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中国特色经济学话语研究:全国首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文集

纸书售价: 94.4 纸书定价:¥118.0 电子书售价: 47.2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在首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暨第六届全国现代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研讨会上的致辞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若干问题——在首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上的致辞
一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阶级矛盾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计划的
四 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和收入分配问题
致辞
致辞
致辞
一 中国特色经济学话语体系
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与促进共同富裕
一 邓小平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构想
二 中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是导致贫富分化的主因
三 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才能促进共同富裕
(一)国有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承担重要职能
(二)集体经济在农村促进共同富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注重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四)发挥好国家在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论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的最低限度
一 反映所有制结构状况的几种统计指标
二 从生产关系上把握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最低限度
三 公有制在第二、三产业中占主体地位具有决定性意义
四 发挥统计指标反映所有制结构的“指示器”作用
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新思考
一 如何评价亚当•斯密的研究对象理论?
二 马克思的总体方法论:“思想总体”再现“具体总体”、主观辩证法再现客观辩证法
三 马克思的总体方法论
四 研究对象总体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经济学诸流派的沟通:以演化经济学为例
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根本属性:“发展”与“背离”的评判标尺
(一)标尺一:“历史性和动态性”研究方法
(二)标尺二:“实践性和二重性”研究方法
(三)标尺三:“整体性和复杂性”研究方法
(四)标尺四:“社会主义必然性”结论立场
二 不足点:多样性与协调性问题
(一)“决定论”局限与“多样性”问题
(二)创新理论局限与“协调性”问题
三 借鉴点:“新奇创生性”与“行动依赖性”
(一)新奇创生性:变异—选择—发展
(二)行动依赖性:满意假说—个体群思维—时间不可逆
四 切入点:劳动的目的论特性与分工体系变革的资本积累理论
(一)本体论切入点:劳动的选择性—人性的实践性—生产方式的创新性
(二)分析框架切入点:市场价值不确定性—分工体系协调性—资本积累制度性
五 转变程度:一个建议性评价
“唯物史观”视角下偏好演化及其应用分析——基于“生产方式—人的本质—个体偏好”互动演化视角
一 引言
(一)决定个体偏好的“人的本质”属性界定
(二)“生产方式—人的本质—个体偏好”互动演化分析
(三)促进以生产方式变革为核心的偏好引导与重塑,实现社会和谐、包容发展
二 小结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
一 国际话语权构建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有利于说明中国发展道路
(二)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
(三)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二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话语权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中国掌控的国际话语权有限
(二)中国设置国际议题和制定国际规则的话语能力欠缺
(三)中国的国际身份“被定位”的状况堪忧
三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话语权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抓住时机,讲好中国故事
(二)凝聚力量,提高设置、处置议题和制定国际规则的能力
(三)创新举措,积极拓展对外传播渠道
马克思经济学基本概念、原理及学科形态的可深化与发展研究
一 引论
(一)经济学关于资本解析的探新研究
(二)政治经济学关于“批判与建设的相关性原理”探索
二 商品因素分析将随社会转型而发生重大变化
(一)马克思关于商品因素分析的原创要义及时代特点
(二)劳动量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例”一类方式的互价机制
(三)价值规律的内部分解与合成
三 人类同生物在物化过程与制度规则上的联系及区别
(一)自然生物的生化过程与“自然制”
(二)人类的物化过程与社会制度
(三)从生物的自然规律到人的价值规律再到社会的剩余价值规律
(四)人类物化过程与制度规则交互发展的简明线索及阶段
四 关于资本形成过程的深化分析及本质定性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及财富的三个条件,三个阶段,一个过程
(二)资本形态的物化属性与主义形态的社会属性
(三)资本学原理的第二大问题——资本的本质:商品劳动力的历史地位及学术定性
五 经济学及政治经济学学科形态的改革与创新
论“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特征
一 “共同富裕”:“中国模式”的价值指向
二 公有制经济制度:“中国模式”的内在稳定器
三 从金融危机时代看“中国模式”的价值
四 对中国经济未来改革方向的思考
资源和需要双约束假设的经济学分析——阐发程恩富教授的资源需要双约束理论
一 对“双约束假设”①的评述
