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小金属大产业——创新性特色产业研究

纸书售价: 102.4 纸书定价:¥128.0 电子书售价: 51.2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小金属产业的经济学特性
(一)资源稀缺性
(二)技术创新性
(三)市场独占性
(四)价值增值性
1.用量少、功效大
2.推动其他产业发展
3.产业链跨度长
4.具有多条应用产业链
5.链接的都是高科技产品和产业
6.下游产业价值裂变性增长
7.环境经济价值增值性
第二节 小金属具有发展为大产业的条件
一 市场需求性
二 市场成长性
三 应用研究促进需求
四 经济发展带动需求
五 消费潜力拉动需求
六 发展条件支撑需求
七 用途扩展需求
第三节 小金属如何造就大产业
一 产业链现代化(上、中、下游)
二 价值链国际化(高、中、低端)
三 生态链园区化(节能减排,采选冶炼加工,有价金属回收)
四 技术链聚合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五 营销链服务化
六 供应链市场化
七 组织链信息化
上篇 理论研究
第一章 产业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第一节 产业关联理论
一 产业关联内涵
二 产业关联纽带
(一)产品和服务关联
(二)技术关联
(三)价格关联
(四)就业关联
(五)投资关联
三 产业关联方式
(一)前向关联、后向关联、环向关联
(二)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
(三)纵向关联和横向关联
四 产业关联效应
(一)前向关联效应
(二)后向关联效应
五 产业关联强度
(一)感应度系数
(二)影响力系数
第二节 产业集群理论
一 产业集群内涵
二 产业集群特征
(一)地域性
(二)专业性
(三)网络性
(四)根植性
(五)学习性
(六)竞争与合作并存性
三 产业集群属性
四 产业集群分类
(一)彼得·科林和乔格·迈耶·斯塔默的分类法
(二)林恩·米特尔卡的分类法
(三)仇保兴按照中小企业集群的结构进行分类
(四)陈继海根据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强弱进行的分类
五 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的耦合
(一)产业链关系是产业集群中的主导关系
(二)产业集群是产业链空间分布的有效载体
六 产业集群与技术扩散
(一)大量中小企业的集聚对技术创新的信息交流和扩散起到促进作用
(二)集群内中小企业的规模降低了采用技术创新的转换成本,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扩散
(三)产业集群可以降低企业采用新技术的风险,利于创新扩散
(四)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合作,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扩散
(五)产业集群内人才聚集和流动是创新技术扩散的重要原因
(六)与产业集群配套的专业市场也能加速技术创新扩散
第三节 产业布局理论
一 产业布局的内涵
二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
(一)古典产业布局理论
(二)近代产业布局理论
(三)现代产业布局理论
三 影响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四 产业布局机制
第四节 产业竞争力理论
一 产业竞争力内涵
二 产业竞争力分类
(一)从空间性看,产业竞争力包括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
(二)从表现形式看,产业竞争力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
(三)从显示形式看,产业竞争力包括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
三 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
(一)波特的钻石模型
(二)波特—邓宁模型
(三)Dong-Sung Do的九要素模型
(四)芮明杰的新钻石模型
(五)金碚的工业品竞争力模型
第五节 产业组织理论
一 产业组织内涵
二 产业组织的S—C—P分析框架
(一)市场结构
(二)市场行为
(三)市场绩效
第六节 产业政策
一 产业组织政策
(一)产业组织政策特征
(二)产业组织政策内容
二 产业结构政策
(一)对幼稚产业的保护和扶持
(二)对主导产业的扶持和培育
(三)对瓶颈产业的扶持和帮助
第二章 国内外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第一节 典型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一 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经验与借鉴
(一)国外产业集群发展经验
(二)国内产业集群发展经验
(三)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对云南发展小金属产业集群的借鉴与启示
二 国外典型国家的产业政策与借鉴
(一)产业组织政策
(二)产业结构政策
三 中国台湾产业发展经验与借鉴
(一)政府的产业政策
(二)产业集群政策
(三)民间力量
第二节 国内外金属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一 国外主要产钢国钢铁产业政策与借鉴
(一)钢铁产业政策
(二)钢铁产业政策特点及借鉴
二 国内外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与借鉴
(一)日本有色金属产业
(二)德国钢铁产业
(三)国内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三 国内外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特点与借鉴
