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中国古代戏剧的传播与影响》是曹萌在其研究生课程讲义基础上,经拓展和增补而成的著作,仅从产生的原因看,这本书所持的学术标准是高的,所选择的研究角度是新的。从研究的布局和撰著的内容看,这是一本与当代戏剧文化发展有密切联系,甚至是一本直接关系戏剧发展与建设的研究性著作。据曹萌向我介绍,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从大文化背景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戏剧及其传播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和论析,以便发现其中与文化、文学发展与文学传播有关的规律,以及与传播学有关的理论因素,在学界业已形成传统和模式的戏剧研究背景上,力图给现代人们认识中国古代戏剧、戏剧传播,以及与戏剧有关的文化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新的研究参考与示范,同时也与他前两年出版的《明清小说的文化批评》构成特定的研究系列。一般说来,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距离的,为了达到这样的学术理想或期望,曹萌在这本书里确实做了很多努力,进行了许多创新研究的尝试。从大文化背景上对中国古代戏剧及其传播进行研究或批评,并非完全的学术新创,但如果研究者对文化提出新的界定并作为主要的考察角度,则可导致其研究体现出特定的创新,而事实上,文化的内涵也确实是多义而丰富的。在这本书里,曹萌是这样界定文化的,即它主要指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受这一文化影响而发生的社会思潮,以及由此表现出的社会生活风貌、士人心态等现象的总和。从这样的表述看,本书所规定的文化含义更多地倾向于作为文学基础或背景的人文现象,这跟西方一些学者提出的“文学外部因素”有一定的相近之处。这样一来,本书对中国古代戏剧及其传播的文化批评,就主要是考察和描述导致中国古代戏剧产生与发展的外部文化因素,说明中国古代各阶段上的戏剧思想倾向、艺术机制、传播特征,以及戏剧艺术的发展和相关理论的产生原因,并力图揭示出其中所蕴涵的某些规律性现象或与戏剧、与戏剧理论发展、与戏剧艺术传播有关的规律及理论质素。中国古代戏剧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百多年来,经过王国维、吴梅、齐如山、郑振铎、冯沅君、周贻白、任中敏、孙楷第、钱南扬、赵景深、卢前、王季思、董每戡、郑房、张庚、陈多、叶长海等一大批学者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十分丰硕的学术成果,开拓出了比较宽广的学术领域,形成了特定的研究传统和模式,这使得后来人想在这方面更前进一步或作出创新,都显得难能可贵,因此本书所表现的学术选择是带有特定勇气的。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个体学者的研究工作往往是对一个特定研究对象或领域采取比较独特角度的考察和描述说明。因为个人的精力、学养和学术视野的局限,很多的研究大都表现为从一个片面入手而展开。这样一来,研究者所选择的切入角度就显得特别重要,它往往是学术创新、学术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决定学术研究成果价值高低的根本性因素。《中国古代戏剧的传播与影响》以元代杂剧为重心,主要考察和研究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追溯中国古代戏剧的渊源和产生的背景;二是勾稽、归纳中国古代戏剧的基本特征;三是考察元代杂剧繁荣的基础,梳理其思想倾向,揭示其对戏剧发展的贡献;四是对元代杂剧在思想深度及结构艺术等方面所体现出的、超越其前代俗文学的现象进行探讨;五是对中国古代戏剧的某些传播现象作特定的考察和探索;最后是对中国古代主要戏剧理论家及其戏剧理论进行传播学视角下的描述和评价。可以说上述几方面的研究涉及了中国古代戏剧及戏剧理论的所有内容和层面及相应的深度,但就著作本身所体现的学术创新和学术价值、水平而言,其中更值得提出和强调的是下面所提出的几个章节。第五章讨论元杂剧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超越。在具体的论述中,作者对元杂剧中自觉地进行人物设置与定位、大力开发相思之苦、创建大团圆结构模式、塑造市民阶层的典型形象、确立才子佳人婚爱理想模式等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戏剧艺术发展,以及戏剧接受等角度做了令人信服的描述和说明;在第六章里,作者又对元杂剧的社会政治精神实行了文化批评,将杂剧所蕴涵的揭露政治黑暗,向往世道公平清明,追念历史人物,抒发作者英雄情怀的精神质素与元代文人的命运境遇和社会地位联系起来加以论述,显得独出新意;在第七章,作者着重讨论了元杂剧的道家情怀,并深入到道家人生情怀与儒家情怀的相互救济、道家情怀的文学展现等层面,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元代神仙道化剧所表露的人生情怀;第八章主要考察元杂剧科举情节的作用,以具体的分析代替宏观的描述,对作为杂剧构成要素的科举情节描写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从而追溯到元杂剧热衷描写科举情节的原因及科举情节的杂剧功能——成全士女婚姻、促成夫妻重圆、为民伸冤报仇,并说明了元杂剧科举描写对明清文学的影响;在第九章,作者将探索的目光集中到元杂剧审美要素与市民欣赏趣味问题,指出演唱占据戏剧中心地位、诗化的唱词、大团圆式情节结局、舞台形象以才子佳人为主作为元杂剧审美要素,其根因在于:它们符合民族传统审美习惯、能迎合市民欣赏趣味。