(一)重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源配置研究的内涵,实现了资源配置理论的重大创新
(二)针对西方经济学资源有限需要无限假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资源和需要双约束假设
(三)站在历史高度,指出了资源和需要双约束假设的内在要求
二 问题的提出
三 资源的最佳配置
(一)辩证的认识资源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二)从资源最优化角度研究资源配置
(三)确定资源最佳配置的可运行区间
四 合理需要的最大满足
(一)必须要清晰的概念
(二)合理需要约束
(三)合理需要最大满足的艾奇沃斯方框图
五 资源最佳配置和合理需要最大满足的一 般均衡
(一)资源和需要双约束假设下一般均衡的条件
(二)资源和需要双约束假设下一般均衡的图示
六 资源最佳配置和合理需要最大满足一 般均衡的意义
(一)从人与生态和谐发展的角度实现了资源的最佳配置
(二)从大多数人合理需要满足的角度来满足人的需要
(三)从大多数人合理需要的满足出发实现了生态性的资源最佳配置
资源环境产权效率与公平研究的三种主要范式述评——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的观察视角
一 关于资源环境产权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研究背景
二 范式一:基于产权经济学或制度经济学方法的研究
三 范式二:基于资源环境法方法的研究
四 研究范式三 :基于资源科学、管理科学方法的研究
五 简要的结论
人力产权研究对劳动者权益理论的传承与超越——兼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畴体系创新
一 人力产权范畴:以人为本时代创新发展经济学的应运而生范畴
二 人力产权范畴的历史性析出
三 人力产权范畴的科学内涵及其权利实现与人的异化复归之间的关系
四 人力产权范畴之于现代产权制度建构、完善的现实意义
五 人力产权范畴之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畴体系创新的意义
论邓小平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
一 邓小平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的丰富内涵
(一)邓小平对“实现什么样的富裕”的科学回答
(二)邓小平对“怎样富裕”的科学回答
二 邓小平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的历史地位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内在规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从“手段”到“本质”的创新与转变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实现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从“跃进”到“步骤”的创新与转变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本质,奠定了党在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的理论基础
三 邓小平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的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具有世界意义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体现了公有制为主体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
(三)贯彻邓小平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把解决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党的中心课题
“社会主义本质”之辨——高校教科书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位不正确
一 本质与事物一一对应——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本质
(一)如何看“事物”?
(二)如何看“本质”?
(三)如何看“事物的本质”?
二 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的社会主义有不同的本质
(一)号称“社会主义”者具有共同的本质——批判和变革资本主义
(二)不同的社会主义具有不同的本质——因变革资本主义的手段、方式、目标的不同而不同
(三)马克思主义的亦即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主张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并以无产阶级专政、政府组织经济为基本手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公有制为主体,无产阶级专政和国家组织公有经济为主导是其主要表现
三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部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本质
学界关于劳动价值论反常困惑的讨论——与由成本化解理论研究印证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
一 学界关于劳动价值论反常困惑的讨论——弄巧成拙
(一)现代企业活劳动相对减少而价值量不断增加的困惑
(二)劳动日益向非生产领域拓展所引起的困惑
(三)“资本主义私有制丧钟就要响了”没有实现所引起的困惑
(四)马克思预想的按劳分配没有实现所引起的困惑
二 命题分析、范式分析与内外关系分析——劳动价值论反常困惑的性质和客观根源
(一)命题分析——概念混淆所导致的困惑
(二)范式分析——范式混淆所导致的困惑
(三)内外关系分析——劳动价值论发生困惑的客观根源和学界陷入错误的实质
三 成本化解理论探讨——由马克思主义生物范式经济学研究印证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
(一)成本化解理论的对象与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学定义
(二)成本化解理论的内容要点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必然性和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再证明
(三)由成本化解理论从根本上消除劳动价值论的反常困惑,从而印证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
二 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
为什么“成正比”是错的?——与王朝科、郭凤芝商榷
一 引言
二 “王、郭文”的核心概念及其基本问题
三 证明还是证伪?