(一)有色金属技术创新特点
(二)经验与借鉴
四 国内部分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经验与借鉴
(一)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
(二)经验与借鉴
第三章 大产业的界定
第一节 大产业内涵
第二节 大产业特征
一 大产业特征
(一)技术创新能力强
(二)产品价值高
(三)市场发展潜力大
(四)产业关联度高
(五)投入产出效率高
(六)产业生态化
(七)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第四章 产业链研究
第一节 产业链的科学内涵与研究现状
一 产业链的内涵界定
(一)产业链的内涵
(二)产业链的组织机制
二 产业链相关理论基础
三 产业链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二节 产业链的构成
第三节 产业链整合分析
一 产业链的纵向整合
(一)产业链纵向整合的途径
(二)产业链纵向整合类型
(三)产业链纵向整合的模式选择
二 产业链的横向整合
(一)产业链横向整合的目的
(二)产业链横向整合途径
三 资本和知识驱动的产业链整合
(一)产业链纵向整合——由点到线的深度拓展
(二)产业链横向整合——由线到面的宽度扩展
(三)产业链的综合整合——由面到网的广度拓展
四 产业链整合模型
(一)产业链分散决策模型
(二)产业链整合模型
第四节 产业链整合效应分析
一 消除或减少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抗风险能力
二 降低企业交易费用
三 提高对市场的控制力
四 获得协同效应
第五章 价值链研究
第一节 价值链内涵及相关理论
一 传统价值链
(一)波特的传统价值链
(二)海因斯对波特价值链定义的发展
二 虚拟价值链
三 价值网
(一)从新价值链到价值网
(二)价值网的定义
(三)价值网的特征
第二节 价值链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价值链管理
一 价值链管理模式
(一)垂直价值链管理
(二)水平价值链管理
二 价值链管理发展趋势
(一)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全面价值链管理
(二)价值链管理的分解与整合
(三)价值链管理的横向一体化
第四节 价值链治理结构分析
一 传统价值链治理的概念
二 全球价值链治理结构主要模式及其决定因素
第五节 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模式评析
一 基于集群发展路径来界定嵌入模式
二 基于具体渠道来界定集群嵌入模式
三 基于价值链治理结构界定集群嵌入模式
第六节 基于治理结构的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具体模式
一 被并购
二 贴牌生产
三 互利合作
四 交钥匙工程
五 出口
第六章 生态链研究
第一节 生态链基本概念
第二节 生态链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一)生态产业链形成机理的定性分析
(二)生态产业链规划的数学建模研究
(三)生态产业链中的博弈研究
(四)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研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生态产业链运行机制的研究
(二)生态产业链稳定性研究
第三节 生态链相关理论基础
一 循环经济理论
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 工业生态学理论
四 工业生态学的进化理论
(一)一级工业生态系统
(二)二级工业生态系统
(三)三级工业生态系统
第四节 生态链设计
一 生态链设计原理
(一)关键种理论
(二)食物链(网)理论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
二 生态链设计方法研究
(一)主导产业链优选
(二)引入补链企业
(三)横向共生与纵向耦合
(四)设计操作步骤
三 生态链效益分析
(一)环境效益
(二)经济效益
第七章 技术链研究
第一节 技术链内涵
第二节 技术链国内外相关研究
第三节 技术链构建一般过程
第四节 产业技术链构建治理模式研究
一 技术引进阶段技术链治理模式
(一)治理重点——突破发达国家对后发企业的技术链与产业链的分割
(二)技术链治理模式选择
二 消化、吸收阶段技术链治理模式
(一)治理重点——实现后发企业技术链各环节的构建
(二)技术链治理模式选择
三 技术超越阶段技术链治理模式
(一)治理重点——逐渐掌控技术原理
(二)技术链治理模式选择
第八章 制造业服务化研究
第一节 制造业服务化相关概念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关于服务化战略的内涵
(二)制造企业实施服务化战略的动因
(三)实施服务化战略给企业带来的挑战
(四)如何成功实施服务化战略的研究
(五)服务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二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三 简要评述
第三节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特点
第四节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作用
一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是制造业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手段
二 制造企业服务化,使制造企业与相关企业资源互补、共赢发展
三 制造企业服务化使企业产品价值增值
四 制造企业服务化促进制造业企业生产组织结构变革和分工的深化
第五节 我国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动因
一 制造业内在价值链的延伸使服务成为新的价值环节
