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政策主导型”的渐进式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因素分析

纸书售价: 96.0 纸书定价:¥96.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导论
一 政治发展的不同定义
(一)西方学者的定义
(二)中国学者的定义
二 政治发展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西方学者注重的政治发展问题
(二)中国学者注重的政治发展问题
(三)影响政治发展因素的归纳
三 中国政治发展的不同解读
(一)中国政治发展道路或政治发展方式的解释
(二)中国政治发展战略和机制的解释
(三)围绕“中国模式”的讨论
(四)本书的研究取向
第一章 中国政治发展的经济因素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显示的中国经济发展速度
(二)人均收入显示的经济状况
(三)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四)贫困人口减少的趋势
二 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距
(一)经济发展的速度差距
(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三 对中国经济发展原因的不同解读
(一)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
(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三)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中国政治发展的制度因素
一 制度影响中国政治发展的分析视角
(一)西方学者的制度研究方法
(二)政治发展与比较政府研究中的制度研究视角
(三)公共管理理论的影响
1.公共选择理论
2.新公共行政学
3.新公共管理
4.新公共服务
(四)治理与善治
(五)“威权体制转型”与“政治体制改革”
1.以威权体制或“党国体制”转型解释中国的政治发展
2.以“政治体制改革”阐释中国的政治发展
二 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成功经验
(二)中国古代各项制度的基本特点
(三)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四)中国现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发展阶段
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一)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建设
1.健全全国人大组织机构
2.建立地方人大常委会
3.健全乡级人大组织
4.实行严格的任期和会议制度
5.实行人大与行政、司法职务分离制度
6.各级人大组织建设的法制化与规范化
7.各级人大代表构成的变化
8.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乡级人大主席、副主席构成的变化
(二)立法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1.建立多层次立法机制
2.以法律规范立法程序
3.逐步实行和推广“开门立法”
(三)监督的制度化
1.宪法和法律实施监督的制度化
2.建立和完善监督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制度
3.建立人民代表大会自身监督制度
4.发展监督手段
5.以法律规范监督程序
(四)各级人大的能力建设
(五)地方人大的制度创新
1.“广东人大现象”
2.“海淀人大现象”
3.乐清“人民听证”制度
4.参与式预算改革试点
5.人大代表工作站
(六)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议
四 政治协商制度
(一)人民政协的制度定位
(二)政协制度建设的发展
1.完善政协章程
2.规范政协工作程序
3.严格各级政协的届期和会议制度
4.健全各级政协组织
5.规范政协提案工作
6.政协委员视察、调研的制度化
(三)地方政协的制度创新
1.政协先于人大开会,凸显政协“先行政治协商”特点
2.尝试建立政协协商人事任免制度
3.政协以民主测评方式监督党委工作
4.重大决策事项可行性投票
5.政治协商程序化、系统化
6.政协委员述职和界别化
(四)发展政治协商制度的建议
五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建立新的民族自治地方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
(三)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的发展
(四)民族自治地方的民主建设
(五)国家支持民族自治地方发展
(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议
六 行政改革与政府创新
(一)政府机构改革
1.1982—1983年第一次机构改革
2.1988年第二次机构改革
3.1993—1996年第三次机构改革
4.1998—2002年第四次机构改革
