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论文集(2008、2010、2012年度)

纸书售价: 110.4 纸书定价:¥138.0 电子书售价: 55.2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第十三届获奖论文(2008年度)
税收竞争、地区博弈及其增长绩效
一 引言与文献概览
二 空间滞后分析模型
三 税收竞争中的策略性行为
四 税收竞争的增长绩效
五 结论
中国的资本回报率
一 方法与数据
(一)方法
(二)数据
二 资本回报率的估计值
三 分行业和地区的资本回报率
四 结论
中国扶贫绩效及其因素分析
一 中国扶贫的主要成效
(一)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贫困发生率下降
(二)东、中、西三地带不断减贫,西部脱贫贡献最大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扶贫成效有差异
(四)贫困地区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农民个体贫困缓解
(五)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六)贫困地区人类贫困弱化
二 扶贫绩效的分析
(一)经济增长的扶贫作用的计量研究
(二)增长与分配对减缓贫困的影响的分析
(三)扶贫投资效果的计量分析
(四)影响扶贫资金分配的因素的计量分析
(五)财政扶贫资金运转的经济效率(李秉龙等,2004)
三 中国扶贫效果的评价
(一)政府公共支出的减贫效果
(二)基础设施投资减贫效果
(三)教育、卫生投资对减贫的效应
(四)教育投资对提高农业生产率与减贫的影响
(五)小额信贷对中国扶贫与发展的贡献
(六)劳务输出对减贫的效应
(七)儿童健康改善对减贫的效应
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反映加工贸易特点的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
(一)应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出口对国内增加值和就业的影响
(二)应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出口商品所包含的完全进口额
(三)反映中国加工贸易特点的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
三 2002年中美两国出口对国内增加值和就业的拉动效应计算
(一)数据来源
(二)部分计算结果及其应用价值
四 小结
中国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总报告——对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749个村庄的调查
一 村级组织经济实力相差悬殊
(一)多数村庄集体经济收入微薄
(二)村级组织运转费用差距悬殊
(三)村级债务负担重
(四)多数村庄集体经济实力变化不大
二 农民收入差距悬殊,农民增收难度大
(一)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悬殊
(二)农资价格过高、缺乏资金与技术是农民增收困难的主要制约因素
三 土地问题是农村矛盾的焦点,农村对保障土地权益的愿望十分强烈
(一)农户承包经营是土地经营的主导方式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本村内为主
(三)村干部对农村土地集体产权认识不清
(四)农村宅基地供求矛盾突出
(五)村民上访反映最集中的问题是土地问题
四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一)近一半农村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
(二)常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稳定增加,举家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占到一定比例
(三)3/4的村庄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向外转移
(四)中西部农村尚有赋闲可转移的青壮年劳动力
五 村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现状及需求
(一)村庄道路状况参差不齐,饮水困难的问题尤为突出
(二)农村公共文化薄弱,文化设施普遍较差
(三)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
(四)农村对各项公共服务需求的优先序
六 农村社会安全网建设滞后,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亟待提高
(一)“五保户”集中供养比例偏低
(二)贫困救济率较低,救济标准较低
(三)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低,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四)义务教育阶段的负担大大减轻,保证教学质量成为农民最关心的问题
七 基于以上六个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大幅度增加直接用于农村中小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二)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三)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政策
(四)按照农村特点和农民需求办好农村金融
(五)加快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的发展步伐
论财富
一 财富的概念与源泉
(一)科学发展观的财富概念探讨
(二)财富的初始源泉与派生源泉
(三)劳动积累在财富源泉涌流中的特殊作用
二 财富的不同社会堆积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一)国家财产的作用和意义
(二)集体财产与产权清晰问题
(三)个人财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关系
(四)国家、集体、个人财产的相互关系
三 适合科学发展的财富分配
(一)财富分配要以财富创造为基础
(二)高素质劳动者仍需要以劳动贡献参与财富分配
(三)财产所有者可以有财产所有权收入,但也可以有劳动贡献收入
(四)财富分配需要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四 财富观问题探讨
(一)社会主义财富观的形成和特点
(二)科学发展的财富价值观
(三)共同富裕的财富伦理观
(四)民富国强的财富目标观
中国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升级研究——来自全国、江苏省和广东省的证据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回顾
三 方法和数据
(一)方法
(二)数据
四 全国和江苏省的产品国内技术含量及其变动
五 广东省国内技术含量的长期变动趋势
六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
第十四届获奖论文(2010年度)
AMBIGUITY,RISK,AND ASSET RETURNS IN CONTINUOUS TIME
1 INTRODUCTION
1.1 Outline
1.2 Ambiguity in Markets
2 MULTIPLE-PRIORSUTILITY
2.1 Atemporal Model
2.2 Discrete Time
2.3 Continuous Time
2.4 The Set of Priors
2.5 Definition and Existence of Utility
3 EXAMPLES
3.1 Deterministic and Risky Consumption Processes
3.2 Standard Aggregator
3.3 K-Ignorance
3.4 ⅡD Ambiguity
4 AMBIGUITY
4.1 Behaviorally Distinct
4.2 Ambiguity,Ambiguity Aversion,and Risk Aversion
5 ASSET RETURNS
5.1 Supergradients
5.2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5.3 Optimal Portfolio
5.4 Ambiguity and Risk Premia
EFFECTS OF CHANGES IN OUTPUTS AND IN PRICES ON THE ECONOMIC SYSTEM:AN INPUT-OUTPUT ANALYSIS USING THE SPECTRAL THEORY OF NONNEGATIVE MATRICES
1 Introduction
2 Output adjustment model and price adjustment model and their basic properties
3 Some fluences of changes in outputs and in prices on the econom ic structure
4 Uniformity conditions for each of the four kinds of indicators in various sectors
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总体回归模型设定
一 问题的提出及其重要性
