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电子书 >

史传传统与中国当代长篇小说

纸书售价: 44.8 纸书定价:¥56.0 电子书售价: 22.4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上编 史传精神与文学传统的当代重建
绪论 文学传统:如何面对历史与当下
一 文学传统当代重建的可能性:基于学术研究史的考察
二 研究的中西差异下对“历史化”问题的不同表述
三 文学传统的当代性:悖论还是“幽灵”
第一章 文章分类学意义下的史传及其传统
一 史传语义
二 体别梳理
三 作为文章叙事模式所显露的叙事诗学
第二章 史传的内在背离性
一 “史”与“传”不同指向的辨析
二 作为小说中不同流向的“史传传统”与限定中存在的难度与问题
中编 史统散而小说兴:“史传三调”与现代长篇小说话语发端
第一章 趋向正史/事件的史传与现代长篇小说时代命题的开启
一 正史/事件:以《左传》《史记》为中心的考察
二 从“说部之讲史”到《三国演义》
三 小说中的“时代时间”:以茅盾《子夜》为代表的事件叙写
第二章 趋向人物/经历的史传与现代长篇小说历史记忆的绵延
一 写人入史:《世说新语》至“传奇”
二 《水浒传》:“为人立传”中叹“众生梦魂”
三 《骆驼祥子》与现代人物品格
第三章 趋向世情/虚构的史传与现代长篇小说之雅俗变格
一 幻渺与荒唐:以《金瓶梅》《红楼梦》为例
二 李劼人《死水微澜》:“旧式的传统”亦有“新世情”的隐括
第四章 史传精神与当代长篇小说的文学资源
一 文学资源的逆向回溯研究:通说之思与比较之维
二 逆向回溯的问题语境与文学资源对话的可能性限度
三 由文章学角度的文本嵌入到文学精神风貌面向的意义渗透
四 文学在历史缝隙处的游走与嵌入
下编 史传传统与当代长篇小说的发展
第一章 史传分离与史传兼合:史传的内在背离与历史观的审美表达
一 小说“隐括机制”下的史传分合
二 史传分离与小说趣味的分化
三 小说完形中的历史美学问题
第二章 孙犁的文体分裂与背后复杂的历史观念
一 问题的提出:小说与散文在文类分布上的理论盲点
二 文本间隙与文体分裂:《风云初记》的文体裂隙
三 周边文本的矛盾形态:利用“旧形式”与“体验到时代总的精神”之缠绕
四 历史观念的审美表达与文学取向:“政策把握”与“小说附属”间的徘徊
第三章 “规范”的历史话语与难以被规训的历史意识
一 历史真实与小说虚构中的历史想象
二 史传的强大覆盖力:实与虚限度的模糊
第四章 两难中的持续历史书写:姚雪垠《李自成》的文体实践
一 作为“前文本”的史料:小说家的潜在选择
二 历史意识与文体自觉:对传统小说“兴味线索”的发掘
三 “小说的生活逻辑”观与“生长出中国的小说艺术”
第五章 文学小传统下的个体记忆与小说诗学:宗璞《野葫芦引》
一 女性视界与知识分子心态的别样介入
二 文学记忆与历史细节——“把我的书只当作小说”
三 消逝的边界:由“野”开始
第六章 文人化的史与俚俗化的传:口述与长篇小说研究的历史意识
一 方法、角度、链接的可能:非意识形态的历史观
二 长篇小说与口述结构
三 “声口”同“复调”:《檀香刑》《上海魔术师》《花腔》
第七章 历史事件虚构向度与人性勘探真实维度:迟子建《白雪乌鸦》
一 对虚构权力的有意警惕:“城市地图式”的灾难叙述
二 人物的出场、群像刻画与小标题式结构
三 恒常生命的参差对照与苦难中的诗意气息
第八章 史传传统的新与旧:范本选择与当代长篇小说的文体自律性
一 史诗追求及时代感下的惶惑
二 写出“自己的语言”:老舍《正红旗下》的启示
三 关于“恐惧”与“终结”的心象
第九章 “未完成”中的历史消息:《在严寒的日子里》的文体混杂
一 丁玲创作《在严寒的日子里》的前前后后
二 《在严寒的日子里》两个版本的对读
三 “未完成”原因的探究
第十章 历史隐喻与知识困局:以张大春《城邦暴力团》为例
一 江湖与城邦的重构:“去神秘化”面孔翻转类型化武侠主题
二 楔入世俗社会的成长故事:个体经验的介入与残酷青春的逃遁幻想
三 民间社会与“小世界”眼光:以翻动隐秘历史的写作逼近“更大的暴力”
四 “知识”与故事的消长:如何在史传传统中寻找小说的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