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长期照护服务取得较大进展,我国政府在推进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日益关注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各级政府在坚持实施农村“五保”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农村老年人口基本生活,同时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给广大农村老年人口提供了基本医疗保障和经济保障。但是,经济保障只是老年保障的一部分,老年人更需要合适的照护服务。由于社会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化、独生子女政策推行、城乡福利差异及长期照护问题本身属性和权责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等因素,中国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目前,中国农村长期照护服务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与经济水平和老龄化趋势相适应的长期照护体系,农村老年人口的长期照护还主要依靠家庭,政府和社会帮助极为有限,受经济状况和现实福利条件的制约,农村家庭购买长期照护服务的能力有限,防范老年期功能障碍的风险意识淡薄,而家庭结构小型化、代际关系转变、家庭功能的外移,以及家庭照料资源的匮乏,使照护老人的矛盾更加突出。老年人口长期照护涉及到护理、医疗、老年学、老年社会福利以及社会工作等多个层面,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尤其是老龄化背景下,老年照护问题进入更多人的视野。社会应当正视这个社会问题,并分析对这些问题的社会回应及解决方式,有助于老年社会福利的推进,使广大老年人能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本书以农村老年人口为目标对象,研究这部分群体的长期照护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思考更具现实意义。农村老年人口享有长期照护服务是社会公平的内在需要,也是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在不断完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农村老人多子女的优势,在传统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实现老年长期照护,我们认为居家照护是目前农村地区可行的长期照护模式,老年照护的主要场所应回到家庭中,享受家庭之外的照护服务体系提供的各种服务。本书在强调政府作用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上各方面的力量大力捐助、兴办或参与社会福利事业,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力求探索出中国特色的农村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农村老年人口长期照护服务的组织平台包括居家照护、社区照护和社会照护平台,三者缺一不可,而从农村实际情况看,居家照护平台是目前长期照护体系建设的基础;全社会要加强专业化、社会化的老年照护队伍建设,而且长期照护人力资源的培训不容忽视;必须首先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提高全体公民的健康素质,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失能等所耗费的医疗和照料资源。不断凸显的农村老年人口的长期照护问题将和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医疗问题一起对未来经济社会产生深刻的叠加负效应。目前经济文化条件下,以家庭为载体,国家补贴与社会照护相结合,给予农村老年人口长期照护是比较合适的方案,但是,就国际经验来看,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未来长期照护的发展方向都是社会化照护,所以立足现实逐步完善社会化长期照护体系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如何在不断完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在传统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实现老年长期照护,充分发挥农村老人多子女的优势,加快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老年人口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全部显示∨
李文杰,男,1986年生人,河南省上蔡县人,现为黄淮学院社会管理系讲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在读博士。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农村老年人口长期照护凸显的背景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
第二节 社会家庭的变迁
第三节 老年社会福利社会化
第四节 老年需求
第三章 农村老年人口的群侯特征及照护需求第一节 农村老年群体人口特性分析
第二节 农村老年人口的照护需求
第三节 农村老年人的心理
第四章 农村老年人口长期照护的实践现状第一节 家庭与社区照护现状
第二节 农村社会养老机构长期照护实践现状
第三节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长期照护的支持
第四节 农村老年法制建设对长期照护的支持
第五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对农村长期照护的支持
第五章 农村老年人口长期照护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一节 非正式照护缺乏社会支持网络
第二节 社会照护服务的体制性障碍问题突出
第三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支持不力
第四节 积极老龄化缺乏系统规划
第六章 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长期照护的实践第一节 英国长期照护实践
第二节 北欧国家老年照护
第三节 德国长期照护实践
第四节 美国长期照护实践
第五节 日本长期照护实践
第六节 台湾地区长期照护实践
第七节 国际经验总结
第七章 农村社区照护与居家照护第一节 社区照护
第二节 居家照护
第三节 农村居家照护与社区照护比较
第八章 构建以家庭为基础的农村老年居家照护体系第一节 构建农村老年居家照护体系应遵循的理念
第二节 居家照护的责任主体分析
第三节 以家庭为基础的居家照护
第四节 居家照护体系的相关制度
第九章 结论与思考
附录:附表1:ADL量表(Barthel指数)
附表2: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ES)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