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本书是在我同名博士后出站报告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吾师叶秀山先生,文宗学府,驰名宇内。博士毕业之际,仰先生之学识,慕先生之名望,拜入先生门下做博士后研究。近年来,遍读先生著述,自感先生境界之高远、学养之深厚,俱入化境,非吾辈所能企及。先生曾云:“哲学无他,学以致思也。上智者小学而大思;下智者大学而小思;得乎其中者以学养思。唯不学不思者无救。”我资质鲁钝,只能以勤补拙,若有所思,遂成此文。读书不敢懈怠,以此自警。选择“德里达的发生现象学”作为博士后研究题目,于我而言确实给自己出了一个大难题。选题时雄心勃勃,试图想要通过对德里达的研究打通德法现象学。动笔之后,方知非自己能力所能及,但也只好勉力为之。报告写成之后,心中惴惴不安,生恐贻笑大方。每想及此,压力陡增,常叹自己理应更加努力。感谢我一生的导师孙正聿先生,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和孙先生时常有交流,师生之谊,父子之情,夫复何言!吉林大学的孙利天教授、姚大志教授、王天成教授、贺来教授、张盾教授等诸位先生的研究成果使我受益颇多,各位老师在学术研究上对我多有鼓励和指导。吴友军、高云涌、郭艳君、程彪、王福生、田忠锋、李慧娟、杨淑静、莫雷等诸位同门馈赠给我太多的友情和帮助。师妹王英、我的学生石佳、刘建卓等帮助我校对了全文。复旦大学的朱锋刚博士在语言和资料方面给我提供了许多帮助。我所学习和工作的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和哲学社会学院有着浓郁的学术氛围,大家真诚治学的态度和执著专注精神,使我能够沉浸在哲学理念的美妙之中,乐此不疲。在此,向他们一并致谢。感谢我做博士后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室的诸位老师:周晓亮、张慎、杨深、王齐、刘素民、詹文杰等,聆听他们的教诲,我受益颇多!参加我博士后出站报告会的杜小真、尚杰、李河等诸位老师,对我的研究提出了许多中肯和极富价值的建议,他们在学术上的成就和洞见足令我辈高山仰止、钦佩不已!同时还要特别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人事处许秀婷老师和西方哲学史研究室的陈志远博士,许老师的宽容与陈志远博士所给予的帮助让我非常感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王曦老师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作,并对本书的修改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此表示深深致谢!拙作付梓,甚是惶恐,求教于方家,敬请指正!是为记。王庆丰己丑秋于吉林大学
全部显示∨
王庆丰男,汉族,河南林州人,出生于I978年lO月10日。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7年入吉林大学哲学基地班学习,2006午获吉林人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6年9月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流动站。主要研究方向为辩证法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德法现象学等。在《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天津社会科学》、《光明日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利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外国哲学》、《哲学文摘》等摘编、转载。
全部显示∨
导言 发生现象学的观念一 胡塞尔现象学的先验“发生”
二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发生”
三 德里达与发生现象学
第一章 发生(上)一 无限的目的论理念
二 主动发生的两个困难
三 被动发生的悖论
第二章 发生(下)一 心理学主义与逻辑主义:胡塞尔的平行性观念
二 辩证法:发生与结构的共源
三 激活发生:哲学的第一任务
第三章 历史一 “历史—目的论”的途径
二 原历史:起源的思义
三 历史的现象学生成
第四章 回问一 “回问”与几何学的起源
二 “回问”的目的
三 “回问”与现象学的双重还原
第五章 语言一 语言与观念对象性
二 语言与三种观念性
三 现象学的语言还原
第六章 书写一 书写与先验的发生
二 书写的单义性与两可性
三 单义性与康德意义上的理念
第七章 延异一 延异的语义分析
二 延异与符号
三 延异与存在论差异
第八章 时间(上)一 亚里士多德与传统时间概念的绝境
二 黑格尔与时间的两种观念
三 海德格尔的“时间性”概念
第九章 时间(中)一 “现在”的优先特权
二 原印象的“彗星之尾”
三 感知到想象的延异
第十章 时间(下)一 解构“时间注释”的方法与目的
二 注释本身及其“被回避”的问题
三 线的终结与差异的踪迹
第十一章 实事一 胡塞尔的“事情本身”
二 海德格尔的“事情本身”
三 德里达与现象学的“事情本身”
结语 解构与现象学一 解构与现象学的方法
二 解构与现象学的问题
三 解构与现象学的精神
参考文献
后记
该书无电子版哦,想阅读点购买纸书吧,现在还在打折喔(⊙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