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从泰西、海东文献看明清官话之嬗变:以语音为中心

纸书售价: 54.4 纸书定价:¥68.0 电子书售价: 27.2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概要
引论 官话研究存在三大可能性误导
上篇
第一章 泰西、海东文献所见洪武韵以及官话语音
第一节 从朝鲜谚解汉语韵书看15世纪洪武韵之“正音”地位的动摇
第二节 从崔世珍、金尼阁著作看16、17世纪洪武韵“正音”地位的名存实亡
第三节 从日本文献看明清更替后洪武韵的不再被尊以及“正音”概念的迁化
第四节 传统华夷观与洪武韵以及明清官话的关系
第二章 东西洋士人所记19世纪汉语官话之嬗变
第一节 新教传教士所认知的汉语官话
第二节 西方外交通商官员开始重视北京官话
第三节 清政府定京音为国语标准
第三章 官话管窥三则
第一节 朱元璋的“中原”观及其对汉语的影响
一 朱元璋对“中原”概念的阐释
二 从《洪武正韵》与《明太祖集》诗歌分韵的一致性看明初的“中原雅音”
三 偰长寿何以成为丽末鲜初与明朝交流的语言翘楚
四 《洪武正韵》的修订与实际应用
五 余论
第二节 《老乞大谚解》和《无罪获胜》比较研究
一 《老乞大谚解》和《无罪获胜》的刊印缘由
二 《老乞大谚解》、《无罪获胜》所记汉语语音的特征
三 从《老乞大谚解》、《无罪获胜》注音看清初官话的使用状况
第三节 徽班何以进京成国剧
下篇
第一章 朝鲜与汉语官话
第一节 朝鲜人学习汉语的与时俱变
第二节 “训民正音”与《洪武正韵译训》
第三节 崔世珍与《四声通解》
第四节 《音韵阐微》的影子——《华东正音通释韵考》
第二章 传教士与汉语官话
第一节 耶稣会士对汉字的解析与认知
一 耶稣会士以梵汉语言接触结果为基础解析汉字音韵
二 耶稣会士由日语兼及汉语的认知进程
三 金尼阁集大成耶稣会士对汉字“形声义”的认知体系
第二节 《西儒耳目资》与“三韵”兑考的基础
第三节 《无罪获胜》语言学探微
一 《无罪获胜》所记录的汉语语音
二 《无罪获胜》的行文格式和汉字字体
三 注音本《无罪获胜》刊印的动因分析
附录:《无罪获胜》汉字罗马字注音索引
第四节 《汉英韵府》所见官话
一 卫三畏的汉语学习、研究与运用
二 卫三畏所认知的汉语官话、方言与汉文的关系
三 《汉英韵府》中的官话语音
第三章 日本汉学家所认知的汉语官话
第一节 唐音学与冈岛璞及其唐话教材
一 唐音学的兴起
二 冈岛璞及其唐话教材
三 《唐话纂要》、《唐译便览》等教材唐音的假名标注法及音值
四 《唐话纂要》假名注音所体现的杭州话语音特征
五 《唐译便览》假名注音所体现的官话语音特征
第二节 文雄与《磨光韵镜》、《三音正讹》
一 《磨光韵镜》、《韵镜指要录》、《翻切伐柯篇》等著作所论唐音
二 《三音正讹》坤卷所反映的汉语官话音系
三 夷夏之辩与华音正俗
第三节 《亚细亚言语集》等汉语教材所见北京官话
一 广部精等汉语学家所认知的北京话
二 广部精与他创办的北京官话教学机构及所编教材
三 《亚细亚言语集支那官话部》所见北京官话音韵体系以及与《语言自迩集》的差异
余言
一 明清两代究竟有没有过官话标准
二 官话在明清两代的实际使用状况如何
三 如何理解“正音”、“官话”、“读书音”和“口语音”之间的关系
四 为什么泰西、海东文献对官话的记录描写比中国人自己的更加具体丰富
五 泰西、海东文献所记录官话语音是否各有侧重
主要参考著作
感谢的话——代后记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