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蒙古语族民族文化变迁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

纸书售价: 47.2 纸书定价:¥59.0 电子书售价: 23.6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1.揭示蒙古语族诸民族间文化上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的文化关系的历史由来与特点,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各民族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
2.揭示蒙古语族诸民族间的民族互动与社会文化变迁的动态过程,有助于正确理解与把握“民族”、“文化”因素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联问题,探索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遵循的某些规律与途径
三 学术界相关研究综述
(一)社会文化变迁研究的理论回顾
(二)蒙古语族民族研究状况
1.东乡族研究
2.保安族研究
3.裕固族研究
4.土族研究
5.达斡尔族研究
(三)简要的评述
1.学习和吸收传统理论和西方理论中的精华进行研究
2.研究成果的特点
四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族群边界理论
(二)集体记忆理论
(三)族群关系的理论
五 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1.阐释蒙古语族民族本体文化形态的孕育过程中的族际互动与文化交融
2.阐释蒙古语族民族文化变迁过程中的族际共生关系与文化共享
(二)研究方法
上编
第一章 东乡族文化变迁研究
一 文化记忆与民族迁徙
(一)文化记忆:族源话语与民间口碑的叙述
(二)迁徙:拓展的族群关系
二 社会组织的演变
(一)社会行政管理组织的演变
(二)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的变化
(三)门宦的形成:群体的自我表达与分化
三 经济生产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一)多种经济经营
(二)养羊业:生存中的文化创新
1.褐子、毛毡
2.东乡平伙
3.羊皮筏子
四 文化的重构与认同
(一)语言
1.蒙古语族语言
2.汉语及其他语借词
(二)仪式与庆典
1.求雨仪式
2.庆典——哈木则巴巴纪念日
第二章 保安族文化变迁研究
一 文化记忆和民族迁徙
(一)文化记忆:族源话语与民间口碑的叙述
(二)同仁“四寨子”至大河家“保安三庄”:移民拓展的族群关系
二 社会组织的演变
(一)社会组织与家庭结构
(二)门宦的形成:群体的自我表达与分化
三 经济生产的演变
(一)单一至多种经济经营
1.农业
2.牧业
3.商业
(二)手工业的变化与保安腰刀:生存中的文化创新
四 文化的重构与认同
(一)族际交往的书写:多种语言并存
(二)仪式与庆典
第三章 裕固族文化变迁研究
一 文化记忆与民族迁徙
(一)文化记忆:族源话语与民间口碑的叙述
(二)移民:拓展的族群关系
二 社会组织的形成、裂变与重构
(一)“七族”及其特点
(二)“七族”的裂变及民族区域自治的建立
三 经济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一)牧业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二)养鹿:生存中的文化创新
四 文化的重构与认同
(一)语言
(二)仪式与庆典
1.祭祀腾格尔汗:祭天活动
2.鄂博祭祀
第四章 土族文化变迁研究
一 文化记忆与民族迁徙
(一)文化记忆:族源话语与民间口碑的叙述
(二)迁徙:拓展的族群关系
二 社会组织的形成、裂变与重构
(一)“古列延”与“阿寅勒”、“亦马克”、“鲁思”、“库都”及土族姓氏
(二)土司管辖系统的延续与削弱
(三)宗教寺院的管辖
(四)保甲制度的废除
三 经济生产的变化
(一)经济的发展脉络
(二)酿酒工艺、民间刺绣技艺:生存中的文化创新
四 文化的重构与认同
(一)语言
(二)仪式与庆典
1.“纳顿”节
2.“装脏”仪式
3.转山仪式
第五章 达斡尔族文化变迁研究
一 文化记忆与民族迁徙
(一)文化记忆:族源话语与民间口碑的叙述
(二)迁徙:拓展的族群关系
二 社会组织的形成、裂变与重构
(一)以“哈拉”与“莫昆”为中心的宗法制度
1.哈拉和莫昆的由来
2.哈拉和莫昆的职能
(二)归附清朝:八旗服役、索伦总管
1.八旗组织的建立
2.八旗的义务
3.八旗的分裂
三 社会阶层结构的嬗变
(一)政治地位的变化
(二)经济地位的变化
(三)民族:身份标志到权益标志的转换
