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制度悖论视角下包容性创新的实现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Path of“Inclusive Innov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Paradox

纸书售价: 36.0 纸书定价:¥45.0 电子书售价: 18.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 包容性创新提出的现实背景
(一)企业创新的制度背景
1.政府与市场关系
2.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
3.法律环境有待完善
4.金融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二)企业产权性质与制度非均衡
1.国有企业的“超国民待遇”
2.民营企业的“体制歧视”
(三)创新要素投入与配置效率
(四)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二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文献研究法
(二)内容分析法
(三)实证研究法
(四)案例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 包容性增长理论
(一)包容性增长理论的起源
1.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
(二)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1.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提出
2.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发展
(三)包容性增长基本内容
(四)包容性增长是实现包容性创新的最佳途经
二 资源依赖理论
(一)资源依赖理论和董事会
(二)资源依赖理论和政治行动
三 委托—代理理论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
一 制度悖论
(一)制度
(二)制度变迁和制度安排
(三)制度非理性
(四)制度主体缺位
(五)制度悖论
二 包容性创新
(一)包容性创新的内涵及其释义
(二)政府在包容性创新中的作用及政策选择
第三节 制度悖论视角下包容性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 创造公平发展机会
二 促进创新要素的协同配置
三 推动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协同发展
四 提高政治战略和市场战略的互动与融合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悖论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问题聚焦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 股权性质、政府补贴与企业自主创新
二 政府补贴与企业自主创新
三 公司治理结构的调节作用
(一)高管持股
(二)独立董事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 样本和数据选择
二 变量的测量
(一)自变量
(二)因变量
1.自主R&D投入强度
2.创新绩效
(三)调节变量
1.高管持股(Shar)
2.独立董事比例(Ddir)
(四)控制变量
1.行业属性(Indus)
2.企业规模(Size)
3.企业年龄(Age)
4.广告强度(Adv)
5.财务杠杆(Levs)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二)政府补贴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回归分析
(三)政府补贴与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回归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度悖论视角下企业自主创新的案例研究——“尚德模式”反思
第一节 自主创新的“尚德模式”
一 “尚德模式”概述
二 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大事记
三 尚德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第二节 光伏产业的市场环境约束
一 全球太阳能电池市场供求态势
二 中国太阳能电池市场供求态势
第三节 光伏产业相关政策演变
一 世界各国光伏发展政策
(一)美国
(二)法国
(三)西班牙
(四)德国
(五)意大利
(六)日本
二 中国光伏发展政策
(一)边远地区光伏补贴政策
(二)研发支持计划
(三)技术示范和试点
第四节 尚德困境的成因分析
第五节 政府作用的重新思考
第五章 创新要素协同配置与有形之手的作用分析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 双核协同驱动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
(一)自主R&D经费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
(二)自主R&D人员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
(三)研发经费—人员投入的协同驱动力与企业创新绩效
二 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
(一)制度环境对研发经费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二)制度环境对研发人员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三)制度环境对协同驱动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 数据选择和研究模型
二 特殊变量的计算及数据的选取
(一)研发投入的配置效率
(二)研发经费—人员的协同驱动力
三 一般变量的测量
(一)自变量
(二)因变量
(三)调节变量
(四)控制变量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 R&D经费和R&D人员配置效率的估算结果
二 研发经费、研发人员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统计结果
三 协同驱动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统计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内外部治理机制协调发展及其功效分析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 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自主创新
二 股权集中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
三 两职合一 与企业自主创新关系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 样本和数据选择
二 变量的测量
(一)自变量
(二)因变量
(三)调节变量
(四)控制变量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 独立样本T检验
二 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 多层变量回归分析
(一)低产品市场竞争度行业的多元回归分析
(二)高竞争度行业多元回归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战略互动与融合和企业价值提升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视角
一 战略依存的概念
二 企业政治战略
第二节 假设提出
一 高管“身份”跨界与非公企业价值
(一)高管“身份”跨界对非公企业价值的直接影响
(二)结构不确定对高管“身份”跨界与非公企业价值的调节效应
(三)竞争强度对高管“身份”跨界与非公企业价值的调节效应
二 战略依存与非公企业价值
(一)跨界战略与研发战略的依存与非公企业价值
(二)跨界战略与广告战略的依存与非公企业价值
(三)跨界战略、研发战略和广告战略三者依存与非公企业价值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二 研究变量的定义说明与模型建立
(一)被解释变量
(二)解释变量
1.高管“身份”跨界
2.研发战略
3.广告战略
(三)调节变量
1.结构不确定(Uncer)
2.竞争强度(Comp)
(四)控制变量
1.制度环境(Inevo)
2.高管持股(Sharh)
3.两职合一(Dual)
4.企业年龄(Age)
5.行业类型(Indus)
6.年份(Year)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 样本特征
二 描述性分析
三 高管“身份”跨界与非公企业价值
四 结构不确定和竞争强度的调节效应检验
五 跨界战略与研发战略的依存对非公企业价值的影响
六 跨界战略与广告战略的依存对非公企业价值的影响
七 跨界战略、研发战略和广告战略的依存对非公企业价值的影响
八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 制度悖论之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
(一)政府补贴的“引导之手”与“纵容之手”
(二)高管持股的“南橘北枳”
(三)独立董事的“形式主义”陷阱
二 创新要素协同配置与企业自主创新
(一)数量不等于质量
(二)内生决定
(三)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
三 内外部治理环境协同发展与企业创新
四 政治战略和市场战略互动融合与企业创新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 促进创新要素协同配置的对策建议
二 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之间的包容对策建议
三 针对内外部治理环境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四 针对政治和市场战略之间包容的对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一 协同驱动力是研发经费与研发人员投入协同配置的结果
二 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综合概念,不仅涉及投入、产出,中间过程亦很重要
三 以往研究对创新绩效指标衡量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
四 本书考虑的是大股东之间的相互合作或者共谋,共同获取私人利益
五 企业战略决策很大程度上是企业高层管理者认知能力、价值观、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反映
六 变量的测量方法有待改善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