四 “王、郭文”对成正比命题的“证明”及其问题
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证实马克思分配理论的科学性
一 马克思关于资本对于价值创造零贡献的反证法证明
(一)古典和新古典共同的生产函数理论
(二)从西方经济思想史看古典和新古典生产函数理论的逻辑性问题
(三)资本对于价值创造的0贡献及相关命题
二 上述结论的稳健性
三 对资本0贡献命题的进一步思考
四 对于生产和分配理论的更进一步思考
五 结论
马克思两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中的乘数、加速数——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方法
一 关于马克思两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中有乘数和加速数的思辨
二 马克思两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的投入产出表示
三 马克思两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中的投资乘数、消费乘数及其矩阵
四 马克思两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中的加速数及其矩阵
五 以《资本论》中的举例验算
论列宁的三部类价值转形
一 各种价值转形理论
二 列宁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三 按照列宁的三 部类划分的价值转形
(一)基本假设条件
(二)符号规定
(三)价值转形模型
四 按照列宁的部类划分的价值转形的数例
五 马克思的“两个相等”的著名论断在哪些系统之间成立
六 中等有机构成与价值生产价格转换系数等于1不等价
七 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类中生产价格可以高于价值
八 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类中生产价格可以低于价值
(一)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类中生产价格可以低于价值
(二)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类中生产价格可以低于价值
九 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和多得到的剩余价值的符号可能相反
(一)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大于零的情况下多得到的剩余价值可以小于零
(二)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小于零的情况下多得到的剩余价值可以大于零
(三)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和多得到的剩余价值的符号相反或相同的范围
十 价值决定生产价格
十一 价值规律是否发生变化
十二 不能通过资本流动实现价值转形
十三 结论
关于把联合生产导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几项基本原则
一 肯定剥削的存在是首要原则
二 确定模型的变量关系是基本前提
三 部门—部门模式的数据来源与负的价值问题
四 资源约束问题
“看不见的手”和自稳定的市场神话——复杂科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实践检验
引论
(一)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和外贸自动平衡的神话
(二)自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神话
(三)有效市场和金融无套利机会的神话
(四)噪声驱动宏观经济周期的神话
(五)微观基础和理性预期(自愿失业)的神话
(六)利率政策宏观调节的神话
(七)转型实验、金融危机、和市场经济的内生不稳定性
二 结论:经济学流派的检验与综合
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微观机制——货币政策失效
一 纸币体系中市场价格机制的三个特征
(一)纸币的被动性膨胀
(二)绝对价格“向下刚性”
(三)“向上看齐”规律和“棘轮效应”
二 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三个微观机制:微观行为的价格总水平效应
(一)劳动生产率变化的价格总水平效应
(二)市场机制调节的价格总水平效应
(三)需求刚性的价格总水平效应
三 总结:货币政策失效
置盐定理的批判
一 问题的所在
二 关于“置盐定理”的文献回顾
三 “置盐定理”的假定前提和数学证明
(一)“置盐定理”设定的假定前提
四 对“置盐定理”的质疑与批判
(一)对“置盐定理”假定前提的质疑与批判
(三)对“置盐定理”的证明结论的质疑与批判
五 研究结论
基于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函数与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一 引言
二 价值函数的存在性
三 价值函数的一 般形式
四 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价值的机理
五 简要的结论
劳动生产率与实现的单位商品价值量成正比:一个非均衡分析——兼对程恩富、马艳命题的一个证明
一 引言
二 理论准备
(一)基本概念
(二)概念间的关系
三 劳动生产率与实现的单位价值量关系的证明
(一)假设
(二)均衡情况下两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三)非均衡分析:出售价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的考察
(四)非均衡分析:出售价不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的考察
四 结论
“均衡价格”(生产价格)向量不等于价值向量:与冯金华教授商榷
一 引言
二 冯金华教授证明了什么,没有证明什么?
