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农业产业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四、研究框架和主要观点
(一)研究框架
(二)主要观点
第二章 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的基础理论
一、分工理论
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一)静态分析:交易成本与组织选择
(二)动态分析: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
三、组织理论
(一)古典组织理论
(二)新古典组织理论
(三)系统组织理论
(四)现代组织理论
四、产业组织理论
(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
(二)新产业组织理论
第三章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一)农业的协同化
(二)农业的集中化
(三)农业的国际化
二、产业链视角的农业产业化
(一)传统农业产业链
(二)现代农业产业链
(三)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分解
(四)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链的关系
三、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组织
(一)组织的产生及性质
(二)组织的形式和协调机制
(三)农业产业化组织及其功能
四、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
(一)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与农业产业化组织
(二)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
(三)国内有关农业产业化模式文献回顾
(四)本书的划分
第四章 契约模式
一、契约理论
(一)契约概述
(二)古典契约理论和现代契约理论
二、国内文献回顾
(一)契约模式的分类
(二)契约模式的优劣
三、契约模式的分类
(一)按缔结合同关系的不同主体分
(二)按合同的形式或性质分
(三)按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分
四、契约模式的优势与局限性
(一)契约模式的优势
(二)契约模式的局限性
(三)契约模式的改进
第五章 外生龙头一体化模式
一、一体化的动机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纵向一体化理论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纵向一体化理论
(三)演化经济学的纵向一体化理论
二、农工商综合体
(一)农工商综合体的内涵
(二)国外农工商综合体模式的发展
(三)农工商综合体的特征
(四)农工商综合体的适应条件和运作方式
(五)农工商综合体的优势与局限
三、联营体
(一)联营体及其特征
(二)联营体的适应条件
四、外生龙头一体化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外生龙头一体化模式的优势
(二)外生龙头一体化模式的局限性
(三)外生龙头一体化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第六章 内生龙头一体化模式:国外模式及借鉴
一、国外合作社理论及研究综述
(一)国外合作社理论
(二)国外合作社研究综述
(三)合作社的特殊规定性及原则
二、国外内生龙头一体化模式发展概况及经验
(一)发展概况
(二)经验
三、北美新一代合作社及其特征
(一)与传统合作社相比较的特征
(二)与股份有限公司相比较的特征
四、国外内生龙头一体化模式的借鉴
(一)依赖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借鉴
(二)新一代合作社对我国发展合作社的借鉴
第七章 内生龙头一体化模式:国内模式选择
一、我国有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的回顾
(一)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二)我国有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相关术语
二、内生龙头一体化模式的优势
(一)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二)提高农民收益
(三)降低市场交易费用
(四)提升农民素质
(五)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
(六)转变农业补贴形式
三、国内内生龙头一体化模式的运行状况
(一)国内已有内生龙头一体化模式的表现形式
(二)内部运行状况
(三)存在的问题
(四)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四、内生龙头一体化模式的主导形式选择
(一)对国内已有形式的总结
(二)内生龙头一体化模式发展的主导形式选择
(三)实现主导形式的路径选择
第八章 不同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比较
一、组织效率理论
(一)组织效率理论的起源
(二)组织效率的概念
(三)组织效率的来源
(四)组织效率的影响因素
二、影响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效率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目标
(三)内部因素
三、三种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比较
(一)环境效率变量比较
(二)目标效率变量比较
(二)运行效率变量比较
四、中国农业产业化主导组织模式的选择
(一)契约模式和外生龙头一体化模式在我国的适应性
(二)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主导组织模式:内生龙头一体化模式
(三)促进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措施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