5.2003年第五次机构改革
6.2008—2010年的“大部制”改革
7.县、乡机构与管理体制改革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三)建立公务员制度
(四)政企分离
(五)公共服务改革
1.建立行政服务中心
2.发展电子政务
3.建立公共服务新机制
(六)政务公开
(七)绩效评估
(八)财政管理机制改革
(九)问责制
(十)政府创新或“政府转型”的趋势
(十一)行政改革与“治理”等评估体系
七 制度变化的基本认识
(一)三个“不变”体现的中国政治制度的传承性和稳定性
1.中央集权体制不变
2.根本和基本政治制度不变
3.坚持党的领导不变
4.对三个“不变”的基本认识
(二)“政府转型”体现的中国政治制度的调适性
1.管理理念的变化——治理、善治与服务型政府
2.管理机制的变化——政务公开与问责制
3.管理监督的变化——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和社会监督
4.管理效能的变化——绩效考核
5.危机管理的变化——防范、应对与政策学习
6.管理关系的变化——收、放结合
(三)谨慎看待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制度因素
1.中国民众对政治体制改革的不同看法
2.中国政治发展中制度因素的基本定位
第三章 中国政治发展的民主因素
一 影响中国民主问题研究的外来命题
(一)民主政治彰显平等、自由
(二)民主政府的本质在于避免独裁
(三)民主要求对话和参与
(四)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
(五)民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六)民主发展的条件
(七)自治
(八)多元民主(自由民主)及其批评
二 西方学者对选举与民主关系的不同看法
(一)选举是民主的本质
(二)竞争是民主政治的本质
(三)民主政治取决于选举程序和选举的真实性
(四)选举是现代政治危机的指示器
(五)选举民主的基本标准
三 以民主的视角解读中国政治发展
(一)中国学者的研究视角
(二)西方学者的研究视角
四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选举
(一)三十年来中国选举的发展
(二)中国的选举制度
1.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结合的选举方式
2.法律与法规结合的选举合法性依据
3.由上至下的选举组织体系
4.一步到位的选举权利
5.复合式的选区划分和代表名额分配
6.绝对多数决制下的投票方式
7.多种形式的候选人提名方式
8.低竞争程度的候选人介绍方式
9.以组织程序而非法律程序抑制选举违法
10.公费选举
(三)中国选举的基本特征
1.重视普遍性、广泛性、平等性等原则
2.以高度的组织性、动员性,坚持选举的政治导向
3.以规范性的程序要求保证制度的同一性
4.不断强化的选举指标及其意义
5.强调合作性和有序竞争
6.形式上的高度参与和选举人一定程度的冷漠
(四)中国选举的基本功能
1.选举是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
2.选举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载体
3.选举为中国领导人和民意代表等定期更换提供合法性基础
4.选举是完善和发展中国根本和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手段
5.选举是中国社会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的重要机制
6.选举是中国实现法制化的重要途径
(五)中国选举制度的自我完善
1.中国选举面临的主要问题
2.中国选举改革的三类意见
3.中国选举改革的基本方向
五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
(一)党内民主发展的四个阶段
(二)建立保障党员权利的新规范
(三)试行党代表常任制
(四)党内基层选举制度改革试点
(五)“票决制”的推广
(六)发展党内民主的关键性问题
1.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
2.如何发展党内民主
六 村民自治
(一)村民自治的孕育(1980—1982年)
(二)中国农村组织全面“转制”(1983—1987年)
(三)试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88—1997年)
1.《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颁布
2.“莱西会议”的影响
3.村民自治示范活动及其作用
4.村民委员会选举的重要突破
(四)村民自治的制度化(1998—2003年)
1.村民自治法律、法规体系的形成
2.民主选举的全面推进
3.破解“两委”矛盾的努力
4.普遍建立“村务公开”制度
(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村民自治(2004—2010年)
1.“新三农政策”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2.村民委员会选举走向常态化
3.村民自治发展的新增长点
(六)对发展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的不同认识
七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