(一)冯文中模型的基本假设
(二)再生产条件
(三)价格体系
(四)p和z的关系
三 冯金华教授的z向量不等于价值向量
四 马克思的转型模型唯一 地确定了价值与生产价格的数量关系
五 总结
三 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时代发展
一 对传统公有制和私有制特征的分析和结论
二 公有制和私有制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三 现代私有制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四 基本结论
“过度市场化”,还是“民生导向的社会主义化”?——浅议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 我国现阶段的居民收入分配问题与理论界争论的焦点
(一)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问题概况
(二)国内理论界在居民收入分配问题上的争论焦点
二 对市场化改革能否解决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的思考
(一)市场机制作用下贫富分化的必然性
(二)为寻求机会平等而引入市场竞争的逻辑
(三)对权力利用市场牟取私利的防范
三 应弃“过度市场化”而择“民生导向的社会主义化”的解决思路
(一)“继续市场化改革”实为“过度市场化”
(二)“民生导向的社会主义化”是解决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的正确思路
所有制结构: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与实践创新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所有制结构的理论与实践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所有制结构的预测和构想
(二)列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克思所有制结构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三)“斯大林模式”中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与实践
二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在中国化进程中的创新与发展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开拓性探索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传统所有制结构的理论突破与实践创新
(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对所有制结构理论的不断创新和与完善
土地国有制与经济发展、社会平等和生态文明
一 土地国有的历史追求
(一)中国历史上对土地私有性的限制和对土地共同占有与国家所有的追求
(二)国外对土地制度私有性的限制及对土地国有公有的追求
二 土地国有的理论根据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土地国有化的论证
(二)土地社会所有或国有的生态优越性
三 土地国有的现实问题讨论
(一)城市拆迁和农地征用中的国有土地权益问题
(二)农村土地的所有制选择
四 国有生态财富的产权构建与完善
(一)以公(国)有为导向的多形式土地产权
(二)公有土地的人民管理权
从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制思想看农业合作经济的发展方向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经济合作制的思想
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发展农业合作经济方面的初步探索
三 农业合作制的国际经验与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践
(一)来自国际的经验:农业合作社及其发展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合作制的重建
四 社会主义条件下农业合作制的发展方向
(一)我国的新型合作制经济不同于土地私人所有权基础上的合作社
(二)推行新型农业合作制经济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
(三)发展新型合作制经济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
(四)发展新型合作制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和设计
论国有部门的社会性
一 国有部门的社会职能
(一)扩展的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模型
(二)国有部门社会性的马克思主义解释
二 从“产权制度改革”到“公有制实现形式改革”
(一)产权制度改革
(二)公有制实现形式改革
三 结语
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变动的决定机理
一问题的提出:对现有研究文献的简要回顾
二 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决定:马克思的分析
三 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决定机理: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四 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决定机理:一个政策分析框架
五 简要的结论
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收入分配与库茨涅兹假说
一 引言
二 收入分配与“中等收入陷阱”:对库兹涅兹假说的再认识
(一)库兹涅兹假说成立的必要条件
(二)库兹涅兹倒U形曲线的阶段性特点
三 “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透视:国际经验与教训
(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经验分析
(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的教训分析
四 收入分配失衡:来自中国经济现实的预测
(一)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认识
(二)中国满足库兹涅兹假说成立的必要条件
五 结论和政策建议
无尽的等待——“倒U型假说”批判
一 “倒U型假说”——在变得更好之前要变得更坏
二 “更坏”就能“更好”?