二 产业链价值重心向“微笑曲线”两端转移,吸引制造企业向服务化转型
三 经济发展过程中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的转变促使制造业服务化发展
四 高新技术行业自身特性要求发展制造业企业服务化
第六节 产业服务化的实现路径
一 构建服务化网络
二 面向服务的核心能力识别
三 非核心能力业务外包
(一)模型选择
(二)投入和产出指标选择
四 销售方式转变
五 面向客户需求的知识管理系统
六 构建面向客户需求的知识管理系统
七 构建服务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
(一)服务质量定义
(二)服务质量评价
(三)制定服务补救策略
八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实现路径构建
九服务化前后价值链对比分析
(一)价值链的构成要素由企业内部扩展为企业外部
(二)价值链向价值网转变
(三)价值链节点向价值链模块转变
第九章 营销链研究
第一节 营销链的定义与内涵
一 营销链定义
二 营销链内涵
(一)营销链的中心是客户
(二)营销链是一种功能网链结构
(三)营销链也是营销流和信息链
(四)营销链是一种柔性营销组织
(五)营销链是营销流的流程与路径
第二节 营销渠道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 国外研究
(一)以效率和效益为重心的营销渠道结构理论
(二)以权力和冲突为重心的营销渠道行为理论
(三)以关系和联盟为重心的营销渠道关系理论
二 国内研究
第三节 营销链的基本特征
一 以需求为中心
二 节点间的顾客关系
三 系统性
四 平台性
五 自适应性
六 动态性
七 增值性
八 复合性
第四节 营销链的运行目标
一 流量最大化
二 流速最快化
三 衰减最小化
四 增值最大化
第五节 营销链构建
一 营销链成员选择分析
(一)选择营销链成员的标准
(二)选择营销链成员的步骤
二 营销链构建动因
(一)营销链的关联性
(二)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满足客户期望
(四)低成本高覆盖率
(五)激励经销商
(六)分享客户信息,分享对方成员能力
(七)降低上游供应商的经营风险
(八)产品保障和稳定的供应
(九)实现差异化
三 营销链绩效评价步骤和指标
(一)营销链评价步骤
(二)评价指标体系
四 营销链构建绩效评价模型
第六节 营销链的治理
一 营销链变化与发展趋势分析
(一)营销链正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化方向转变
(二)分销商正逐渐取代制造商的主导地位
(三)营销链运作由以总经销商为中心,变为终端市场建设为中心
(四)营销链模式由静态转变为动态
(五)营销链关系正由交易型关系向伙伴型关系转变
(六)营销链激励由让营销链成员赚钱变为让其掌握赚钱方法
二 营销链的风险治理
(一)营销链成员的背叛及内部信任问题
(二)成员间不平等和权力分配问题
(三)利益分配不均衡及组织管理的复杂性
(四)营销链效应弱化
三 营销链的治理策略
(一)选择营销链成员
(二)建立营销链组织
(三)利益分配机制
(四)信任机制
(五)激励和约束机制
(六)长期学习机制
第十章 现代化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化概念
第二节 现代化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推进产业现代化的支撑体系
一 技术保障体系
二 产业体系
三 技术体系
四 控制技术体系
五 认定技术体系
第四节 推进产业现代化的动力机制
一 需求是拉动力
二 管理和人才是支持力
三 产业政策提供启动力和推动力
四 产品的质量、功能和成本是最终动力
中篇 实证研究
第十一章 云南小金属锗大产业研究
第一节 小金属锗
一 锗储量及产量分布
二 锗需求分析
(一)锗未来市场需求总体分析
(二)太阳能电池市场对锗的需求
(三)红外市场对锗的需求
(四)光纤市场对锗的需求
(五)新技术发展对锗的需求
第二节 小金属锗的产业链
一 锗产业链内涵
二 锗产业链结构分析
三 锗产业链细分
(一)红外光学产业链
(二)太阳能电池产业链
(三)锗光纤产业链
(四)PET催化剂产业链
四 云南锗产业链现状分析
(一)初步加工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精深加工技术尚存在差距
五 云南锗产业链发展对策分析
(一)提高对锗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的认识
(二)加强含锗资源地质调查和勘探以及提锗的新工艺研究
(三)走联合发展之路,探讨成立锗业公司,统一规划锗资源及锗产业发展
第三节 小金属锗价值链
一 锗价值链内涵
二 锗金属价值链构成
三 云南锗价值链现状分析
(一)上游含锗物料的价值份额有待提高
(二)中游含锗化合物和零配件的技术和质量未能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导致中间产品价值偏低
(三)价值链向下游延伸不够
(四)价值链缺乏整合
四 云南锗价值链治理策略分析
(一)占据锗产业价值链的关键位置
(二)锗上下游企业协调配合
(三)提高客户满意度
第四节 小金属锗生态链
一 锗生态链内涵
二 铅锌矿冶炼锗生态链构建
(一)锗生态链物资循环
(二)生态链水循环
(三)生态链能量利用
三 褐煤提锗的生态链构建
(一)水冶法从煤中直接提取锗的生态链
(二)火冶法提取煤中锗
(三)萃取法提取煤中锗
四 云南锗生态链现状分析
(一)含锗矿物综合回收率偏低
(二)未掌握锗产品再制造技术
(三)污水和废气处理投入不足
五 云南锗生态链发展策略
(一)优选关键种企业
(二)构建纵向主导产业链
(三)横向耦合共生产业链
(四)引入补链企业延伸产业链
第五节 小金属锗技术链
一 锗技术链的内涵
二 锗技术链的横纵向联系
三 锗技术链结构分析
(一)锗技术链上游分析
(二)锗技术链中游分析
(三)锗技术链下游分析
四 锗技术链细分
(一)红外热成像仪技术链
(二)含锗光纤技术链
(三)PET催化剂技术链
(四)半导体锗技术链
(五)太阳能技术链
五 云南锗技术链现状分析
六 云南锗技术链发展策略
(一)提升现有技术链技术水平
(二)促进技术链集成创新
(三)引进终端产品技术链
(四)大力开发构建锗再制造技术链
