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在汉画研究中,有“汉画像”与“汉画图像”两种说法。“画像”的称谓来源于金石学的研究,北宋赵明诚的《金石录》有“武氏石祠画像”,洪适的《隶释》有“武梁祠的画像”的提法,清末瞿中溶的《汉武梁祠画像考》则把“汉”和“画像”联系在一起。当时这些金石学家大多利用武梁祠拓片进行研究。那时条件有限,不可能对汉画像石的原石进行研究,于是以汉画像石拓片作为研究对象,形成了长时期的金石学研究方法。可见“画像”一词不能显示画像石的原来风貌,更不能反映汉画诸多艺术样式的图像特点,我们在研究中使用“汉画图像”的用语较为合适。在汉画记录与研究过程中,“图像”一词早有使用。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记载壁画内容为“图画天地,品类众生。杂物奇怪,山海神灵”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十一·赋己·宫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15—516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记述汉代祠堂有“雕刻君臣官属龟龙麟凤之文,飞禽走兽之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注·卷八·济水》,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16页。,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邛都夷》文载:“州中论功未及上,会竦病创卒,张乔深痛惜之,乃刻石勒铭,图画其像。”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42页。“图画其像”成为汉代的艺术表现传统。《后汉书·赵岐传》记载:“(岐)先自为寿藏,图季札、子产、晏婴、叔向居宾位,又自画其像居主位,皆为赞颂。”同上书,第618页。在浙江绍兴出土的建安十年重列神兽镜,镜面刻饰有神灵与神兽,周铭为“幽湅宫商,周罗容象,五帝天皇,白牙弹琴,黄帝除凶,朱鸟玄武,白虎、青龙”王士伦编著,王牧修订:《浙江出土铜镜·修订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220页。,以生动的文字介绍了镜面丰富的图像。汉代形成的图像表现传统为后代所继续发展,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总结了图像艺术特点:“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言;赋颂有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张彦远:《历代名画论全译》,承载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图像不仅能“备其象”而且能“载其言”、“咏其美”,有直观再现艺术形象的功能,图像成为中国艺术史中形象表现的主要方法。在汉画中可以看到营造技艺的图像,实际上中国传统艺术把图像放在一个相对广阔的层面上关注。先秦著作《考工记》蕴涵的丰富设计思想,以形象性的文字表现出来,呈现出图像性表现的特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考工记》引文,载张道一《“考工记”的科学与人文精神》,李砚祖主编:《艺术与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如建筑平面图般描画出了城市规划布局。“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同上书,第15页。,以生动的色彩描述再现了缤纷的图像画面。在社会的发展中,汉代的建筑规划布局是《考工记》思想的延续,汉代以来流行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神图像造型与色彩在《考工记》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中国传统艺术视觉图像不单是平面图形,而且是记载和表现世间各种物象的视觉形式。在史籍文献和碑刻铭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现象,先秦的《考工记》、北魏的《齐民要术》、宋的《营造法式》均清晰记录和明确表现了物象的图像艺术特点。清代戴震完成了《考工记图》,其图像艺术特点千余年后直接得到了显示。西方的“图像志”和“图像学”都衍生于希腊语,这两个词含有“样式”、“形象”、“图画”的意思。其实,“样式”、“形象”、“图画”所反映的视觉图形均不局限于平面的特点。西方学者认为,图像志是关于图像的书写、描绘和记录的学问,图像学是对图像的科学研究。在图像志阶段,对图像的书写、描绘、记录是全方位的。在图像学阶段,对图像要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参见[美]约翰·A.沃克、萨拉·查普林《视觉文化分析模式》,谭秀江译,载曹意强、麦克尔·彼得罗等《艺术史的视野——图像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意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08页。