二 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总体设定
三 计量经济学模型总体设定的“唯一性”和“一般性”原则
四 计量经济学模型总体设定的“现实性”原则
五 计量经济学模型总体设定的“统计检验必要性”原则
六 计量经济学模型总体设定的“经济主体动力学关系导向”原则
七 结论与启示
外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后评价分析和政策建议
一 引言
二 新兴市场的跨国研究和国别经验
(一)对银行业盈利能力、效率影响的研究
(二)对银行体系稳健性影响的研究
(三)对金融监管影响的研究
三 外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后评价分析
(一)外资参股是否促进了股权多元化,是否有助于消除国有银行的“免费资本幻觉”
(二)外资参股是否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
(三)外资参股是否有助于改进运营模式
(四)外资参股是否有助于改进风险管理
(五)外资参股是否有助于促进金融创新
(六)是否有助于促进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七)是否有助于我国银行业专才的培养
(八)引进境外投资者的经验总结
四 银行业对外开放的风险和挑战
(一)金融安全
(二)金融稳定
(三)对银行审慎监管的挑战
(四)“摘樱桃”行为,即外资银行会将国内最优质的市场或客户吸引走,将风险较高的客户留给中资银行
五 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把握好开放的节奏,审慎开放股权
(二)建立金融安全审查机制或听证制度
(三)加强对拟引进境外投资者的甄选
(四)进一步改进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资方式、股权定价等技术细节
(五)妥善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构建和强化本土化核心竞争力
(六)妥善解决境外战略投资者存在的利益冲突问题
(七)进一步关注文化融合问题
(八)银行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效果评估,加大督导力度
(九)业务合作中衍生产品不当销售或收取超额费用等问题值得关注
碳预算方案:一个公平、可持续的国际气候制度框架
一 引言
二 碳预算方案的基本理念和公平含义
三 碳预算总额及其初始分配
四 碳预算的调整与转移支付
(一)基于自然条件的初始碳预算调整
(二)基于实际需求的碳预算转移支付
五 碳预算方案对特定国家有偏好吗
六 相关国际机制设计
(一)市场机制
(二)资金机制
(三)遵约机制
七 结论与讨论
垄断行业高收入问题探讨
一 何谓垄断行业
二 实证方法、数据来源及其他
(一)实证方法
(二)数据来源
(三)从业人员的定义
(四)收入指标的定义
三 实证结果与解释
四 稳定性检验
五 结论
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和1975—2008年美国经济的利润率
一 引言
二 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当前危机的分析综述
三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一项新的综合
(一)单因危机论述评
(二)作为多因论的利润率下降论:批评与辩护
(三)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一项新的综合
四 1975—2008年美国实体经济利润率及其动态
(一)利润率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分解
(二)利润率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理论分析
(三)利润率影响因素进一步分解的经验分析
五 1975—2008年美国经济的金融化利润率与当前的危机
(一)NFCB部门参与金融活动后的利润率及其动态
(二)金融部门的利润率及其动态
(三)金融化的脆弱性、美联储的两难和当前的危机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
一 引言
二 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发展阶段
三 中国人口转变的经济影响
四 如何缩小“未富先老”缺口?
五 结语和政策含义
第十五届获奖论文(2012年度)
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
一 加大消费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的重心所在
二 城镇化建设投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战场
三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城镇经济发展的关键
GROWING LIKE CHINA
Ⅰ The Transition of China:Empirical Evidence
A.Political Events and Macroeconomic Trends
B.Reallocation in Manufacturing
C.Productivity and Credit Frictions
D.Income Inequality
E.Foreign Surplus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Ⅱ The Benchmark Model
B.Discussion of Assumptions
C.Equilibrium during Transition
D.Foreign Surplus,Savings,and Investments
E.Post-Transition Equilibrium
F.Discussion of Resuhs
G.Financial Development
Ⅲ Quantitative Analysis
A.The Quantitative Multiperiod Model
B.Calibration
C.Results
D.Robustness
Ⅳ A Two-Sector Model
A.Capital-and Labor-lntensive Industries
B.Monopoly in the Capital-Intensive Industry
Ⅴ Conclusions
中国需要继续深化改革的六项制度
一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二 个人所得税改革
三 户口制度改革
四 中央和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五 资本项目可兑换
六 财政和央行账户的关系,主要是如何构建开放条件下的大国经济问题
THE FUNDAMENTAL INSTITUTIONSOF CHINA'SREFORMSAND DEVELOPMENT
1 Introduction
2 The Fundamental Institution:Regionally Decentralized Authoritarianism
2.1 Decentralized Economic Governance: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2.2 Centralized Political Governance
2.3 The Central-Regional Relationship
2.4 General Remarks
3.Regional Competition and Subnational Governments'Incentives for Reforms
3.1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for Regional Tournament Competition
3.2 Evidence
3.3 Chinese Regional Competition and the Debate on Fiscal Federalism
4.Regional Institutional Experiments
4.1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for Regional Experiments
4.2 Regional Experiments on Land Reform and Special Economic Zones(SEZs)
4.3 Incentives of Experimenting
5.Regional Competition and Regional Experiments in Some Major Reforms
5.1 The Township-Village Enterprises(TVEs)and the Nonstate Sector
5.2 State Sector Reform:Centrally Sponsored Local Experiments
5.3 Privatization:Locally Initiated Experiments
5.4 The Impacts of 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on Growth
6.Trade-Offs of 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6.1 Law and Regulation
6.2 Regional Protections
6.3 Regional Disparity
6.4 Resolving China's Institutional Problems
7.Concluding Remarks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