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汉语人体名词词义演变规律及认知动因

纸书售价: 28.0 纸书定价:¥35.0 电子书售价: 14.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书题旨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词义演变规律研究
(一)对词义演变规律的理论性阐发
(二)提出具有系统特征的新的词义衍生规律
(三)切分词义成分使规律外现和具象化
二 词义演变的认知动因研究
三 人体名词研究
(一)对部分名词历时更替情况的考据和语义语用的描写
(二)对人体名词的整体研究
(三)对人体名词的认知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聚焦认知经验的词义分析
二 多角度的数据统计
三 两两比较和系统比较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 有助于展开常用词词义演变规律的系统研究
(一)有助于词义演变规律的系统性研究
(二)能够揭示有代表性的词义演变规律
二 提供贯通词汇语义学与认知语言学的词义演变研究模式
三 有助于汉语学习者对多义词意义的理解和推导
(一)帮助学习者优化学习策略
(二)加深学习者对词义的理解
第五节 研究材料
第二章 人体名词词义分析方法
第一节 词义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 词典释义分析法
二 义素分析法
三 认知分析法
(一)理论依据
(二)分析示例
四 三种方法的特点
(一)充分利用词典释义
(二)切分语义特征
(三)识解认知元素
第二节 既有方法的原理解析
一 提炼具有意义贯通作用的核心要素
二 归纳具有意义统摄作用的上级义域
第三节 人体名词词义分析流程
一 确立词目
二 选定义项
三 提取语义特征
四 确立语义范畴
五 梳理词义引申脉络
第四节 词义分析重点——认知特征的提取
一 经验性的心理图式:语义取象
二 语义取象的推求方法
(一)通过本义推求
(二)通过词源义推求
(三)通过义项对比推求
(四)通过语境推求
(五)综合分析
三 人体名词取象特征的基本类型
四 引申义和取象特征的关联
(一)引申义中显现取象特征
(二)引申义和取象特征无关
五 认知特性和词义强势特征
(一)引申义突显强势特征
(二)语言环境突显强势特征
(三)词义无强势特征
(四)强势特征标记
六 强势特征的作用与重要价值
(一)代表最为突显的认知特征
(二)反映认知特性的差异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引申力与范畴数量
第一节 词义的引申力及其特征
一 引申力序列和强弱等级
(一)三类名词的引申力排序
(二)引申力强弱等级分布规律
二 强引申力词的新旧替换
三 强引申力和高词频的对应性
第二节 引申力的影响因素
一 认知显著程度
(一)三类名词的显著程度差异
(二)强引申力词的认知显著性
二 认知显著性影响引申力的具体表现
(一)强势特征的有无对引申力的影响
(二)强势特征的类型对引申力的影响
三 其他因素
(一)词产生于汉语词汇复音化阶段
(二)词的高频使用期短
(三)词的使用环境受限
第三节 范畴数量及其递增规律
一 引申义所属的范畴数量
二 引申力和范畴量的对应关系
(一)等级对应
(二)少数词的“引申力—范畴量”等级不对应
(三)等级对应但数量比值不一致
三 范畴数量的递增规律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引申义的范畴分布特点与词义倾向
第一节 范畴分布的不平衡性及词义倾向的表现
一 引申义范畴分布的不平衡性
(一)名词个体范畴分布的广狭不一致
(二)名词义类范畴分布的空缺不一致
二 词义倾向
(一)词义倾向和不平衡性的关联
(二)名词个体的词义倾向
(三)名词义类的词义倾向
第二节 范畴分布的不平衡性及词义倾向的影响因素
一 影响引申义分布不平衡的认知因素
(一)认知显著性
(二)认知便利性
(三)认知关注点
(四)认知盲点
二 取象特征和语义范畴的对应关系
三 语义取象对名词个体词义倾向的影响