麦克尔·波德罗在分析黑格尔的艺术史概念时认为:“他仿佛有两个现成的‘对立’形式……首先是建筑内景与外景之间的对立。关注建筑外景,可以说就是将一座建筑作为物象般的东西加以考虑,因而关注其触角性质;而对于内景的关注则意味着对于空间的兴趣,因此避免平板的、触觉的平面,其旨趣在于‘视觉’。”[美]麦克尔·彼得罗:《黑格尔的艺术史概论》,洪潇亭等译,曹意强校,载曹意强、麦克尔·彼得罗等《艺术史的视野——图像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意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页。视觉研究的对象,注意对于整体性的把握,既观察建筑的内景和外景的关系,也关注到空间的深度特点。视觉的空间形象打破了平面性,在图像的表现过程中,“建构”、“制形”、“创造”这些观察和艺术处理办法,均对图像产生重要的作用。由此看来,中西在对图像的认识过程中均具有整体把握、全方位关注的特点。在当今全球化艺术语境的影响之中,图像的存在样式、接受模式变得越来越接近。对于汉画图像的研究,有必要站在中西艺术史共同认识的高度去把握汉画的图像特征。汉画图像遗存基本来自两方面,一是汉代墓葬建筑,二是汉代墓葬出土器物。在汉代墓葬建筑中,我们一方面要重视首先建立视觉印象的壁画、画像石、画像砖装饰,同时也要注意石祠、石阙、墓室的建筑构造形式。对山东嘉祥武梁祠的研究,1786年黄易的发掘整理首先致力于恢复祠堂建筑构造原貌,然后进行拓片的制作研究。费慰梅于1941年发表论文《汉武梁祠建筑原形考》,[美]费尉梅:《汉武梁祠建筑原形考》,王世襄译,《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45年第七卷第二期。开始关注和研究武梁祠的建筑特点。蒋英炬和吴文祺于1981年发表论文《武梁祠画像配置考》,蒋英炬、吴文祺:《武梁祠画像石建筑配置考》,《考古学报》1981年第2期。对武梁祠进行了建筑复原。在此基础上,武梁祠研究深入展开。在汉代墓葬出土与传世的器物上,汉代漆器、陶器、青铜器、服饰等艺术遗存,其造型、技艺和装饰密切关联,造型、技艺、装饰均为图像研究涉及的范畴,必须同时进行深入研究。汉画图像研究墓葬建筑的构造与装饰,探讨墓葬器物的技术与艺术,进入了艺术研究新的阶段。汉画一方面具有充足的图像资料,另一方面又存在丰富的研究资料。汉代的墓葬建筑中,园林、石祠、石阙、碑刻与墓室、石椁、石棺、崖刻在营造制作与竣工完成时,从规划设计到“雕文刻画”洪适:《隶释》卷六《从事武梁碑》,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4页。,汉代的画师工匠与社会各个层面的人士会共同观赏。汉代墓葬出土与传世的器物,其制造与使用过程也有社会交流。汉画图像的金石学研究,在拓片流传的过程中深入进行,形成了丰富的研究资料。而现当代的汉画研究,在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学等领域展开,汉画研究在中外学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汉画图像及其文献研究丰富厚重,显示了中国艺术史学的鲜明特点。艺术史中的图像,可以解释历史的实践过程。布克拉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是以图像说明历史的典范之作。该文通过图像,“不但证出了一部震撼世界的意大利文化史,而且创造性地突破了依据年代叙事的传统史学,建立了以论题为经纬编织的文化史新范式”曹意强:《“图像证史”——两个文化史经典实例:布克哈特和丹纳》,载曹意强、麦克尔·彼得罗等《艺术史的视野——图像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意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60—61页。。一般来说,图像的可视性能够生动、真实地反映历史原貌。通过对图像风格的分析,把握图像的形式特点,审慎地进行图像分析,可以登堂入室,进入研究的实质性阶段。汉画以图像表现了历史与社会,神话时代的神灵与三皇五帝形象,三代至秦汉时期的征兆与帝王、忠臣、刺客、孝子、列女等故事,现实社会的战争、墓祭、升仙、劳作、狩猎、乐舞、庖厨等活动。同时,汉画图像有一定数量的题榜,还有丰富的史籍文献研究资料。汉画图像结合题榜与史籍文献,可以进行历史的深层次分析。目前在以图像说明历史的实践中,图解文献中已获知的历史现象,以文字去描述已知的图像是较为浅显的方法。汉画图像数量大、类型多、题材广泛、题榜、史籍文献丰富,在研究中如果注重探讨图像风格与形式特点,可以形成艺术史学与历史学的厚重研究成果。对于武梁祠图像,巫鸿总结道:“更有力的证据来自武梁祠画像的独创性:它的许多特征与所有已知的东汉石刻相比是独一无二的。它独特的画像题材包括屋顶上的祥瑞图像、对古代史的系统表现、详尽的榜题和画赞,以及对绘画主题的精心挑选和系统分类(这一点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这些特征与武梁对历史、政治和道德原则的理解密切有关。”[美]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柳扬、岑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30页。不同地域的汉画图像各有特点,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共同表现了汉代艺术史与汉代历史。