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风险若干问题研究
纸书售价: ¥43.0 纸书定价:¥43.0
-
出版时间: 2011-06-01ISBN: 978-7-5004-9862-9字数: 306千字浏览人数: 32次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农村金融的历史演化
一 制度改革阶段
二 从资金余缺状况分析
(一)资金短缺期
(二)资金流动方向:农村到城市
(三)资金宽裕期
(四)农村资金短缺依旧
三 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一)农村金融机构概况
(二)农村金融机构的组成
四 总结
第二章 中国农村金融的现状
一 中国农村金融需求的现状
(一)农户的存款意向相对稳定
(二)农村民间借贷仍占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以小额贷款为主,但农户的贷款需求在不断上升
(四)借贷用途多样化,生产、子女教育和医疗占有很大比例
二 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
(一)农村金融机构特点
(二)涉农贷款稳步增长,支农力度有所提高
(三)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深化
(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有力,已开业机构健康发展
(五)农业保险发展良好,新农保覆盖面扩大
(六)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金融服务覆盖面大幅度提高
第三章 国外对农村金融问题的研究
一 介绍
(一)农村金融
(二)农村金融目前的发展状况
二 金融教育的重要性
(一)金融知识
(二)社区金融组织
(三)案例分析:非洲乡村银行(Rabobank)
(四)案例研究:加纳的农村和社区银行
(五)农业租赁
(六)孟加拉国小额信贷偿付的决定因素
三 现代通信技术的运用
移动的钱:在肯尼亚为得不到银行服务的人提供金融服务的新途径
四 适用于小农户的风险管理技术
(一)农村金融和信用风险管理
(二)案例分析:秘鲁的厄尔尼诺保险项目
(三)农村金融和小额保险的创新
五 服务小农户的金融和非金融组合
(一)农业信贷及其扩展服务的组合
(二)农村金融和农业发展服务的结合
六 结论
第四章 农村金融与农产品期货
一 期货知识基础
(一)期货的定义
(二)期货交易的特点
(三)期货市场的产生
(四)期货交易市场的发展
二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史
(一)清代:中国期货交易的萌发时期
(二)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期货市场的形成及大风潮的发生
(三)国民政府时期:中国期货市场的跛行发展
三 中国期货市场的现状
四 “三农”问题与农村金融困境
(一)“三农”问题的由来
(二)农村金融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三)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建设是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五 农产品期货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渠道之一:指导生产
(一)什么是期货农业?
(二)期货农业的例子
(三)“期货农业”的特点
(四)期货农业的社会效益
六 农产品期货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渠道之一:风险管理
(一)农村农业的风险
(二)以期货来管理风险、降低风险的说明
(三)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
七 期货的介入对现货市场的影响
(一)文献回顾及问题的提出
(二)数据来源
(三)数据描述
(四)模型分析
(五)结论
八 结论与建议
第五章 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
一 引言
二 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意义
(一)避险无用定理
(二)风险管理创造价值
(三)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
三 农村金融风险的核心——农户家庭金融风险管理
(一)家庭金融研究的挑战
(二)农村家庭金融研究的意义
四 中国农村融资需求与信用风险实证研究
(一)所用数据
(二)农户融资需求
(三)农户融资需求与金融机构信用风险
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村金融风险分类分析
一 农村金融机构利率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
(一)利率风险
(二)商品价格风险
二 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分析
(一)操作风险的界定
(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三)对构建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探讨
三 农村金融信用风险分析
(一)农村金融信用风险原因分析
(二)农村金融传统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缺陷分析
(三)农村金融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创新分析
第七章 农村金融的实践创新
一 村镇银行
(一)建立程序
(二)基本现状及分析
(三)积极意义,挑战及建议
二 小额贷款公司
(一)一般特性
(二)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发展建议
三 农村资金互助社
(一)概述
(二)作用和意义
(三)挑战和面临的问题
(四)发展建议
四 土地银行
(一)土地银行的定义
(二)建立土地银行的必要性
(三)发展土地银行的要求
五 其他创新
第八章 中国各省市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
一 金融发展概念评述与中国金融发展二元结构分析
(一)金融发展的概念评述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结构分析
二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文献回顾与评述
(一)金融体系发展与经济增长:作用机制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三)金融发展水平的决定
(四)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金融发展模型
(五)中国实证研究评述
三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模型设定
(二)数据来源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四 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定位,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二)逐步放宽农村金融发展的限制,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大力发展中小型乃至微型金融机构
(三)结合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加大对信贷产品创新力度,增加切合农村经济主体需求的信贷产品
(四)采取商业与政策性相结合的模式,构建农村信贷市场的风险分担机制
(五)积极引入新的信贷体制机制,多元化供需对接的农村金融信贷模式,真正破解农村金融难题
(六)加快农村产权流通市场的建立,解决信贷市场抵押品不足的问题
(七)对“三农”金融服务给予财政扶持
第九章 农村金融与碳金融
一 碳金融简介
(一)碳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二)碳金融的参与者
(三)碳金融市场的分类
(四)碳金融交易工具
(五)碳金融交易的风险
(六)碳金融的功能
二 碳金融发展的现状
(一)全球碳金融发展现状
(二)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现状
三 我国农村碳金融的发展
(一)我国农村碳金融发展的背景
(二)农业节能减排
(三)促进我国农业节能减排的措施
(四)制约我国农村碳金融发展的原因
(五)如何发展我国农村碳金融
四 我国农村低碳经济发展案例及分析
五 结论
第十章 汉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互动及银行贷款的影响
一 文献回顾
二 基本模型
(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二)农业产出增长
(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四)农村人均净收入
三 数据
四 结果讨论
五 结论
附录一 表格
附录二 民汉地区划分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