(五)积极发展锗逆向再利用、再循环、再回收和环保处理技术链
第六节 小金属锗制造业服务化
一 锗制造业服务化内涵
二 锗制造业服务化表现
(一)锗产品服务系统
(二)锗服务化战略
(三)实施锗服务化战略的组织
(四)锗的全球价值链
三 锗制造业服务化的结构
(一)需求变化驱动下游锗终端产品提供相应产品服务包
(二)锗下游厂商的服务化拉动中游厂商进行服务化改造
(三)锗上游厂商顺应中游厂商要求实施服务化战略
四 云南锗产业制造业服务化现状分析
五 云南锗产业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策略分析
(一)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二)将锗生产企业的经营活动向服务领域延伸
第七节 小金属锗营销链
一 锗产业营销链内涵
二 锗产业营销链结构
(一)锗营销链的构成要素
(二)锗营销链构成
(三)中央控制系统与支持系统
三 云南锗产业营销链现状分析
(一)对锗最终产品的顾客需求分析重视不够
(二)对顾客满意度不够重视
(三)营销力度不够
(四)研发力度不够
(五)锗产品分销渠道不完善
(六)不具有对锗资源的定价权
四 云南锗营销链发展策略
(一)加强顾客需求分析
(二)提高顾客满意度
(三)增加营销力度
(四)建立锗金属协调机制,争取定价权
第八节 小金属锗产业现代化
一 锗产业现代化内涵
二 锗产业现代化目标
(一)上游冶炼技术现代化
(二)中游化合物和零部件生产现代化
(三)下游终端产品制造现代化
(四)再造技术现代化
(五)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现代化
三 云南锗产业现代化现状
四 云南锗产业现代化发展对策
(一)积极开发高效经济的锗富集和提取技术
(二)提高中游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树立品牌
(三)积极引进和研发下游终端产品生产技术
(四)协同创新促进锗产业结构优化
第九节 云南与国内外锗金属产业比较分析
一 产业链比较
(一)产业规模比较
(二)产业结构
(三)代表企业
二 价值链比较
三 生态链比较
四 技术链比较
五 制造业服务化比较
六 营销链比较
七 产业现代化比较
八 国内外典型企业比较
(一)云南锗业
(二)驰宏锌锗
(三)罗平锌电
(四)寻甸天浩锌业有限公司
(五)蒙东锗业科技有限公司
(六)南京向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第十二章 云南小金属铟大产业研究
第一节 小金属铟
一 铟的储量
(一)全球储量分布
(二)我国储量分布
二 产量分析
(一)全世界产量分析
(二)云南产量
第二节 小金属铟产业链分析
一 铟产业链定义
二 铟产业链结构分析
(一)上游分析
(二)中游分析
(三)下游分析
三 铟金属产业链分类
(一)镀膜产品产业链
(二)半导体材料和器件产业链
(三)光纤材料产业链
(四)高纯氯化铟产业链
(五)半导体光电功能材料产业链(高纯三甲基/三乙基铟)
(六)铟产业总链
四 云南铟产业链现状分析
五 云南应优先发展的铟系列产业链
七 云南铟产业链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积极引进铟下游产业,纵向整合产业链,做大铟产业集群
(二)增强龙头企业对产业链的带动能力,做强铟产业集群
(三)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加强横向侧向整合,营造产业集群健康成长的创新环境
(四)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加强横向整合,健全生产要素市场
(五)改善铟行业的组织结构,加强侧向整合,促进区域网络建设
(六)建立铟材料光电产业园区和配套服务设施
第三节 小金属铟价值链
一 铟价值链概念
二 铟企业价值活动
三 铟金属价值构成
四 云南铟金属价值链分析
(一)采矿和冶炼环节价值分成过小
(二)高纯铟产业化技术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且未能有效推广,导致高纯铟产量较低
(三)未能真正掌握ITO靶材的产业化技术,导致云南铟产业价值链构建主体缺位
(四)云南铟产业向价值链下游延伸不够
五 云南小金属铟产业价值链发展策略
(一)大力发展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二)引进上下游生产加工企业,延长产业价值链
(三)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价值横向整合升值
第四节 小金属铟生态链
一 铟生态链内涵
(一)铟生态链建立的目的是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二)技术是铟生态链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条件
(三)铟生态链上的企业是通过副产物关联在一起的
(四)铟生态链是一种根据生态学原理构建的产业组织创新
二 铟生态链构建“三低一高”目标
(一)低消耗
(二)低排放
(三)低污染
(四)高效率
三 铟生态链建设的总体方案
四 铟生态链的构建
(一)利用系统集成建立铟生态链
(二)铟生态链结构
五 铟生态链细分
(一)镀膜产品生态链网
(二)粗铟产品生态链
(三)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生态链网
(四)新型电池生态链
(六)显示器配件和电子生态链网
(七)高纯氯化铟生态链
(八)半导体光电功能材料(高纯三甲基/三乙基铟)生态链
六 云南铟生态链现状分析
(一)云南铟回收效率有待提高
(二)铟废弃产品的再制造和回收领域没能有效开展
七 云南小金属铟生态链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生态链,引入补链项目
(二)合理界定废弃物和能源的价格
(三)加强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提高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五)发展再制造技术
(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实现生态优化升级