在我看来,本书的第十章,中国古代戏剧向案头文学嬗变具有特别的创新意义,在这里,曹萌认为南戏对元杂剧的改革、杂剧自身发展中的改革倾向,以及明传奇体制特征及其与案头文学关系都是古代戏剧嬗变为案头文学的内在动力,其中有些问题和现象则涉及到文学传播领域。中国古代戏剧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文学体裁,在其相对独立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渐表现出了自己的特征和独立性。从戏剧发展史角度看,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形态是元代杂剧,本书作者鉴于元杂剧这种特殊的戏剧发展史地位,遂将考察研究的主要范围和重点锁定在元杂剧上,并从此或回溯,或前推地加以研究,这显然是一个很好的学术处理,它使得这部著作前后贯通,重点突出。另外,探讨中国古代戏剧及其传播,涉及到比较宽广的学术领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课题,非借助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哲学、美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不可,本书用文化批评来加以囊括,并将它确定为基本研究方法也是值得肯定的。最后,值得特别提出的是本书作者的谨严治学态度。《中国古代戏剧的传播与影响》借鉴了大量文献资料及前人、今人的研究成果。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凡采用资料、引用成果,都非常明确具体地说明出处、声明致谢,以示不掠他人之美,而每当对特定问题下结论和判断时,又总是十分谨慎,不妄加断语,尤其是对一些暂时疑莫能明的情况,更是大多用“似是”或“或许”一类的词语表述,在面对自己还有待进一步思索的问题时,作者宁可更多地借鉴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并作出清楚的标注。我觉得这正表现了一个学者的认真和谨慎,也是当今学术研究所应提倡的态度和作风。因为《中国古代戏剧的传播与影响》有上述可读之处,我便诚恳而热心地把它介绍给学界的朋友,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更多的还是凭读者自己去判断。朱一玄2004年于南开大学北村 时年93岁
全部显示∨
序
引言:当代学术需求与中国古代戏剧研究
第一章 中国古代戏剧艺术的源起与发展一 中国古代戏剧的文化地位
二 优艺:中国古代戏剧的萌芽
三 参军戏:中国古代戏剧的雏形
四 “唱”韵文的戏剧价值
五 戏剧要素在宋代的整合
第二章 宋金时代的戏剧一 宋代戏剧演出情况及特点
二 宋金杂剧的结构与题材
第三章 元杂剧繁荣的基础与原因一 元杂剧的形制及其称谓
二 元朝政治与文化政策对士人的影响
三 元杂剧繁荣的主要原因
第四章 元杂剧的思想倾向及其成因一 元杂剧基本思想倾向(一)暴露社会黑暗,揭示民生疾苦
(二)反抗封建婚姻,倡导自由爱情
(三)描写历史故事,礼赞古代英雄
(四)鼓吹超脱尘世,向往山林隐逸
二 元代士人心态及精神风貌
三 元杂剧思想倾向的矛盾性
第五章 元杂剧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超越一 人物设置与素质定位
二 对相思之苦的着力发掘
三 创建大团圆结局模式
四 塑造出市民阶层的典型
五 确立才子佳人婚爱理想
第六章 元杂剧的社会政治精神一 关注民生疾苦,向往社会清平
二 追念历史人物,倾诉英雄情怀
第七章 元杂剧的道家情怀一 道家情怀与以道济儒
二 道家情怀的文学展现
三 神仙道化剧的人生情怀
第八章 元杂剧科举情节的作用一 科举描写成为元杂剧要素
二 杂剧热衷描写科举的原因
三 科举情节的杂剧功能(一)成全士女爱情
(二)促成夫妻重圆
(三)为民伸冤报仇
四 科举情节描写对明清文学的影响
第九章 元杂剧审美要素与市民欣赏趣味一 演唱占据戏剧中心
二 诗化的唱词
三 情节完整结局团圆
四 舞台形象以才子佳人为主
第十章 元杂剧包公形象及其对小说影响一 包公现象的形成
二 元杂剧中的包公形象
三 元杂剧热衷塑造包公的原因
四 元杂剧包公形象对小说的影响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戏剧向案头文学嬗变一 南戏对元杂剧的改革
二 杂剧自身发展中的改革倾向
三 明传奇体制特征及其与案头文学关系
第十二章 宋元至明中期戏剧理论的文化批评一 宋代戏剧理论质素
二 《中原音韵》对品评传统的继承
三 《录鬼簿》体现的重戏剧家倾向
四 朱权戏剧理论的体系性
五 《南词叙录》的尚俗与启蒙价值
六 王世贞的尚丽辞
第十三章 明后期戏剧理论的文化批评(上)一 明后期商业氛围与社会思潮
二 李贽戏剧理论的叛逆精神
三 临川派与吴江派理论的功过
第十四章 明后期戏剧理论的文化批评(下)一 《曲律》理论的全面性
二 《曲品》的继承与创新
三 徐复祚与凌濛初戏曲理论比较
四 祁彪佳戏剧论著的文献价值
第十五章 近代社会思潮对戏剧理论的影响一 近代社会思潮及其发展的阶段性(一)鸦片战争至洋务运动时期的启蒙思潮
(二)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的改良思潮
(三)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思潮
二 近代戏剧理论的社会功利特征(一)浓厚的政治色彩
(二)现实性与战斗精神
第十六章 传播学视角下的中国古代戏剧文化一 古代戏剧是文化教育学资源
二 受众观赏与戏剧理论著述的繁荣
三 文化批评的主要方法
四 学术期待与古代戏剧批评
五 中国古代戏剧传播与解读
结束语
后记
该书无电子版哦,想阅读点购买纸书吧,现在还在打折喔(⊙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