(一)居民委员会建设的恢复与发展(1976—1990年)
(二)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验探索(1990—1999年)
(三)城市社区建设的推广普及(2000—2005年)
(四)和谐社区建设与发展居民自治(2006—2010年)
1.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的基本特征
2.社区建设的新着力点
(五)对居民自治功能的认识
八 中国民主发展的不同取向
(一)中国民众对民主的不同认识
(二)以选举为代表的民主
(三)以非选举的政治参与为代表的民主
(四)互联网承载的以意见表达为代表的民主
(五)以组织或制度为代表的民主
(六)以充权为目标的民主
九 制约民主发展的因素
(一)经济发展对民主发展的制约
(二)政治体制对民主发展的制约
(三)政治稳定对民主发展的制约
(四)民主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章 中国政治发展的法治因素
一 “人治”与“法治”
(一)“人治”传统及其特征
(二)“法制”与“法治”
(三)对“法治”的不同解释
二 宪政诉求
(一)宪政概念的再现
(二)宪政的价值取向
(三)宪政民主
(四)宪政对宪法的要求
(五)市场经济与宪政的关系
(六)中国宪政建设的评价
(七)中国如何发展宪政
三 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建设
(一)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二)司法改革的进展
(三)依法行政对政府的制约
(四)构建公民权利保障体制
四 法治与中国政治发展
(一)法治意识与法治实践认识的差距
(二)“潜规则”的影响
(三)“文件治国”还能走多远
(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缺乏制度保障
(五)“法治政府”的要求
第五章 中国政治发展的政治文化因素
一 政治文化的研究视角
(一)西方学者关注的政治文化问题
(二)中国学者对政治文化研究问题的限定
二 传统政治文化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影响
(一)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传统政治文化影响当代社会的不同评价
三 中国的“文化转型”
(一)以“五四运动”为标志的文化转型
(二)以“全民抗战”为标志的文化转型
(三)以“建立新中国”为标志的文化转型
(四)以“文化大革命”为标志的文化转型
(五)以“真理标准讨论”为标志的文化转型
四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政治文化
(一)多元文化、多元思想影响下的当代政治意识
1.主流思想教化功能的弱化趋势
2.“信仰危机”与“信仰多元化”
3.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变化
4.政治意识淡化趋势
(二)政治理想的现实化趋势
1.爱国主义与民族自强意识的增强
2.对改革开放成就的肯定
3.经济前景看好
4.对国家发展前景的信心
5.对政府的要求实际化
(三)多样化的政治评价
1.对政治领导的不同评价
2.对各种机构持不同信任态度
3.对政府行为的总体评价偏低
4.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不高
5.中国现存的两套政治评价体系
(四)政治认知的发展
1.一般政治知识水平变化不明显
2.对政治的理解有待进一步检验
3.对自由有较清晰的认识
4.对公正有较明确的看法
5.“多元文化观”及对传统政治文化的继承
(五)政治情感的变化
1.崇拜世俗化
2.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反映的政治情感
3.“政策依赖性”
(六)政治态度的基本特征
1.政治敏感性不高
2.消极态度居主导地位
(七)政治社会化的发展
1.政治知识来源的比较
2.家庭教育功能有待研究
3.需更为系统地评估学校的政治教育功能
4.对“平面媒体”的信任程度
5.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
6.政治符号与政治仪式的作用
五 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
(一)政治文化的矛盾性影响政治发展
(二)如何看待中国“政治人”的成长
(三)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前景
第六章 中国政治发展的公民社会因素
一 公民社会的理论视角
(一)中国学者设定的公民社会研究重点
(二)法团主义等研究视角
(三)公民权利对公民社会研究的重要性
二 中国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状况
(一)从臣民到人民,从人民到公民
(二)从阶级划分到阶层划分
(三)中国公民的群体划分与人文素质
1.以性别区分的男性公民群体和女性公民群体
2.以年龄区分的青少年和中老年公民群体
3.以受教育程度区分的高、中、低学历公民群体
4.按民族区分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公民群体
5.以二元结构区分的城乡公民群体以及“边缘人”流动群体
6.以中国共产党党员与非中国共产党党员区分的两大公民群体
