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中国城乡社会变迁研究

纸书售价: 118.4 纸书定价:¥148.0 电子书售价: 59.2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第一部分 调查报告
第一篇 工作报告——研究设计、抽样设计和组织实施
一、调查和问卷设计
二、抽样设计和实施情况
三、调查的组织实施
四、数据质量概述
第二篇 社会变迁与个人心理变迁:变迁与文化社会心理学的视角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关于个人现代性的!理论视角:变迁与文化
第一节 变迁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个人现代性
一、变迁社会心理学的视角
二、发展社会学对个人现代性研究的影响
第二节 文化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个人现代性
一、文化社会心理学的视角
二、跨文化心理学、本土文化心理学对个人现代性研究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个人现代性的经验研究述评
第一节 英格尔斯的个人现代性研究
一、关于个人现代性的具体含义
二、个人现代性的测量方法
三、主要发现
第二节 杨国枢的个人现代性、个人传统性研究
一、理论立场与研究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发现和结论
第三节 英格尔斯的研究与杨国枢的研究之对比
一、英格尔斯的研究与杨国枢的研究的差异
二、杨国枢个人现代性研究中值得讨论的问题
第四节 我国大陆学者对个人现代性的经验研究
一、研究类型一:英格尔斯框架和测量工具,中国样本
二、研究类型二:杨国枢框架和测量工具,中国大陆、香港地区样本
三、研究类型三:CPAI框架和测量工具,中国大陆样本,十年纵贯数据比较:周明洁、张建新(2007)
第五节 价值观及其变迁和人格及其变迁研究
一、价值观及其变迁研究
二、文化、变迁与人格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分析框架
一、分析维度
第二节 研究策略与方法
第五章 个人心理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现状描述
第一节 个人心理现代性的基本描述
一、个人心理现代性的维度分析
二、个人心理现代性的综合分析
三、个人心理现代性描述结论小结
第二节 个人心理传统性的基本描述
一、个人心理传统性的维度分析
二、个人心理传统性的综合分析
三、个人心理传统性描述结论小结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个人心理现代性与传统性影响因素分析之一:人口及相关指标
第一节 性别、年龄、户口及城乡经历对个人现代性和传统性的影响
一、性别
二、年龄
三、户口
四、当前生活城乡区域
五、15岁以前生活城乡区域
六、在农村生活经历
第二节 组织生活史和受教育程度
一、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二、加入中国共产党
三、入伍
四、受教育程度
第三节 婚姻及婚姻决定方式
一、婚姻状况
二、婚姻决定方式
第四节 找工作的方式
一、找工作的方式
二、得到工作消息的途径
第五节 新生活经验
一、使用信用卡
二、买保险
三、参加志愿者活动
第六节 生活快乐感受
一、个人现代性与生活快乐感
二、个人心理传统性与生活快乐感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个人现代性与传统性影响因素分析之二:媒体接触
第一节 报纸
一、阅读报纸频率
二、关注报纸内容
第二节 电视
一、看电视频频率
二、最喜爱的电视节目
第三节 电脑及互联网
一、对电脑计算机了解程度
二、对互联网的了解程度
三、上网地点
四、上网频率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个人现代性与传统性关系探讨
第一节 个人心理现代性与个人心理传统性:总分比较
一、个人心理现代性与个人心理传统性的相关分析
二、个人心理传统性与个人心理现代性的水平分析
第二节 个人传统性与个人现代性可能存在的关系:维度比较
一、传统性与现代性可能存在的关系:时间维度比较
二、传统性与现代性可能存在的关系:价值维度比较
三、传统性与现代性可能存在的关系:主体维度比较
四、传统性与现代性可能存在的关系:规则维度比较
第三节 有关变迁人格假设的讨论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四种类型个人现代性与传统性影响因素分析之一:人口社会特征及生活史
第一节 性别、年龄、户口及城乡生活经历
一、性别
二、年龄
三、户口
四、当前生活城乡区域
五、15岁以前生活城乡区域
六、在农村生活经历
第二节 组织生活史
一、入团
二、入党
三、入伍
第三节 教育史
一、最高教育程度
二、受教育年限
第四节 婚姻家庭
一、目前婚姻状况
二、初婚(或同居)年龄
三、婚姻决定方式
第五节 工作
一、目前工作得到方式
二、求职信息获取方式
第六节 新生活经验
一、信用卡
二、保险
三、志愿者
第七节 主观感受
一、现代/传统类别总维度与当前主观生活感受
二、现代/传统类别时间维度与当前主观生活感受
三、现代/传统类别价值维度与当前主观生活感受
四、现代/传统类别主体维度与当前主观生活感受
五、现代/传统类别规则维度与当前主观生活感受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四种类型个人现代性与传统性影响因素分析之二:媒体接触
第一节 报纸
一、阅读报纸频率
二、关注报纸内容
第二节 电视
一、看电视频频率
二、最喜爱的电视节目
第三节 电脑及互联网
一、对电脑计算机了解程度
二、对互联网的了解程度
三、上网地点
四、上网频率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
一、个人现代性和个人传统性的总体分布
二、个人现代性的特征
三、个人传统性的特征
四、个人现代性与个人传统性的并存以及变迁人格的类型
第二节 讨论
一、为什么要研究个人现代性?
