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唯识学之缘起思想研究

纸书售价: 22.4 纸书定价:¥28.0 电子书售价: 11.2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早期佛教缘起思想及其演变趋势
第一节 早期佛教缘起思想要义
一 缘起法则与因果法则
二 缘起法则的实际展开
(一)流转思想
(二)还灭思想
(三)中道思想
(四)缘生思想
第二节 佛教缘起论的方法论意义
一 三法印
二 一实相印
三 缘起中道印
第三节 佛教缘起论的悬疑与部派佛教
一 无我说与轮回解脱的载体问题
二 关于外境的假实问题
三 关于无为法的问题
四 佛陀对缘起的显说与隐说
第四节 大乘佛教的缘起论根据
一 大乘与小乘的根本区别
二 大乘佛教的缘起论证明
第二章 唯识学的本识思想
第一节 安立本识
一 本识的安立与证明
二 本识的异名
第二节 依止本识安立末那识
第三节 本识和转识的互为因果关系
一 种子说
二 熏习说
三 种子和现行的互为因果关系
第四节 无著杂染赖耶说的理论困惑
第三章 唯识学的流转思想(上)
第一节 唯识学的缘生法
第二节 种子赖耶缘起说
第三节 现行八识缘起说
一 第一能变的主要思想
二 第二能变的主要思想
三 第三能变的主要思想
第四节 见分相分缘起说
一 难陀、安慧的识分说
二 陈那的识分说
(一)建立自证分
(二)建立双重相分
三 护法对识分说的抉择
第五节 种子实有与见相异种
第六节 护法的识变思想体系
一 因能变与果能变
二 因缘变与分别变
第四章 唯识学的流转思想(下)
第一节 轮回与业力
第二节 业种子与名言种子
第三节 从身、口、意三业到思业
第五章 唯识学的还灭思想
第一节 无漏种子的来由
一 种子本有说
二 种子新熏说
三 种子本有和新熏各有说
第二节 唯识学的体用简别模式
第三节 所转依:持种依和迷悟依
第六章 唯识学的中道思想
第一节 唯识三性说的源流
一 三自性与五法
二 唯识三性说
第二节 唯识三性与唯识中道
一 唯识与中道
二 三性与三无性
三 唯识三性说与中道
(一)中观二谛说与唯识三性说
(二)唯识古学与中道
(三)唯识新学与中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佛教因果报应的运作机理探析
一 引言
二 业力推动的命运演化
三 三世报应论是一个流传悠久的谬论
(一)有无现世报应
(二)现世报应缘由
(三)宿业能否消失
(四)来生如何受报
(五)自作是否自受
(六)报应何以公平
四 结语
附录二 浅析唯识显现的世界:人人都是创世主
附录三 从济公形象看僧团佛教的堕落
一 济公形象的原态:道济
二 僧团眼中的济公:疯子
三 民众心中的济公:活佛
四 结语
附录四 不同视角中的佛教戒律
前言
一 依缘起正理去分析佛教戒律
二 用佛教的根本精神去衡量佛教戒律
三 从佛陀的制戒本怀去理解佛教戒律
四 正知正见是佛教戒律的生命
附录五 亚当·斯密“经济人”思想的佛学考量
一 利己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 不同的利己及其评价
(一)伪劣的利己
(二)世俗的利己
(三)超越的利己
附录六 唯识三十论颂
后记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