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北京文化形态研究

纸书售价: 60.0 纸书定价:¥75.0 电子书售价: 30.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北京艺术
北京书法概论
一 按载体分类
二 按内容分类
三 北京碑刻的区域分布
四 北京书法历史概观
1.商周时代:高古雄浑
2.两汉隶书:朴茂古拙
3.北海遗宝:李邕与青春盛唐时代的北京书法
4.佛光普照:云居寺石经与辽金时代的北京书风
5.赵孟頫:北京元代书法之骄傲
6.董其昌:台阁体遮不住的明代书法之光
7.大放异彩:清代北京的书法艺术
8.铺张扬厉:北京书法的现代个性
北京的碑刻及其文化内涵
一 碑与碑刻
二 古代碑刻的精神属性与文化内涵
三 北京的碑刻及其空间分布
四 北京碑刻的历史文化价值
1.有补史书之阙
2.反映民族融合
3.体现中外文化交流
4.有助于语言、文化研究
五 一个个案——从碑刻看北京的寺庙文化
关于清宫廷画中的透视与笔法的反思
景泰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一 景泰蓝艺术的起源、传入与发展
(一)景泰蓝称谓的由来
(二)景泰蓝工艺的起源
(三)景泰蓝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二 景泰蓝艺术品的分类
(一)宫廷陈设器
1.常规陈设器
2.仿古陈设器
3.仿生造型陈设器
4.屏联陈设器
(二)生活实用器
1.饮食用具
2.日常用器
(三)宫廷典章用品
1.大型香炉、熏炉
2.成对甪端
3.成对鹤式烛台
4.成对盘龙香亭
5.成对太平有象
(四)宗教祭祀用器
(五)文房用具
(六)现代作品
三 景泰蓝艺术发展目前面临的困境及其缘由
(一)景泰蓝艺术发展目前面临的困境
1.由“皇家”流落“民间”的景泰蓝艺术,还难以完全适应市场化的环境
2.技师们的待遇得不到保障,从业人员逐渐减少,人力资源补充不上
3.作品鱼龙混杂,销售市场混乱,管理亟待规范
4.工艺缺乏创新,应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
(二)致使景泰蓝艺术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
四 拯救景泰蓝传统工艺的几项措施
影视剧中的北京城市精神与意象
一 关于城市与城市意象
二 意象化的生存空间——物质化的城市意象
1.古城风韵与繁华都市的交错之美——影像中的“北京外貌”
(1)古城风韵的传统之美
(2)繁华都市的现代之美
2.耳畔的京腔京韵——北京之声
三 非物质化城市意象
1.小人物的大精神——北京之人
2.北京气韵——北京的城市精神气质与个性
北京文学
燕京诗中的山魂水魄
一 美学观照:燕京诗精神探源
(一)人文背景
(二)诗学背景
二 道德观照:燕京诗中的家国精神
(一)使命感
(二)兴亡情
(三)山河心
三 哲理观照:燕京诗中的妙悟直觉
重访与重构:北京街景中的近现代文化遗存
1.文化名人故居
(1)西城区
(2)东城区
(3)海淀区
2.文化场所旧址
《钟鼓楼》中的北京叙事
(一)薛大娘
(二)詹丽颖
(三)路喜纯
(四)澹台智珠
(五)卢宝桑
(六)荀磊
(一)“花瓣式”的结构
(二)情节“非戏剧化”
(三)人物众多而又平凡化
(四)细节和人物描写传神
(五)书面语、口头语、哲理化语言夹杂使用,语言风格别具一格
(六)历史感和生活感强
(一)可读性不强
(二)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小说“横剖面”②的结构相矛盾
(三)“形聚神散”
作为北京城市文化符号的戏剧
一 戏剧——北京城市文化的名片
(一)北京的都市文化为戏剧发展提供了平台
(二)北京戏剧文化的特性
二 北京戏剧发展概貌及演变
(一)金元时期大都元杂剧的发展状态
(二)南戏在北京的发展流演
(三)明代京城的戏剧活动
(四)清代京城戏剧的发展及戏剧创作
1.清代京城戏剧的演变
2.京剧的形成
3.清代的花、雅之争
4.清代京城的戏剧创作
东西文化视角下的北京戏剧
一 欧洲启蒙时期发现的北京戏剧
二 西方舞台上带有北京元素的戏剧
(一)19世纪之后西方舞台上的戏剧编演
(二)中美建交后美国舞台上的中国题材剧
三 京剧与东、西方世界的交流
(一)梅兰芳的京剧艺术在美国及欧洲的影响
1.梅兰芳访美及其影响
2.梅兰芳访苏及其影响
(二)程砚秋赴欧交流及其影响
(三)京剧与日本的交流
四 东方视角对北京戏剧的观照与解读
(一)西方对中国戏剧认知的三阶段
(二)元杂剧及京剧对布莱希特戏剧及戏剧观念的影响
1.布莱希特受元杂剧影响的戏剧创作
2.布莱希特接受京剧影响的戏剧理论
(1)演员与角色的关系
(2)演员与观众的关系
(3)观众与舞台表演
(三)中国戏剧表现手法在西方戏剧中的运用
五 东方视角对北京戏剧的观照与解读
(一)日本学者对中国戏剧研究取得的成就
(二)青木正儿的《中国近世戏曲史》
(三)辻听花的《中国剧》
(四)波多野乾一的京剧演剧史
(五)日本其他的关于京剧的著述
六 结语
城市语言
北京话文化场域拟构的学科观照
一 传统与现代:北京话的现代性意义
(一)传统与现代的语言学意义
(二)北京话的现代性意义
(三)北京话的多元化研究视角
二 语言传播的学科观照
(一)汉语国际教育的迅猛发展与文化语言学接口
(二)文化语言学成为接口学科的必然
(三)文化语言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接口方式
三 比较视角下的文化场域构建
(一)场域与惯习
(二)语言场域构建的意义
(三)理论与个案:颜色场域构拟
(四)语言理论适用:经典范畴理论、家族相似性理论和原型理论
(五)角色和主观视角
(六)汉英颜色语言场域拟构
四 北京话的文化场域拟构
五 结语
北京话俗语中所见旧京社会风俗
一 从北京话俗语看老北京人的衣食住行
(一)衣
(二)食
(三)住
(四)行
二 从北京话俗语看老北京人的娱乐消遣
(一)老北京人的闲情逸致
(二)老少咸宜的户外活动
(三)民间武术与杂耍
三 从北京话俗语看旧京的岁时习俗
四 从北京话俗语看旧京百业
(一)旧京繁华的商业区
(二)俗语里的老字号
(三)走街串巷卖货郎
(四)俗语里的旧京百业
1.店铺
2.下层百姓从事的各行各业
(五)商业观念习俗
五 结语
北京旅游景点网站的定位性图文表达与景点地理空间信息的传播