7.以身份、职业或行业区分的公民群体
8.按区域区分的公民群体
9.按收入区分的公民群体
三 中国当代社会的公民权利
(一)中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
(二)民众对公民权利的基本认识
(三)法律权利的认知与保障
1.生存权
2.隐私权
3.住宅保护权
4.人身自由权与人格尊严权
5.言论自由权与出版自由权
6.通信自由权
7.宗教信仰自由权
8.男女平等权与民族平等权
9.法律平等权(司法公正权)
(四)政治权利的认知与保障
1.选举权
2.结社自由权
3.集会、游行、示威权
4.参政权
(五)社会权利的认知与保障
1.社会保障权
2.教育保障权
3.生活保障权
4.侵权补偿权
5.自由迁徙权
(六)经济权利的认知与保障
1.经济自主权(经营自主权)
2.财产权
3.劳动权
4.休息权
5.参与经营管理权
(七)文化权利的保障和认知
(八)中国公民权利保障和认知的总体评价
(九)公民对义务和公民条件的认知
四 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政治参与方式与政治参与评估
(二)选举参与
1.选民的实际选举参与
2.选民对选举的了解程度
3.选民参与选举的意愿
4.选民参与选举的态度和能力
5.选举的评价和满意度
6.选举参与的综合评估
7.选举改革的诉求
(三)接触式参与
1.调查数据显示的公民对接触式参与方式的选择情况
2.接触上级领导
3.单位内部解决
4.接触人大代表
5.接触政协委员
6.依靠党组织
7.依靠人民团体
8.依靠社会组织
9.依靠熟人网络
10.依靠法律途径
11.上访
12.向媒体反映
13.游行、示威、请愿
14.罢工、罢课
15.集会
16.集体抗争
17.个人暴力方式
18.接触式参与满意度
19.接触式参与的综合评估
(四)政策参与
1.公民对政策内容和政策过程的了解程度
2.实际政策参与
3.政策参与意愿
4.政策参与效能
5.政策满意度
6.政策参与的综合评估
(五)人民团体与群众自治组织的参与
1.村民自治中的村民参与
2.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的居民参与
3.基层工会组织中的职工参与
4.妇联组织与共青团组织的基本情况
5.人民团体与群众自治组织参与的基本态势
(六)其他参与
1.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政治参与
2.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参与
3.政治冷漠
(七)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综合评估
五 单位与社会组织
(一)公民对单位的依赖性
1.“单位制”的当前形态
2.影响就业和晋升的“单位”因素
3.“单位制”对公民参与的影响
(二)中国社会组织发展情况
(三)中国公民的“结社”与参加社会组织的意愿
(四)社会组织的管理
1.社会组织的规模和人员构成
2.社会组织负责人产生方式
3.社会组织的资金来源
4.社会组织的决策方式
5.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
6.社会组织自主性的评价
(五)社会组织的参与功能
1.社会组织的活动领域
2.社会组织的活动方式
3.民众参与社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
4.社会组织的政策建议情况
5.社会组织参与效果的基本评估
六 中国发展公民社会需要讨论的问题
(一)公民社会能否成为政治发展的明确目标
(二)公民充权是否影响社会稳定
(三)没有发达的社会组织能否发展公民社会
(四)社会福利性措施是否有助于公民社会形成
(五)经济发展水平与公民社会发展的关系
(六)谁是推动公民社会形成的主要社会力量
1.私营企业主和个体经营者
2.中间阶层
3.知识分子群体
(七)走向公民社会:自然过程还是人为过程
第七章 中国政治发展的社会冲突因素
一 社会冲突的理论与研究视角
(一)阶级与阶级冲突
(二)社会冲突理论
(三)J曲线的革命爆发理论
(四)大众社会理论
(五)社会分歧线理论
(六)社会协调机制研究
二 当代中国社会不同种类的冲突
(一)利益多元化与“利益集团”问题
(二)经济利益冲突
1.与工人经济利益相关的劳动争议
2.与农民经济利益相关的土地和集体收入争议等
3.金融问题导致的争议
4.政府不当经济管理行为引发的争议
(三)社会利益冲突
1.城市拆迁
2.环境污染
3.社会治安
4.社会保障
(四)司法冲突
(五)选举冲突
(六)“官民冲突”
(七)民族、宗教冲突
(八)“积极冲突”与“消极冲突”
三 社会冲突的表现形式
(一)群体性事件
(二)上访(信访)
(三)网络负载的虚拟空间冲突
(四)暴力冲突与非暴力冲突
四 社会冲突与政治发展
(一)中国公民的“社会稳定”诉求
1.社会发展目标的认知
2.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4.社会保障与社会稳定
5.环境保护与社会稳定
6.腐败与社会稳定
7.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8.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9.对社会稳定的总体评估
(二)社会“安全阀”的作用
1.全民社会保障的人身利益安全
2.收入分配保障的经济利益安全
3.司法公正保障的公民及社会群体安全
4.环境保护保障的公民生存安全
5.民族团结保障的民族利益安全
6.责任政府保障的被管理者利益安全
7.维稳系统保障的社会安全
8.为社会预留“出气孔”
