环境条款的发展
(二) 环境条款的主要内容
(三)TPP环境条款的深化与广化趋势
(四)TPP环境条款谈判进程中的障碍
(五)TPP环境条款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三 中国应对FTA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的对策(一)WTO框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难以满足美国的需要
(二)美国FTA谈判中知识产权条款的强化
(三)TPP谈判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高标准
(四)FTA中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五)中国应对FTA中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的对策
四 中国应对FTA中的竞争政策问题的对策(一)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竞争政策
(二)自由贸易协定中竞争政策的主要内容比较分析
(三)竞争政策发展面临的挑战
(四)中国应对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竞争政策的对策
五 中国应对FTA中投资规则的对策(一)国际投资协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碎片化发展趋势
(二)碎片化国际投资体系的错综复杂
(三)主要国家之间投资规则的冲突
(四)中国应对FTA中投资条款的对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