二、如何研究个人现代性?
三、关于个人现代性、个人传统性内在维度的讨论
四、关于变迁人格的研究
参考书目
鸣谢与后记
第三篇 社会资本论——对中国近三十年社会变迁的初步探讨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
二、社会资本的测量
三、社会资本的理论
四、社会变迁论:一个分析框架
五、经验研究的数据和变量
六、社会资本和决策权
七、社会资本和无权感
八、社会资本和人际信任
九、社会资本和制度信任
十、社会资本、权力和社会分层
十一、社会资本、公共资源和社会变迁
参考文献
第四篇 社会流动与社会樊篱——中国城市代际流动问题研究
第一章 社会流动研究的学术定位
第一节 社会流动的研究简史
第二节 社会流动研究的两种模式
第三节 本研究的分析策略和资料来源
第二章 关于中国代际流动的经验发现
第一节 管理精英与技术精英的二元流动路径
第二节 户籍制度下的长距离向上流动与向下流动
第三节 单位制下代际流动模式的独特性
第四节 制度和结构变迁使得代际流动模式经历了转变
第五节 教育分配上的差异有扩展趋势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教育:竞技场还是制衡器?
第一节 分布层面:倒U曲线假设
第二节 分配层面:“上大学”——经济资本转化逻辑的增强
第三节 分配层面:上高中——“分轨”中的不平等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家庭出身与人力资本
第一节 对于教育不平等产生过程的理性选择解释
第二节 家庭出身与人力资本的模型分析
第三节 家庭出身对于人力资本回报率的可能影响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与教育不平等间的联系
第五节 对于模型的修正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就业形态的变化
第一节 体制转型与青年就业形态的变化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分化与青年就业形态的变化
第三节 讨论
第六章 收入的代际关联
第一节 经济学者对于代际收入弹性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对于中国城市代际收入弹性的直接估计
第三节 对于代际收入弹性变动的模型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社会樊篱的流动
第一节 西方代际流动研究的指向:流动的樊篱
第二节 代际流动问题在中国:社会樊篱的流动
第三节 数据上的支持:扩展UN I D I FF模型
第四节 讨论:理论与方法上的反思
附录1:拟合条件独立模型的LEM程序
附录2:拟合关联效应不变模型的LEM程序
附录3:拟合UNIDIFF模型的LEM程序
附录4:拟合修正后的UNIDIFF模型的LEM程序
第八章 地位结构认知与地位层级认同
第一节 地位层级认同的“向下偏移”态势
第二节 如何解释:从“个体地位要素”转向“地位结构认知”
第三节 地位结构认知:作为一种社会事实
第四节 地位结构认知:估计方法与模型
第五节 数据分析与模型估计
第六节 讨论
第九章 总结
第一节 本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第二节 现有模式的局限与未来可能的拓展
参考文献
第五篇 消费水平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一、消费水平量表的构建(不含服务性消费的消费水平)
二、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
三、影响消费水平(未含服务性消费)的各种因素初探
四、含服务性消费的消费水平量表的构建
五、影响消费水平(含服务性消费)的各种因素初探——代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篇 个人心理现代性/传统性/后现代性/量表评析
一、原量表的结构
二、原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
三、修改后的量表的结构和信度、效度检验
参考文献
第七篇 消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再探——个人和家庭层次对比的视角
一、研究角度的选取
二、相关定义和变量介绍
三、影响因素分析
四、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调查数据汇编
第一篇 第一期第一次调查
一、回答人基本情况
二、受教育情况
三、婚育和事件史
四、工作史
五、对各种问题的看法(传统/现代性量表)
六、父亲情况
七、配偶情况
八、家庭生活情况等
九、购物习惯、服务性消费及其他等各种情况
十、访问情况记录
第二篇 第一期第二次调查
一、回答人基本情况
二、教育史
三、婚姻生育史
四、工作史
五、目前(或最后的)工作情况
六、工作单位情况
七、家庭及亲属情况
八、家庭成员状况
九、娱乐健身及志愿者活动情况
十、住房情况
十一、子女抚养教育
十二、社会关系与社会观念
十三、不生活在一起的子女情况
十四、男方直系亲属情况
十五、女方直系亲属情况
十六、互联网使用情况
十七、访问记录情况
附录 调查问卷
附录一 中国社会变迁研究 第一期第一次调查
附录二 中国社会变迁研究 第一期第二次调查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