(一)强势特征的类型影响词义倾向
(二)语义取象的具体特征影响词义的倾向
四 语义取象对名词义类词义倾向的影响
(一)三类词的强势特征和词义倾向的对应关系
(二)三类词强势特征不一致的成因
第三节 语义取象影响词义特点和倾向的分析示例
一 “牙”和“齿”
(一)语义取象的推求
(二)语义取象对强势引申义的影响
(三)语义取象对非强势引申义的影响
二 “目”和“眼”
(一)语义取象的推求
(二)语义取象对强势引申义的影响
(三)语义取象对非强势引申义的影响
三 “首”和“头”
(一)语义取象的推求
(二)语义取象对二者词义共性的影响
(三)语义取象对二者词义差异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语义关联与词义演变模式
第一节 语义关联的形成机制
一 隐喻和转喻的重要性
二 隐喻和转喻在建立语义关联中的作用
(一)替代作用
(二)推导作用
(三)建构作用
(四)多重作用
第二节 语义关联模式
一 常见语义关联
(一)形貌特征引申义的语义关联
(二)位置特征引申义的语义关联
(三)功能特征引申义的语义关联
(四)无关取象特征的引申义的语义关联
二 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
(一)隐喻关联模式
(二)转喻关联模式
三 语义关联模式的特性
(一)A模式的特性
(二)B模式和C模式的特性
(三)其他关联
四 不同关联模式下引申义的范畴归属
第三节 人体名词词义演变的主流模式
一 三类名词的词义演变模式
二 人体名词的词义演变模式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词义结构与词义发展趋势
第一节 词义结构
一 结构关系
(一)范畴内平行关系
(二)范畴内递进关系
(三)范畴内平行兼递进关系
(四)跨范畴平行关系
(五)跨范畴递进关系
二 结构层级和语义特征的家族相似性
(一)结构层级
(二)语义特征的家族相似性
第二节 词义跨域引申的范畴序列
一 直接引申的难易度
二 直接引申义数量特征
三 词义引申的方向性
四 语义范畴排序
五 范畴序列与认知域投射规律的关联
第三节 范畴序列与词义结构、范畴分布的对应关系
一 范畴序列与词义结构的关系
二 范畴序列与范畴分布的关系
(一)范畴分布空缺排序和范畴序列的不对应
(二)范畴分布数量排序和范畴序列的不对应
第四节 人体名词词义发展趋势
一 词义发展趋势的表现:引申义的数量变化
二 词义发展趋势之一:词义抽象度的受限
(一)词的语义取象
(二)跨域引申的难度
(三)语言系统对词的功能的调控
(四)社会交际需求
三 词义发展趋势之二:词义发展方向的转移
(一)词义突显的主要特征的转移
(二)词义倾向的转移
(三)词义主要演变模式的转移
(四)词义发展方向转移的结果
第五节 词义发展趋势与认知深化的关联
一 形貌特征的认知深化对词义发展的影响
二 位置特征的认知深化对词义发展的影响
三 功能特征的认知深化对词义发展的影响
(一)功能相似
(二)功能主体
四 三类特征的认知深化对词义发展的总体影响
第六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影响词义演变的认知因素
第一节 语义取象影响词义演变
一 语义取象影响词义主要特征
二 语义取象影响引申力
三 语义取象影响词义倾向
四 语义取象影响词义发展趋势
第二节 隐喻和转喻思维机制影响词义演变
第三节 小结
附录 人体名词词目及义项
体例说明:
B
1.背
2.鼻
3.臂
4.脖
C
5.肠
6.齿
7.唇
D
8.胆
9.顶
10.肚
E
11.额
12.耳
F
13.发
14.肺
15.腹
G
16.肝
17.股
H
18.喉
J
19.肩
20.脚
21.颈
K
22.口
L
23.脸
M
24.眉
25.面
26.目
N
27.脑
P
28.脾
S
29.舌
30.身
31.肾
32.手
33.首
34.体
35.头
36.腿
W
37.腕
38.胃
X
39.项
40.心
41.胸
Y
42.牙
43.咽
44.眼
45.腰
Z
46.掌
47.指
48.趾
49.肘
50.足
51.嘴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