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绪 论
第一节 唐诗影响下清代蒙古族汉语韵文创作之家族性特色
一 清代蒙古族文学家族概况
二 文学家族的文化教育及科举对文学的影响
三 清代蒙古族文学家族和家族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唐诗影响下的清代蒙古族汉语韵文创作的动因与蒙汉文化交流关系
一 统治阶层对汉化的揄扬
二 唐诗在清代的流播
三 接受与书写
第一章 奇崛蒲松龄创作中受到的唐诗影响
第一节 蒲松龄诗歌中的唐诗接受
第二节 蒲松龄赋中的唐诗影响
第三节 蒲松龄词对唐诗的接受
第二章 学者博明的唐诗传承
第一节 宦海颠沛的博明
第二节 《西斋偶得》中的唐诗接受
第三节 博明创作中因袭的唐风
第三章 天才梦麟文学绮梦中的唐诗因子
第一节 梦麟诗歌思想内容中的唐诗传承
第二节 梦麟诗歌艺术风格的唐诗影响
第四章 杰出学者法式善及其家族的唐诗接受
第一节 法式善诗论中的唐诗观
第二节 法式善诗作的唐诗接受
第三节 法式善家族创作中所受到的唐诗影响
第四节 来秀词中的唐诗轨迹
第五章 唐诗对和瑛家族的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和瑛与他的《易简斋诗钞》
第二节 和瑛《西藏赋》中的唐诗影响
第三节 和瑛家族文学中的唐诗接受
第六章 明安后裔的家族性唐诗接受
第一节 博卿额诗歌中的唐音
第二节 国柱、国栋兄弟对唐诗的传承
第七章 清前期唐诗接受史上的吉光片羽
第一节 色冷、嵩贵诗作中的唐风
一 色冷
二 嵩贵
第二节 松筠对唐诗时政特色的传承
第三节 清前期蒙古族诗人断章的唐韵流风
第八章 变动的道咸间托浑布、花沙纳、恩孚的唐诗接受
第一节 托浑布对唐诗的袭风
第二节 花沙纳的唐诗接受
第三节 恩孚的唐诗接受
第九章 不幸文人柏葰及孙崇彝的唐诗接受
第一节 柏葰诗歌中的唐风
第二节 柏葰赋的唐诗接受
第三节 崇彝诗歌创作中的唐诗接受
第四节 崇彝词对唐诗的接受
第十章 晚清恭钊、瑞洵和锡缜、锡纶家族诗词创作的唐诗接受
第一节 恭钊诗歌中的唐诗传承
一 《悼亡》、《无题》中的晚唐诗影
二 恭钊其他诗歌中的唐人诗风
第二节 唐诗对恭钊词作的影响
第三节 瑞洵对唐诗的接受
第四节 锡缜诗歌中的唐诗余韵
一 内容:爱国情怀、忧患意识
二 题材:哀时感事,叙写史实
三 风格:气象沉雄,深挚剀切
第五节 锡缜词的唐诗接受
第六节 锡纶诗歌中的唐影
第十一章 清后期八旗驻防起家诗人瑞常、贵成、清瑞、白衣保、倭仁、恩泽、成多禄等创作的唐诗接受
第一节 杭州驻防起家的瑞常和贵成
一 江南唐诗梦影中的瑞常
二 贵成诗歌中的唐诗影响
第二节 京口驻防清瑞的唐诗接受
第三节 荆州驻防起家的白衣保和恩泽的唐诗范式
一 颇近唐音的白衣保
二 恩泽马上豪情中的唐风
第四节 河南驻防出身的倭仁诗歌中的唐诗品格
第五节 吉林驻防起家的成多禄的唐诗沾溉
第十二章 咸同光时期杜甫诗歌影响下的叙事诗人柏春和延清
第一节 杜甫诗歌叙事手法对柏春的影响
一 对军士生活的关怀
二 对民众生活苦难的关切
三 抒发爱国情感
四 诗歌中的物与精神
第二节 杜甫对延清诗歌创作的影响
一 《庚子都门纪事诗》受到的杜甫诗史类诗歌的影响
二 杜甫纪游诗对《奉使车臣汗纪程诗》创作的影响
三 延清后人对家族诗歌传统的承传
第十三章 晚近诗人三多、升允的唐诗接受
第一节 三多诗歌的唐诗接受
一 三多其人
二 《柳营谣》的书写及其间的唐诗脉络
三 《可园诗钞》及其他诗集中的唐诗风范
四 《东游诗词》中的唐诗接受
第二节 三多词的唐诗接受
第三节 升允诗歌中的唐风
第十四章 清代蒙古族女性创作中的唐诗接受
第一节 有意工文章的那逊兰保
第二节 闲阶爱月明的成堃
第十五章 晚清俊彦残编中的唐诗接受
第一节 光宣诗影中的唐诗接受
第二节 晚清余晖中的王者诗思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