第五节 小金属铟技术链
一 铟技术链内涵
(一)主导设计(技术标准)
(二)核心元件技术
(三)铟产品架构技术
二 铟技术链的结构分析
(一)铟技术链上游分析
(二)铟技术链中游分析
(三)铟技术链下游分析
(四)铟逆向技术链分析
三 铟技术链细分
(一)镀膜产品技术链
(二)半导体材料技术链
(三)新型电池技术链
(四)显示器靶材技术链
(五)高纯氧化铟技术链
(六)半导体光电功能材料(高纯三甲基/三乙基铟)技术链
(七)粗铟产品技术链
四 云南铟技术链现状分析
五 云南小金属铟技术链发展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补充云南铟技术链
(三)消化、吸收引进的铟生产技术
(四)加大信息化建设,支撑铟行业技术链构建
(五)基于产业技术链的云南省铟产业的升级措施
(六)促进研发服务,提高铟企业创新能力
(七)大力发展反求技术创新
(八)技术集成创新
第六节 小金属铟制造业服务化
一 铟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
二 铟制造业服务化特点
三 铟制造业服务化链图
(一)顾客需求驱动下游厂商制造业服务化。
(二)下游需求驱动中游厂商制造业服务化
(三)中游服务化驱动上游厂商制造业服务化
四 云南铟制造业服务化现状
(一)上游制造业服务化现状
(二)中游制造业服务化现状
(三)下游制造业服务化现状
五 云南小金属铟制造企业服务化对策建议
(一)加强服务化网络构建
(二)促进销售方式转变
(三)加强客户信息资源整合
(四)加强知识管理
(五)加强服务质量提升
第七节 小金属铟营销链
一 铟营销链内涵
(一)铟营销链的中心是客户
(二)铟营销链是一种功能网链结构
(三)铟营销链也是营销流和信息链
(四)铟营销链是一种柔性营销组织
(五)铟营销链是营销流的流程与路径
二 铟营销链基本特征
(一)以需求为中心
(二)节点间的顾客关系
(三)系统性
(四)平台性
(五)自适应性
(六)动态性
(七)增值性
(八)复合性
三 铟产品营销链结构
(一)铟营销链结构分析
(二)铟营销亚链
四 云南铟营销链现状
(一)铟产品营销力度不够
(二)缺少对终端铟产品消费市场分析
(三)营销链成员企业缺乏合作与协调
(四)铟产品分销渠道不健全
五 铟产品营销链治理策略研究
(一)建立铟营销链组织
(二)建立铟营销链利益分配机制
(三)建立信任机制
(四)网上信息共享机制
(五)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六)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八节 小金属铟产业现代化
一 铟产业现代化内涵
二 产业现代化目标
(一)上游开采技术现代化
(二)上游铟冶炼提炼方法现代化
(三)深加工现代化
(四)铟回收现代化
(五)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现代化
(六)管理现代化
三 铟产业现代化支撑体系和动力机制
(一)支撑体系
(二)动力机制
四 云南铟产业现代化现状分析
(一)含铟矿石的开采技术整体较低
(二)铟回收效率有待提高
(三)ITO靶材的产业化技术和工艺尚未掌握
(四)铟产业没能向下游充分延伸
(五)云南铟产业供应链管理现代化水平低
五 小金属铟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建议
(一)改进现有铟提取技术,提高铟资源利用率
(二)提高高纯铟生产技术
(三)引进补链企业,推进铟产品深加工
(四)对ITO靶材进行技术攻关,早日掌握其产业化技术
(五)支持铟回收产业发展
(六)促进铟产业协同发展
(七)顺应供应链管理潮流,重构云南铟产业组织模式
第九节 云南与国内外铟产业比较分析
一 产业链比较
(一)产业规模比较
(二)产业链结构比较
(三)行业秩序尚需整顿
二 价值链比较
三 生态链比较
四 技术链比较
(一)国内比较
(二)国际比较
五 制造业服务化比较
六 营销链比较
(一)定价问题
(二)品牌战略
七 产业现代化比较
八 国内外典型企业比较
(一)云南罗平锌电股份有限公司
(二)云南华联锌铟公司
(三)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
(四)昆明一线牵有色金属厂
(五)广西堂汉锌铟股份有限公司
(六)河池市津泰资源再生公司
(七)广西铟泰科技有限公司
(八)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九)柳州英格尔金属有限公司
(十)广西德邦科技有限公司
(十一)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十二)湘潭正潭有色金属公司
(十三)湖南经仕集团公司
(十四)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十五)葫芦岛锌业股份有限公司
(十六)青海西部铟业有限责任公司
(十七)广东省韶关市三和科技有限公司
第十三章 云南小金属镓大产业研究
第一节 小金属镓
一 镓的储量
二 镓的冶炼
三 需求与产量分析
(一)镓的需求状况
(二)世界产量分析
(三)云南省产量分析
(四)镓在国内的应用
第二节 小金属镓产业链
一 镓的产业链内涵
(一)铝土矿冶炼提取镓的产业链
(二)铅锌矿冶炼提取镓的产业链
(三)铁矿冶炼提取镓的产业链
(四)煤烟尘回收镓产业链
(五)镓产业链上中下游分析
二 云南省镓产业链现状
三 云南省镓产业链构建策略
(一)云南省小金属镓产业链延伸。
(二)云南省小金属镓产业链构建策略
第三节 小金属镓价值链
一 小金属镓产业价值链内涵
(一)镓产业价值链内涵及结构
(二)镓产业价值链特征
二 镓产业价值链治理
(一)产业酝酿期
(二)产业形成期
(三)产业成熟期
(四)产业完整期
三 云南省镓产业价值链的现状分析
四 云南省镓产业链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对策分析
(一)做好构建云南省镓产业链的可行性研究
(二)鼓励主金属冶炼优势企业投资金属镓冶炼
(三)逐步引进产业链下游企业
第四节 小金属镓生态链
一 镓产业生态链内涵
二 镓产业生态链构建
(一)构建镓产业生态链需求分析
(二)镓产业生态链构建原则
(三)镓产业生态链的结构
(四)镓产业生态链细分
(五)镓产业生态链设计
三 云南省镓生态链发展现状
(一)云锡集团
