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纸书售价: 38.4 纸书定价:¥48.0 电子书售价: 19.2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目录

导  言
一 研究对象与目标
二 研究现状
三 基本内容与思路
上 篇 现代文学语言的发生与早期建设
第一章 “五四”作家的语言背景与语言风格类型
第一节 文言的影响与鲁迅、周作人等语言风格的建构
第二节 西文的影响与郁达夫、王统照等语言风格的建构
第三节 旧白话的影响与叶圣陶、许地山等语言风格的建构
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时代语境的改变与语言的变迁
第一节 新的教育背景与作家的语言建构
第二节 新的语言平台与作家的语言建构
第三节 新的时代导向与作家的语言建构
第三章 老舍在现代文学语言建设中的意义
第一节 独特的语言观点
第二节 融复杂文思于口语的语言实验
第三节 现代文学视野中老舍语言实验的独特性
第四章 丁玲在现代文学语言建设中的意义
第一节 自然、天足的白话文
第二节 对心理描写语言的进一步探索
第三节 豪爽、大气的个人风格
第五章 解放区小说的语言变革及其意义
第一节 解放区本土作家的语言探索
第二节 解放区外来作家的语言探索
第六章 语言观念变革与新诗的建设
第一节 从文言到白话:新诗语言的确立
第二节 呼唤语言的音乐性、美术性:诗性语言的自觉
第三节 母语意识的觉醒:“现代汉语诗歌”的自觉
第七章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汉字“修辞”问题
第一节 汉字“修辞”释义
第二节 现代文学中的口语中心主义
第三节 现代文学中的“字本位”传统
下 篇 现代文学语言的规范与发展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语言大众化”口号的流变与影响
第一节 “语言大众化”的溯源与释义
第二节 “语言大众化”策略的偏颇与缺陷
第三节 政治环境的变更与“大众化”策略的调整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语言大众化”的影响与限度
第二章 语言规范化对“十七年”文学语言的影响
第一节 语言规范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的建构
第二节 新的语境与新的语言策略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语言规范化的三个向度
第三章 从“五四”到新时期:观念转变与语言变革
第一节 对早期语言建设的回顾
第二节 “语言论转向”与新时期文学
第三节 新时期文学语言观念的转变
第四章 新时期文学批评中语言观念的变革及意义
第一节 对20世纪50—70年代语言批评的回顾
第二节 新时期文学批评中语言观念的变革
第三节 变革的意义
第五章 新时期文学语言建设的三种资源
第一节 对西方现代派、后现代派的学习与借鉴
第二节 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学习与借鉴
第三节 对民间口语资源的学习与借鉴
第六章 新时期文学语言探索的方式与向度
第一节 新的观念与新的认识
第二节 新时期文学语言探索的方式与向度
第七章 新时期小说中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
第一节 方言与母语
第二节 方言与作家的文化记忆
第三节 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