三 “共同富裕”与“倒U型假说”
中国贫富问题浅析
一 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日益庞大的先富阶层
二 “历史周期律”新解:贫富矛盾定太平
三 统筹解决贫富矛盾,永葆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关于加强对原社会主义国家收入分配理论与现实研究的思考
一 
二 
三 
生产与分配:马克思的理论与当代的实践
一 马克思关于生产与分配的理论
(一)一定的分配关系是一定生产关系的表现,分配关系表现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
(二)生产与分配之间的矛盾对立扩大和加深时,会导致两极分化和经济危机
(三)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公平分配
二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当前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
(一)“强资本、弱劳动、权力寻租”的关系导致劳动力价值被严重扭曲
(二)“世界工厂”的生产模式进一步恶化了收入分配格局
(三)部分群体、行业的不合理收入扩大了收入分配不公
三 收入分配不合理对生产的影响
(一)内需不足,居民消费水平低,严重影响了社会扩大再生产
(二)收入分配不合理影响了经济结构的均衡发展
(三)收入分配不合理已经严重影响了劳动者阶层素质的提升,妨碍了产业结构升级。
四 结语与思考
经济发展与陷阱跨越: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一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一)发展陷阱的理论
(二)发展陷阱的界定
二 跨越发展陷阱的国际经验
(一)数据来源
(二)发展陷阱“量”的验证
(三)发展陷阱“质”的根源
三 跨越陷阱方式的历史比较
(一)零和的暴力式跨越
(二)共赢式跨越与经济起飞
四 结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对中国的启示
包容性增长或共享式增长:基于相对贫困视角下的探析
一 中国当前存在的相对贫困与包容性增长
二 贫困的识别是理解包容性增长的关键
三 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三个关键因素——基于马克思的贫困理论
四 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具体路径选择
论包容性发展理念的生成
一 理论基因
(一)马恩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思想,是包容性发展追求“所有人的参与和所有人的发展”的理论依据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有机体、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理论,是包容性发展谋求“健康有序的发展”的理论依据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是包容性发展秉持“机会平等”、“利益共享”的理论依据
二 思想渊源
三 中国根脉
(一)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是包容性发展理念的现实根基
(二)包容共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
四 时代价值
(一)包容性发展理念凸显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终极关怀,追索经济增长实践中的人本生存状态,指出了一条人类经济活动的沧桑正道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包容性发展理念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缩小收入差距等发展肯綮提供了价值导引
(三)包容性发展理念秉持经济全球化时代普遍认可的和平与发展、参与与共享的诉求,为解决时代主题、建设和谐世界探索出崭新的发展模式
从生产过剩的视角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
一 两种经济理论对资本主义可持续性认识的根本分歧
二 生产和消费的模式是“有限—无限”还是“有限—有限”?
三 在双约束假设基础上推导符合实际的新模式
四 转换视角后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新审视
(一)难以抑制的房价上涨
(二)节约型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
五 结语
利润率下降规律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一 利润率下降与投资结构失衡
二 利润率下降与消费需求不足
(一)利润率趋向下降增大了“实、虚”部门的收入差距
(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抑制了劳动收入占比的提升
(三)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扩大了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的收入差距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企业改制抑制了普通工人收入增长的步伐
三 利润率下降与出口依存度攀升
四 结语
马克思主义产业组织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的产业组织理论
(一)关于产业组织的类型
(二)关于产业组织演变的物质技术基础
(三)关于资本集中及大企业的作用
(四)关于个别资本扩大及垄断形成的前提条件
(五)关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六)关于产业组织演化对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影响
二 马克思主义产业组织理论的现实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产业组织理论是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产业组织演变的理论依据
(二)马克思主义产业组织理论是建立我国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产业组织理论是推动我国产业组织合理化的思想武器