四 经济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迁
(一)早期渔业生产活动
(二)狩猎生产活动
(三)农耕发达,多种经营兼顾
(四)生存中的文化创新:大轮车制造业与手工业、放排、烧炭业
(五)农业经济一元化
(六)生活方式的变化
五 文化的重构与认同
(一)语言
(二)仪式与庆典
1.敖包祭
2.求雨祭
3.斡米南仪式
4.庆典:达斡尔族“沃其贝节”
5.庆典:那达慕大会
小结
下编
第六章 东乡族实地调研
一 样本的状况
(一)年龄(见表6—1)
(二)性别(见表6—2)
(三)职业(见表6—3)
二 居住格局
(一)村庄(见表6—4)
(二)村庄史(见表6—5)
1.东乡县锁南镇
2.坪庄乡
3.新星村
4.龙泉乡周杨村
(三)村民身份(见表6—6、表6—7)
三 民族认同与族际交往
(一)族源记忆与民族认同(见表6—8至表6—11)
(二)族际交往(见表6—12至表6—47)
四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一)生产方式与变化(见表6—48至表6—53)
(二)家庭结构(见表6—54)
(三)收入与支出(见表6—55至表6—58)
(四)使用电器情况(见表6—59至表6—64)
五 文化与宗教
(一)语言的使用情况(见表6—65)
(二)受教育程度与受教育地点(见表6—66、表6—67)
(三)民族文化特点的认同(见表6—68)
(四)宗教信仰(见表6—69、6—70)
第七章 保安族实地调研
一 样本状况
(一)年龄
(二)性别(见表7—2)
(三)职业(见表7—3)
二 居住格局
(一)村庄(见表7—4)
(二)村庄史(见表7—5)
(三)身份的认定(见表7—6至表7—8)
三 民族认同与族际交往
(一)族源记忆与民族认同(见表7—9至表7—12)
(二)族际交往(见表7—13至表7—48)
四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一)生产方式与变化(见表7—49至表7—54)
(二)家庭结构(见表7—55)
(三)收入与支出(见表7—56至表7—59)
(四)使用电器情况(见表7—60至表7—65)
五 文化与宗教
(一)语言的使用情况(见表7—66)
(二)受教育程度与受教育地点(见表7—67、表7—68)
(三)民族文化特点的认同(见表7—69)
(四)宗教信仰(见表7—70、表7—71)
第八章 裕固族实地调研
一 样本的状况
(一)年龄(见表8—1)
(二)性别(见表8—2)
(三)职业(见表8—3)
二 居住格局
(一)村庄(见表8—4)
(二)村庄史(见表8—5)
(三)村民身份(见表8—6、表8—7)
三 民族认同与族际交往
(一)族源记忆与民族认同(见表8—8至表8—10)
(二)族际交往(见表8—11至表8—18)
(三)民族交往(见表8—19)
四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一)生产方式(见表8—20)
(二)家庭结构(见表8—21)
(三)消费状况(见表8—22、表8—23)
(四)使用电器情况(见表8—24)
五 文化与宗教
(一)语言的使用情况(见表8—25)
(二)受教育程度(见表8—26)
(三)民族文化特点的认同(见表8—27)
(四)宗教信仰(见表8—28、表8—29)
第九章 土族实地调研
一 样本的情况
(一)年龄(见表9—1)
(二)性别(见表表9—2)
(三)职业(见表9—3)
二 居住格局
(一)村庄(见表9—4)
(二)村庄史(见表9—5)
三 民族认同与族际交往
(一)族源记忆与民族认同(见表9—6至表9—8)
(二)族际交往(见表9—9至表9—14)
四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一)生产方式
(二)家庭结构(见表9—16)
(三)消费
(四)电器的使用情况
五 文化与宗教
(一)语言的使用情况(见表9—19)
(二)受教育程度(见表9—20)
(三)土族文化特点的认同
(四)宗教信仰
第十章 达斡尔族实地调研
一 样本状况
(一)年龄(见表10—1)
(二)性别(见表10—2)
(三)职业(见表10—3)
二 居住格局
(一)村庄(见表10—4)
(二)村庄史(见表10—5)
(三)村民身份(见表10—6、表10—7)
三 民族认同与族际交往
(一)族源记忆与民族认同(见表10—8至表10—11)
(二)族际交往(见表10—12至表10—34)
四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一)生产方式(见表10—35至表10—37)
(二)家庭结构(见表10—38)
(三)收入与支出(见表10—39至表10—42)
(四)电器的使用情况(见表10—43至表10—47)
五 文化与教育
(一)语言的使用情况(见表10—48)
(二)受教育程度与使用情况(见表10—49、表10—50)
(三)民族文化特点的认同
(四)宗教信仰(见表10—51、表10—52)
小结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