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能力偏误、教育溢价与中国工资收入差异:基于微观计量方法的实证研究

纸书售价: 36.0 纸书定价:¥45.0 电子书售价: 18.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已成为中国经济高增长过程中不争的事实
二 中国各级教育发展迅速,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迅猛扩张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三节 本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思路
第四节 本书结构安排
第五节 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 能力和能力偏误
二 教育与教育溢价
三 工资收入和工资收入差距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 教育与工资决定的基本人力资本模型
二 教育内部收益率模型
三 明瑟收益率模型
四 遗漏能力偏误
五 基于供给—需求框架的教育溢价变动机理分析
第三节 关于教育溢价估计方法论问题探讨
一 教育的内生性问题
二 教育溢价的异质性问题
三 样本选择偏差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关于大学教育溢价研究综述
二 关于高等教育扩张对大学教育溢价影响的文献综述
三 关于技能偏态与大学教育溢价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四 关于农村教育回报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 高等教育对中国工资收入差距的贡献
第一节 收入不平等的相关指标述评
第二节 中国工资不平等的长期演变
一 数据说明
二 中国高中以上学历劳动力工资总体结构的统计分析
三 中国工资结构的演变基于不同分组数据的泰尔指数及其分解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反事实框架对中国城镇大学教育溢价的测度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变量描述
一 数据来源
二 变量描述
第二节 估计方法
一 倾向得分匹配估计思想
二 倾向得分匹配估计前提假设
三 倾向得分匹配估计程序
第三节 变量的确定
一 结果变量
二 处理变量
三 协变量
第四节 大学教育溢价实证分析
一 中国城镇大学教育溢价OLS估计
二 中国城镇大学教育溢价工具变量估计
三 中国大学教育溢价的PSM估计
四 灵敏度分析
第五节 不同职业类型间大学教育溢价比较分析
第六节 不同产业间大学教育溢价比较分析
第七节 不同劳动力市场大学教育溢价比较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等教育扩张对中国大学教育溢价的影响
第一节 模型方法、数据来源以及变量设定
一 模型方法
二 数据描述及处理
三 变量设定
四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第二节 大学教育溢价变动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 基于Probit回归劳动参与选择实证结果
二 矫正样本选择偏差、能力偏误的大学教育溢价变动的DID模型估计及其结果的解释
三 大学教育溢价变动基于分位数回归的解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能偏态、大学教育溢价
第一节 理论模型
第二节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技术
一 空间面板模型介绍
二 空间相关性检验与模型选择
三 空间面板模型的估计
第三节 实证分析
一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二 空间计量检验
三 指标选择
四 中国技能偏态存在性的实证检验
第四节 技能偏态、大学教育溢价——一个经济学解释
第五节 如何解释技能偏态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技能高中还是普通高中
第一节 模型方法
第二节 数据描述
一 数据来源
二 指标选取
三 变量确认
四 变量的统计描述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 基于Probit回归的劳动参与选择实证结果
二 基于一阶段Heckman两步法工资方程估计结果
三 教育变量内生性的检验
四 基于二阶段Heckman两步法工资方程的估计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性建议及未来工作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 伴随中国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是否拥有大学学位成为解释中国地带、性别、同生群、职业以及部门内工资差距的重要因素
二 中国城镇大学教育溢价显著,特别是第三产业、一级劳动力市场、企业、研究所的大学溢价凸显,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分割将加剧工资收入差距
三 伴随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扩张,大学教育溢价不降反升
四 中国技术呈现技能偏态特征,技术的技能偏态性将增加高能力大学生的需求,是大学教育溢价持续上升的原因
五 中国农村高中教育溢价明显,特别是技能高中溢价,是否接受高中教育是农村个体工资差距形成的重要原因
第二节 政策性建议
一 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是缩小工资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二 大力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农村技能教育
三 继续发展信贷市场增加对贫困家庭的补贴,改善其受教育条件
四 改善高等教育投资结构,使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
第三节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