汉画图像的中国本土艺术特征,由汉代的灵动、浪漫进取精神构建。汉画像中完美的平面装饰形式、生动的情节表现场景与深沉雄大的艺术形象有机结合,呈现出整体的风貌。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过程,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南、北文化的磨合、扬弃,至此,由汉画图像为代表形成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基本特征,并升华为中华民族的本土艺术精神。南北朝以后,佛教深入,中国艺术发生了变化,汉画图像保留了本土艺术特点,对于中国艺术史有着特殊的意义。与西方艺术史相比,中国艺术史不是一个成熟的学科,尚缺少自己的传统,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独立的完整体系。目前,中国艺术史受到中国历史系列中的美术史、画论演变来的美术史、学习西方艺术史形成的中国艺术史等方面的影响。这些所谓的中国艺术史只是从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它们并没有找到适合中国艺术史发展的学术传统。寻找中国艺术史的学术传统体系,并将其运用到中国艺术史的研究中,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金石学研究与中国艺术史有密切的关系,金石学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艺术史关心的内容,金石学著作反映出中国艺术史方法论的价值。汉画图像是金石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清代王昶的《金石萃编》对武梁祠图像进行分析,提出了恢复建筑原貌,考察图像之间的关联,研究图像在各时期与观赏者产生的互动关系等富有启示意义的观点。这种方法是属于中国史学传统的,具有传统史学意义。汉画图像及其研究形成的艺术史学传统,对于中国艺术史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汉画图像形成了一部中国早期的艺术史。图像之于建筑、之于雕刻塑造、之于绘画与工艺美术、之于科技,都可以形成单独的图像史。它们在一起又形成了“绣像的汉代史”,显现了以图像说明历史的艺术功能。汉画图像研究从起源、内容、风格、影响等方面探讨中国艺术特点,建立起了金石学与艺术学的研究体系,总结中国艺术史学的图像研究方法,形成了中国艺术史学研究传统。汉画图像在中国艺术史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汉画图像及艺术史学研究是一个大课题。笔者在完成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出版《汉画像石画像砖艺术研究》黄雅峰:《汉画像石画像砖艺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图绘天地——汉画的艺术表现性》黄雅峰:《图绘天地——汉画的艺术表现性》,西泠印社2011年版。的同时,开始思索汉画与艺术史学的关系,形成了本书的书稿,以此作为这个问题的初步探讨。
全部显示∨
黄雅峰,男,1947年8月出生于河南南阳,四川美术学院毕业,中国汉画学会理事,杭州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汉画艺术研究所所长、美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汉画艺术与设计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现已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四十余篇,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主要著述有《南阳汉画像砖石的视觉造型》《浙江汉画艺术》《南阳麒麟岗汉画像石墓》《海宁汉画像石墓研究》《关于建立汉画学的思考》《图绘天地——汉画的艺术表现性》《汉画像石画像砖艺术研究》等。
全部显示∨
前言
第一章 汉画图像体系第一节 汉画图像的遗存形式一 汉代建筑遗存
二 汉代园林遗存
三 汉代的器物遗存
四 汉代服饰遗存
五 汉代绘画遗存
第二节 汉画图像的内容一 神灵图像
二 仙界图像
三 历史故事图像
四 人间活动图像
第二章 汉画图像的研究第一节 民间的汉画图像一 祠堂功能与特点
二 墓室功能与特点
三 “雕文刻画”现象
四 铜镜的制作与应用
五 书画结合的尝试
第二节 汉画图像与金石学研究一 拓片交流
二 金石学研究
第三节 近当代汉画图像艺术研究
第三章 汉画图像的艺术史学特征第一节 以图像表现历史与社会一 三皇五帝时期
二 三代至秦汉时期
三 现实社会生活
第二节 本土艺术特征一 平面装饰的完美形式
二 情节表现的刻意追求
三 深沉宏大的艺术形象
四 本土艺术的形成
第三节 艺术史学意义一 汉画图像的中国艺术史研究价值
二 确立了中国艺术史学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插图目录与出处
图版目录与出处
该书无电子版哦,想阅读点购买纸书吧,现在还在打折喔(⊙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