(三)“和谐社会”的基本诉求
1.建设和谐社会的要素
2.正视竞争原则和人民内部矛盾推定原则
3.重视“有组织的抗议”
(四)社会冲突影响政治发展的基本认识
第八章 中国政治发展的国际因素
一 政治发展的外力影响
(一)现代化理论
(二)依附理论
(三)多米诺理论
(四)外力介入的政治发展范例
1.亚洲
2.拉丁美洲
3.欧洲
4.非洲
二 “全球化”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一)全球化理论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学者对全球化理论的不同看法
(三)“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
(四)“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政治经验的吸取
三 国际压力下的中国发展道路选择
(一)否定“全盘西化”
(二)否定“民主社会主义”
(三)“韬光养晦”的道路选择
第九章 中国政治发展的政策因素
一 以公共政策解读政治发展的理论视角
(一)政策主导中国政治发展的代表性观点
(二)公共政策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三)影响中国政策研究的主要理论
1.政策网络理论
2.政策工具理论
3.政策范式理论
4.政策过程理论
二 中国公共政策的“渐进式”发展
(一)1977—1984年,确定改革开放的政策思路
(二)1985—1992年,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目标
(三)1993—1997年,明确科教兴国和依法治国政策目标
(四)1998—2002年,应对全球化的政策选择
(五)2003—2007年,确定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取向
(六)2008—2010年,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选择
(七)中国公共政策发展的渐进性特征
三 “政策转型”——被动回应、主动回应与积极进取
(一)经济政策的变化
(二)社会政策的发展
(三)科技文教政策的发展
(四)三农政策的变化
(五)“政策转型”:从回应到进取
四 中国的公共政策模式
(一)中国公共政策的典型模式
1.典型中国公共政策模式的政策过程
2.政策制定的不同范式
3.政策执行的不同范式
4.政策评估的不同范式
5.政策信息的公开程度
6.典型政策模型下的公民参与
7.典型政策模型的不同政策过程类型
(二)中国公共政策的危机模式和压力模式
(三)外来政策模式与中国典型政策模式的结合
(四)中国政策模式的基本特征
五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公共政策
(一)中国共产党的绝对政策主导权
1.以政策主导国家发展方向
2.以政策主导社会利益整合与分配
3.对具体政策过程的主导性
4.政策“绝对性”主导的“党国体制”
(二)中国共产党决策理念的转变
(三)自觉意识与精英体制
(四)政策的“合法性”和“认授性”
第十章 “政策主导型”的渐进式改革
一 政策因素与其他政治发展因素的关系
(一)政策推动的经济发展
(二)政策主导的制度变迁
1.中国依赖的不是制度主导政治发展的路径
2.制度变化的政策诱因
3.政策主导的管理理念变化
4.制度向政策执行力和政府规制倾斜
5.政策主导制度的“转型”问题
(三)“政策民主”与“选举民主”
1.民主主导政治发展的多组逻辑关系
2.“政策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发展空间
(四)“先政策,后法律”的经验式模式
1.法治主导政治发展的理想模式
2.“先政策,后法律”的最高形态——“政策内容入宪”
3.“先政策,后法律”的基本形态——“政策法律化”
4.“文件治国”中的自由裁量权
(五)公共政策与公民政治文化
1.中国民众的政策依赖性和政策满意度
2.公共服务评估中的政策因素
3.政策满意度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的可能逻辑关系
4.公共政策在文化转型中的作用
(六)政策影响下的社会转型
1.基于公民而不是基于公民社会的政治发展
2.公共政策与公民权利保障
3.“政策群”主导社会结构变化
4.“政策活力”与社会转型
(七)公共政策的社会“降压”、“抗压”功能
1.社会冲突主导政治发展的两组逻辑
2.以有效的公共政策降低社会冲突风险
3.“政策抗压”的维稳体系
4.政策的“出气孔”功能
(八)应对国际压力的政策范式
(九)以政策为主导性因素的政治发展逻辑关系
1.政策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单向性关系
2.以环境与结果划分的政治发展因素关系
二 “政策主导型”的渐进式改革的基本概念
(一)“政策主导型”的渐进式改革的四层含义
(二)“政策主导型”的渐进式改革的理论解释框架
(三)“政策主导型”的渐进式改革的基本机制
三 “政策主导型”的渐进式改革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被动回应”政策范式主导的政治发展(1978—1992年)
(二)“主动回应”政策范式主导的政治发展(1993—2002年)
(三)“积极进取”政策范式主导的政治发展(2003—2011年)
主要参考书目
《选举与中国政治丛书》已出版书目
后记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