(二)云南冶金集团
(三)昆钢控股
四 云南省镓生态链建设对策分析
(一)加强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建设
(二)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
(三)“关键种企业”逐步转化
(四)加强“三废”治理
(五)提高终端废弃产品回收水平
第五节 小金属镓技术链
一 小金属镓技术链的内涵
(一)镓技术链内涵
(二)镓技术链构建的一般过程
二 镓产业链技术资源分析
(一)伴生矿处理技术
(二)镓的提取冶炼技术
(三)高纯镓提取技术
(四)镓产品制造技术
(五)镓再生资源回收技术
三 镓产业技术链细分
(一)产业链上游技术链
(二)产业链中游技术链
(三)产业链下游技术链
四 云南省镓技术链发展现状
(一)产业链上游技术水平分析
(二)产业链中游技术水平分析
(三)产业链下游技术水平分析
五 云南省镓技术链管理策略分析
(一)加强政府、企业两级研发投入
(二)对产业链中下游加工技术人才的引进
(三)加强产业链节点企业信息化建设
(四)不断推进产业链技术优化
第六节 小金属镓服务链
一 小金属镓服务链内涵
二 镓服务链结构分析
(一)镓产业链服务需求分析
(二)镓服务链结构
三 镓产业服务链构建对价值链影响分析
(一)服务链已嵌入产业价值链中
(二)影响镓产业价值链的分化与重组
(三)促使节点企业价值链向面向服务的企业价值链转变
(四)促进信息和知识的使用和扩散,为节点企业带来新的价值增长点
四 云南省镓产业服务化现状分析
五 云南省镓产业服务化对策分析
(一)构建服务化网络
(二)面向客户需求的知识管理系统
(三)构建服务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
第七节 小金属镓营销链
一 小金属镓产业营销链内涵
二 镓产业营销链的构建
(一)产业营销链的目标
(二)镓产业营销链构建
(三)产业营销链管理
(四)云南省镓产业营销现状
(五)云南镓产业营销策略分析
第八节 小金属镓产业现代化
一 小金属镓产业现代化内涵
二 云南省镓产业现代化现状
(一)信息化建设水平
(二)管理现代化水平
三 云南省镓产业实现现代化的对策
(一)在持续做大的基础上,更要做好、做强
(二)大力推动科技进步
(三)面向世界,分工合作
(四)构建绿色产业链
(五)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六)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树立产业品牌
第九节 云南省与国内外镓产业对比分析
一 产业链比较
(一)产业规模比较
(二)产业链结构比较
二 价值链比较
三 生态链比较
四 技术链比较
(一)国内比较
(二)国际比较
五 制造业服务化比较
六 营销链比较
七 现代化产业
八 国内外典型企业对比分析
(一)金属镓生产企业
(二)镓合金、镓化合物制备企业
(三)对比分析
(四)云南省镓产业发展现状
第十四章 云南小金属钛大产业研究
第一节 金属钛
一 钛的储量
(一)钛铁矿资源状况
(二)金红石砂矿资源状况
二 钛的冶炼及产量现状
(一)世界钛产量分析
(二)云南省钛冶金及产量分析
第二节 金属钛产业链
一 钛产业链内涵
二 钛产业链上中下游分析
(一)钛产业链上游分析
(二)钛产业链中游分析
(三)钛产业链下游分析
三 钛产业链细分
(一)海绵钛产业链
(二)钛材产业链
(三)钛白粉
(四)钛产业链延伸
四 云南省钛产业链现状
五 云南省钛产业链构建策略
(一)进一步完善钛产业链
(二)建立钛产业基地
(三)加大钛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增加下游产品加工企业,提高钛材加工品质
(四)推动企业间科研合作和产业服务化进程
第三节 金属钛价值链
一 钛产业价值链内涵
(一)钛产业价值链内涵
(二)钛产业价值链结构
(三)钛产业价值链特征
二 钛产业价值链治理
(一)提升产业核心能力,嵌入全球价值链
(二)钛产业集聚
三 云南省钛产业价值链现状
四 云南省钛产业链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对策
(一)供应链有限延伸,产品链大幅度拓展
(二)产业链的跨区域延伸,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构建地方价值链
(三)整合地方产业链,嵌入全球价值链
(四)加快产业升级,增加外部支持
第四节 金属钛生态链
一 钛生态链内涵
二 构建钛产业生态链原则
(一)需求分析
(二)构建原则
三 钛产业生态链构建
(一)能流和物流分析
(二)水循环分析
四 云南省钛产业生态链现状
五 云南省钛产业生态链建设的对策分析
(一)提升“三废”处理技术水平
(二)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流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金属残渣流失
(三)加强省内企业间合作,在国家标准基础上,制定省内标准
(四)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第五节 金属钛技术链
一 钛产业技术链内涵
(一)钛技术链内涵
(二)钛技术链构建一般过程
二 钛产业链技术资源分析
(一)上游产业链技术资源分析
(二)中游产业链技术资源分析
(三)下游产业链技术资源分析
(四)生态技术资源分析
三 钛产业技术链细分
(一)产业链上游技术链
(二)产业链中游技术链
(三)产业链下游及生态技术链
四 云南省钛产业技术链现状
五 云南省钛产业技术链管理策略分析
(一)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加大研发投入
(二)加大应用型产品的研发投入
(三)逐步建立钛产业的统一服务信息平台
第六节 金属钛产业服务化
一 钛产业服务化内涵
二 钛产业服务链结构分析
(一)服务需求分析
(二)钛产业服务链结构
三 钛产业服务链对钛产业价值链影响分析
(一)推进产业价值链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二)提高钛产业内产品和服务增值
(三)服务链的构建降低产业运营成本
(四)服务链构成钛产业产品或服务差异优势
四 云南省钛产业服务化现状分析
(一)昆钢控股
(二)云南冶金集团
