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中国现代文学的疆界

THE TERRI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纸书售价: 47.2 纸书定价:¥59.0 电子书售价: 23.6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家》·五四精神·人道主义——从巴金及其信仰变化透视1930年代的文学视界
一 《家》里的主义:觉慧(社会主义)高于觉民(个性解放)
二 巴金的主义:外来思潮与本土文化孕育出的人道主义
三 转变的意义:从《家》等作品看1930年代的文学视界
中国现代作家的南来与马华文学之关系(1919—1965)——以南来作家的身份认同与转变为讨论对象
一 马华文学①的肇始与中国南来作家
二 中国现代文学支流:许杰、林参天带给南洋的五四文学谱系
三 文学交流与本土认同的开始:郁达夫、胡愈之与马华文坛的关系
四 冷战格局与身份认同:国族意识的兴起与南来作家的分裂
五 结论
孤寂漂泊 南洋传薪——郁达夫南洋时期的人格转变及南洋经历关系之考辨
一 浪漫的颓废派:南来之前的郁达夫人格之分析
二 抗战时期人格转变及南洋办报经历
三 五四新文化精神的南洋传薪者及其文化贡献
结 语
协奏中的异音——试析胡风的《时间开始了之“欢乐颂”》
重读郭小川的《望星空》
新的城市意识观照下的离析与重构——试析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中的城市形象
城市生活的纯净化
社会主义的城市新形象
权力话语下亲情的退场——论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日常生活场景的消隐
主导情节转换的寓言
无奈的拒斥和有意的楔入
时代文化的挤压和主体意识的失落
在传统与现代夹缝中塑形的群雕——试论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中的英雄形象
传统文学中走来的“新英雄”
新意识观照下的“英雄形象”
王蒙对《红楼梦》的解读与研究
另辟解读蹊径:王蒙“红楼”批评产生背景
挖掘人本内涵:以《红楼启示录》为中心
执著文本细读:王蒙“红楼”批评的特色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
一 当代文学史编写总体描述
二 当代文学的“断代”研究
电影《望乡》的背后
一 耻感文化:《望乡》引发的日本国民自省
二 跨国接续:巴金两谈《望乡》中的反思精神
三 结语
移民视野下的严歌苓小说
一 反刍中国大陆与台湾的文学经验
二 讲述去国之后的移民经验
三 反观历史中的女性命运
四 结语
艺术的精致到沉潜的大气:林白创作论
一 生命与艺术:苦难底色与致命飞翔
二 艺术与现实:先锋姿态与现实谜魅
三 沉潜于闲聊:生命书写与穿越生命
结 语
从民间传奇到宗教意识的追求——莫言的长篇世界及其创作心理的分析
一 民间传奇的践行:作品内容兼谈莫言与现实主义
二 现代主义的践行:艺术手法兼谈莫言作品中的宗教意识
结语:莫言与华文文学世界
从现代主义到唯美追求的创作轨迹——浅析白先勇文学创作心理与艺术追求
一 起步于现代主义:病态思维观照下的人生
二 复归现实主义:抹不去的乡愁与怀旧
三 完满于唯美主义:为逝去的美造像
女性·政治与历史——李昂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与历史书写关系之考察
一 女性命运与政治反思的同构
二 回复女性身份的迷情书写
朱天文的文学创作精神流变——以《世纪末的华丽》、《荒人手记》和《巫言》为中心
一 设限与沦陷:花忆前身,还愿胡兰成
二 自我沉底与超脱:平凡与华丽并行的人生书写
三 自我救赎与化境:物的情迷,边缘人的姿态与声音
四 结语
历史中的困惑与成熟——从成长小说的角度看朱天心的文学创作
命相香港 贵族气质——施叔青笔下的香港及“香港人”形象
一 命相寓言遍布各文
二 史密斯的东方之旅
三 超越后殖民的视野
四 结语
想象中国到植根香港的叙述者——从《哨鹿》到《飞毡》看西西小说创作精神
一 题画小说:编织出来的“春望”与“哨鹿”
二 “美丽大厦”:从“候鸟”到“我城”
三 浮城志异:肥土镇的“飞毡”魅影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