(四)马克思主义产业组织理论对于加强我国国有经济的控制能力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四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理论
创建“世元”的可能性和实现路径
一 “世元”的基本问题
(一)自上而下的实现路径
(二)自下而上(bottom-up)的实现路径
(三)简评两种实现路径
二 创建“世元”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基础
三 创建“世元”的可能性分析
(一)创建“世元”的经济基础分析
(二)创建“世元”的成本收益分析:国家利益角度
四 逐步推行“世元”的步骤和政策建议
(一)创建“世元”的准备阶段
(二)创建“世元”的初始阶段
(三)不断完善“世元”体系阶段
论当代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 国际超级金融垄断及其高度虚拟化
二 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嬗变的四个段落
三 新自由主义破产的启示
从理论缺陷到实践灾害:新自由主义难逃失灵宿命
一 新自由主义作为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缺陷
二 新自由主义作为政治纲领和意识形态的资本扩张性质
三 新自由主义作为经济范式的神话破灭:从虚假繁荣到金融危机
四 新自由主义的借鉴与反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全球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兼论资本主义调整的新方向
一 美国垄断资本学派:金融化导致金融危机
二 美国积累结构学派:积累结构变化引起金融危机
三 美国竞争学派:生产能力过剩才是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四 美国世界体系学派:金融危机是霸权更迭的一种反映
五 法国调节学派:金融危机标志着美国自由主义模式的破产
六 日本宇野学派: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结构性危机
七 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认识
八 对资本主义未来调整的认识
马克思资本主义金融不稳定思想研究
一 资本主义条件下金融不稳定的内生因素
(一)汇票经纪人营业方式的不稳定性
(二)金融体系中的投机性欺诈性投融资
(三)作为最终贷款人的中央银行金属准备的流出和存款准备资本实际量的下降
二 金融不稳定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三 金融不稳定的动态形成过程及其与实体经济周期的关系
四 金融危机的解决
金融的财富分配功能:基于《资本论》的初步理论解释
一 引言
二 金融的财富分配功能:封闭模型下的解释
三 金融的财富分配功能:开放模型下的解释
四 小结:必须大力加强我国金融的社会主义性质
单极结构国际货币体系的支持机制及其启示
一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支撑机制
二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脆弱性
三 反思单极结构国际货币体系支撑机制的若干启示
资本论对经济危机原因的考察
一 引言
二 《资本论》对经济危机原因的考察
(一)资本主义经济顺利运行的条件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对经济危机原因的揭示
(三)资本主义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对经济危机原因的揭示
三 结语
新古典经济学的“封闭系统”方法论特征
一文献回顾: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方法论对经济学的影响
(一)对事物内在联系、变化及其规律研究的方法论区别
(二)还原主义论(Reductionism)和整体主义论(Holism)对经济学的交叉影响
二 新古典的封闭系统方法论特征分析
(一)研究范畴的“封闭”
(二)逻辑结构和基础的封闭
(三)研究方法、模式的“封闭”
(四)研究任务、目的和意义的封闭
三 开放系统方法论下的经济学科学性检验
四 结论
罗默“不公平对待”思想评析
一 “不公平对待”的含义
二 不公平对待与剥削的异同
三 罗默的“不公平对待”理论存在的问题
四 罗默“不公平对待”理论的现实意义
法兰克福学派的非经济分析及其借鉴:分配、分化和认同
一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消解
二 法兰克福学派的非经济分析及其方案
三 我国当前的阶层分化和阶级意识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客观事实:市场经济会导致阶层分化,但导致我国阶层分化且可能滑向阶层对抗险境的根源不在市场经济本身,而在于改革过程中财富分配的不合理
(二)主体感受:首先权利不公平感强化了阶层的对立情绪,其次二元身份认同习惯挤压了人的心理承受力,使人们对自身社会经济状况的认同感低于事实上的经济收入和地位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争鸣
一 经济全球化中民族国家的地位
二 经济全球化中民族国家职能的演变
三 经济全球化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
四 简评
新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空间批判与空间命运
一 资本积累、城市化与空间形塑
二 资本循环、空间生产与空间成长
三 资本流动、非对称性交换与空间异化
四 资本霸权、秩序紊乱与空间重构
试论劳动力资本化与马克思资本批判的历史限度
引言
一 “资本—劳动二元对立”模型:马克思资本批判的核心理论成果
二 劳动力价值的演化:知识积累②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三 劳动力资本化:马克思资本批判的历史限度
四 劳动者主体化与劳动解放:“资本一般”逻辑统治的历史指向
五 余论:简评西方人力资本理论
信息革命中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层级化分裂
一 层级化概念的理论渊源及其内涵
(一)层级化概念的理论渊源
(二)层级化概念的内涵
二 中心—边缘工人群体的划分与信息化重组
三 非标准就业与弹性工作制度
(一)工作模式的弹性化趋势
(二)美国就业机器的神话
马克思工人合作工厂理论视阈下的蒙特拉贡合作公司研究
一 马克思的工人合作工厂理论
二 蒙特拉贡的企业模式分析
(一)所有制设计与分配模式
(二)治理结构
(三)金融系统
三 蒙特拉贡的企业绩效
四 启示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