五 云南省钛产业服务链构建对策
(一)政府参与生产性服务业建设
(二)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均衡发展
(三)加大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引进力度,引导本地职业教育机构改革培养模式
(四)建立统一的产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五)建立统一的行业规范,由政府提供咨询服务,并进行监管
第七节 金属钛营销链分析
一 钛产业营销链内涵
二 钛产业营销链的构建
(一)产业营销链目标
(二)产业营销链构建
(三)产业营销链管理
三 云南省钛产业营销现状
四 云南省钛产业品牌营销策略
(一)推动省内企业间产业关联
(二)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三)加大科研投入,鼓励跨区域技术合作
(四)打造云南省钛产业的知名品牌
第八节 金属钛产业现代化
一 钛产业现代化内涵
二 云南省钛产业现代化要素和目标
(一)产业链管理现代化
(二)企业信息化
(三)生产现代化
(四)服务现代化
(五)产业一体化
三 云南省钛产业现代化现状
(一)产业链管理现代化水平
(二)企业信息化
(三)生产现代化
(四)服务现代化
(五)产业一体化
四 云南省钛产业现代化对策
(一)在持续做大基础上,更要做好、做强
(二)大力推动技术创新
(三)开拓国际市场,调整钛产品进出口结构
(四)构建绿色产业链
(五)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政府参与监管
第九节 金属钛产业的国内外对比分析
一 产业链比较
(一)产业规模比较
(二)产业结构比较
二 价值链比较
三 生态链比较
四 技术链比较
五 制造业服务化比较
六 营销链比较
七 产业现代化比较
八 国内外典型企业对比分析
(一)典型钛工业区域与企业
(二)对比分析
(三)云南省金属钛产业发展现状
下篇 云南对策研究
第十五章 云南小金属锗大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节 云南小金属锗产业发展综合评价
一 产业链结构较完整,技术较先进
二 终端应用产品开发尚有欠缺
三 生态链不够完善
四 对营销和服务提供不够重视
五 产业链缺乏有效整合
第二节 云南小金属锗产业发展重点与难点
一 发展重点
二 发展难点
第三节 云南小金属锗大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 推动锗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科技含量
(一)提升现有锗产业技术水平
(二)重点突破红外光学仪器技术,以点带面推进锗产业链向下游延伸
(三)进行锗产业技术集成创新
(四)组建创新联盟,进行技术合作研发
(五)与军工企业合作,分析产业需求变化和技术走势
(六)大力开发锗再制造技术
(七)积极发展锗逆向再利用、再循环、再回收和环保处理技术
二 增强锗产业纵向整合及横向协作,提高产业关联度和辐射面
(一)以控股方式收购中小铅锌矿和褐煤生产企业;建立锗伴生矿企业集团
(二)建立和保持与大型伴生矿企业的战略联盟关系
(三)加强向产业链下游的整合力度
(四)注重纵向整合战略的协调性
(五)加大对应用领域的整合力度
(六)横向整合
三 促进锗产业兼并重组,提高规模效应
(一)严格产业准入推动锗产业升级
(二)通过兼并实现锗资源优化配置
(三)改善锗企业兼并中的政府干预行为
(四)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锗产业兼并平台
(五)建立企业兼并的完善法律保障
四 促进锗产业生态链构建
(一)伴生矿生态化
(二)提高含锗产品回收利用率
(三)发展锗产品再制造产业
(四)加征环境税收,淘汰落后产能
五 规范行业秩序,促进行业协作,形成行业合力
(一)加强锗市场集中度,整顿市场秩序
(二)建立锗资源省级战略收储机制
六 建立锗金属大产业复合调控机制
(一)建立有效的价格调控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和提高开采效率
(二)制定经济、安全、协调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第十六章 云南小金属铟大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节 云南小金属铟产业发展综合评价
一 产业链结构不完善
二 技术水平较低,产业分散,未形成行业合力
三 资源回收利用率较低
四 产业服务水平较低
第二节 云南小金属铟产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一 发展重点
二 发展难点
第三节 云南小金属铟大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 突破铟产业关键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一)加强与国内外LED生产企业合作研发,早日突破ITO产业化技术瓶颈
(二)提升铟产品再制造技术
(三)开发新型CIGS太阳能电池技术,提高能效转化率
二 建设铟产业生态化体系,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加大对铟资源回收产业扶持力度
(二)与铅锌等伴生矿产业形成共生体系
(三)铟生产企业之间,建立起产业共生链
(四)与铟产业链外的相关产业加强合作,扩展生态链范围
(五)提高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六)发展再制造
三 加快铟生产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企业规模和市场集中度
(一)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
(二)做好组织协调和牵线搭桥工作
(三)支持并充分发挥铟行业龙头企业在推进兼并重组中的带头作用
(四)根据企业的不同实际,制定相适应的兼并重组策略
(五)发挥导向和服务作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六)进一步明确兼并重组有关政策和配套措施