一 引言
二 现代汉语处所定位表达方式及其精确度
三 景点的定位表达及其规范
(一)范围定位表达及其规范
(二)处所的相互参照定位表达及其规范
四 图文表达及其规范
五 结语
话语的嵌入对北京古都意象的构建作用
一 引言
二 话语的嵌入对北京古都意象的构建作用
三 结语
修辞学视角下的北京城市建筑语言考察
一 研究缘起
二 建筑修辞概说
三 建筑修辞原则
四 建筑修辞手段
(一)空间布局
1.北京城市整体布局
2.宫殿建筑的杰出代表——故宫
3.浓缩京味儿文化的传统建筑——四合院
4.北京新建筑的代表之一——国家电力调度中心
(二)建筑物形状
(三)建筑装饰
五 建筑修辞方法
(一)比喻
(二)对偶
(三)排比
(四)顶针
(五)仿拟
六 建筑风格演变与城市文化发展
(一)充满历史积淀的传统建筑
(二)红色经典建筑
(三)北京的新地标性建筑
七 语言与建筑领域修辞对话的认知基础
区域文化
北京西城区汽南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引 言
一 汽南社区简介
二 汽南社区的环境文化建设
三 汽南社区的行为文化建设
四 汽南社区的制度文化建设
五 汽南社区的精神文化建设
六 总结
北京高校文化生态的群体认同与系统平衡研究
一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二 辅导员群体认同的理论基础
(一)群体认同的概念界定
(二)辅导员群体认同的内涵与外延
三 辅导员的工作环境变迁
(一)宏观环境的变迁
1.国际局势的复杂化促进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型化
2.资源配置市场化促进了学生个人选择的多样化
3.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辅导员工作的艰巨化
4.网络信息的时代化催生师生信息掌握的碎片化
(二)微观环境的变迁
1.高校边缘化阶层,重视程度不高
2.学生个体化倾向严重,辅导员工作难度加大
(三)环境变迁语境下的辅导员群体认同缺失
1.辅导员定位失衡导致的内心焦灼
2.现实的矛盾直接导致辅导员的群体认同感缺失
四 辅导员群体认同的调查结果与因素分析
(一)样本分析
(二)关于问卷
(三)调查结果
1.学历对于辅导员群体认同的影响
2.辅导员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态度
3.辅导员性别对于辅导员群体认同的影响
4.激励因素对于辅导员群体认同的影响
5.社会因素对于群体认同的影响
6.学校因素对于辅导员群体认同的影响
7.群体因素对于辅导员群体认同的影响
8.学生因素对于辅导员群体认同的影响
9.个人情感对于辅导员群体认同的影响
五 辅导员群体认同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岗位职责不清晰,导致“缺位和越位”
(二)发展路径单一,缺乏激励和保障机制,导致后劲不足
(三)工作压力大,成果不明显,导致群体认同缺失
(四)社会环境影响,导致辅导员工作难度增大
六 提升辅导员群体认同和高校文化生态平衡的可行性对策
(一)由认知重建开始的情感认同——系统平衡基础
1.对所在环境的重新认知
2.对学生个体的重新认知
(二)由人文关怀开始的组织认同——系统平衡的必备环节
1.高校开展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增强辅导员对组织的向心力
2.高校从现代大学的视角审视辅导员工作,增强辅导员对组织的凝聚力
(三)由自我感知开始的心理认同——系统平衡的最高境界
1.辅导员职业角色的自我感知与重新定位
2.专业化、职业化是辅导员的内心期盼,是提升辅导员群体认同的根本途径
高校志愿文化及其价值研究
一 志愿文化的研究现状
二 志愿文化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志愿者的界定
(二)高校志愿文化的内涵
1.志愿文化的内涵
2.高校志愿文化的内涵
三 高校志愿者文化的特征
(一)主体的趋同性
(二)载体的多样性
(三)较强的引导性
四 高校志愿文化的价值研究
(一)志愿文化之于人与自我的价值
1.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
2.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实现
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
4.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志愿文化之于人与人的价值
1.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2.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3.促进了全球化发展
(三)志愿文化之于人与物的价值
1.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2.大学生实际志愿行动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五 推动高校志愿文化深入发展
(一)提高志愿文化的社会认可度,为志愿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1.加强对志愿文化的普及力度
2.利用新兴媒体手段,宣传志愿文化
3.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各项保障机制
(二)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性
1.加大对志愿活动的支持力度
2.加大对志愿服务的激励措施
(三)发扬志愿精神,提升大学生志愿文化发展的内部动力
1.发扬中国古代的慈善文化精髓
2.学习各国现代志愿理念
3.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技能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