四 促进横向协调和纵向整合,促进铟行业协调优化
(一)横向协调
(二)纵向整合
五 形成铟产业同盟,规范行业秩序
六 组建铟产业整合创新推进小组
第十七章 云南小金属镓大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节 云南小金属镓产业发展综合评价
第二节 云南小金属镓产业发展重点与难点
一 发展重点
二 发展难点
第三节 云南小金属镓大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 发展镓产业的可行性研究
(一)技术经济方面
(二)社会
(三)管理
二 完善镓产业结构
(一)在已有的云锡集团锡冶炼的基础上,鼓励企业投资建立镓冶炼生产线
(二)打造砷化镓产业链
(三)逐步扩展下游产业链
三 增加科研投入,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一)加大锡冶炼过程中镓提取和提纯技术的研发力度
(二)提高原生镓提取和再生镓提取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三)加强技术人才培养与引进
四 提高云南有色金属冶炼业及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建立推动产学研合作的高校科技园区
(二)建立统一的服务化信息支持平台
(三)构建服务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
(四)培育省内的镓冶金大企业和集团企业
五 构建绿色产业链
(一)做好清洁载能产业项目的规划布局
(二)进一步规范矿权市场,提高矿权市场准入条件
(三)建立完善生产资料、技术转让、产权交易等市场体系
(四)广泛开展循环经济企业间合作
六 加强行业规范建设,提升政府的监督和服务作用
七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八 实施金属镓的战略收储
第十八章 云南金属钛大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节 云南金属钛产业发展综合评价
一 产业链完整,但产业价值链尚未形成
二 缺乏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产品低水平同构
三 在深加工、精加工领域无应用性产品,缺乏自主品牌
四 产业关联度低,企业各自为政
五 未形成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产业
第二节 云南金属钛产业发展重点与难点
一 发展重点
二 发展难点
第三节 云南小金属钛大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 钛的大产业内涵的界定
(一)完善钛产业链
(二)建立国家级云南省钛产业工业基地
(三)提升产业关联度,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四)产业增长率高,市场份额领先
二 钛产业发展对策
(一)扩大产业链延伸,丰富产业结构
(二)增加科研投入,加快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的过渡
(三)完善钛产业相关服务业建设
(四)加强钛产业生态化建设
(五)广泛开展西南地区的企业间合作
(六)推动行业重组
(七)加大钛行业推广力度、规范行业市场
(八)提升产业关联度
第四节 以钛工业园区建设促云南“城镇上山”对策建议
一 以钛资源优势促进“工业上山”
二 以钛冶炼加工促中下游企业“上山”
三 以钛产业促产业园区“上山”
四 以钛的“工业上山”促进“城镇上山”
第十九章 云南小金属大产业政策研究
第一节 实施“小金属大产业”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 完善云南小金属现有产业链,促进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 提高行业集中度,保护有限的资源
三 争取产业主导权,获得应有的价值分成
四 提高技术水平,培育产业创新能力
五 推进小金属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六 实现云南省小金属生产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二节 小金属大产业政策建议
一 产业链
(一)发展产品深加工
(二)促进产业整合,提高市场集中度
(三)推动小金属生产企业进行战略合作
(四)建设小金属产业基地
(五)发展小金属产业区域合作
(六)发展配套产业,提升产业关联
二 价值链
(一)争取小金属定价权
(二)整顿开采市场,避免价格竞争
(三)建立小金属收储机制,抵御价值波动风险
(四)品牌战略
三 生态链
(一)促进小金属资源循环利用
(二)发展小金属循环经济
(三)大力发展小金属生态工业园
(四)促进小金属产业节能减排
(五)环境修复和复垦
四 技术链
(一)加强自主创新
(二)进行反求技术创新
(三)补充和完善小金属技术链
(四)促进技术链集成创新
五 营销链
(一)重视顾客需求分析,提高顾客满意度
(二)实施品牌战略
(三)重视小金属产品促销
六 服务链
(一)促使小金属企业的服务化转变
(二)构建小金属制造业服务体系
(三)发挥行业协会服务功能,规范行业秩序
(四)营造良好的小金属服务市场环境
(五)提供信息交流披露服务
七 现代化
(一)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二)技术现代化
(三)生产现代化
(四)服务现代化
(五)现代集群发展平台
第三节 当前的几项重要工作
一 制定“小金属大产业”战略规划
二 确定小金属产业分工格局
三 确定小金属产业发展模式
四 建立小金属收储机制
(一)决定储备规模和企业
(二)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协调配合
(三)储备资金和补助费用的建议
(四)加强储备小金属管理
五 改革科技项目管理,加大重点技术攻关
六 深入研究小金属定价机制,争取产品定价权
七 创建“云矿”品牌
八 成立“小金属大产业”发展基金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