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研究

纸书售价: 75.0 纸书定价:¥75.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全部显示∨

全部显示∨

目录

上篇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意识形态的诞生
第一节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生与发展
一 资本主义从原始积累到工业革命
二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与意识形态症结的显性展示
一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与内在矛盾的激化
二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症结的暴露
三 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条件以及传播的方法与途径
一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条件
二 马克思主义成为国际工人阶级运动指导思想的方法与途径
第二章 列宁主义的诞生与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内在矛盾
三 列强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对世界的瓜分和争夺
第二节 帝国主义意识形态走向全面反动
一 从理性走向非理性
二 从积极走向颓废
三 从终极关怀走向工具主义
第三节 列宁主义的诞生与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 列宁主义的诞生
二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走向现实
三 列宁主义成为联共(布)的指导思想
第三章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
第一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革命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二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工人运动中指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向新民主主义转型的关键
三 在思想血脉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始终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相联系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
一 “俄国经验”指导中国革命的曲折实践
二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在中国共产党内的确立和发展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胜利与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地位的确立
一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二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品格
三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地位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特殊环境
第一节 通过革命建立新制度:实践载体和制度依托
一 实践载体的革命特色
二 制度依托的革命烙印
第二节 革命胜利后苏东各国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的经验教训
一 教条主义倾向长期主导思想理论建设
二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逐渐侵蚀马列主义指导思想
三 专制主义思想长期盛行意识形态领域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加强思想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一 中国共产党加强思想建设的成功经验
二 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建设方面的历史教训
中篇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当代背景、现实挑战和存在问题
第五章 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科技革命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科技革命深刻改变了世界
第二节 战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一 战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变化
二 战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新变化的影响
第三节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其物质外壳关系分析
一 科学技术具有不同于传统有形资本的特性
二 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难以承担社会化和国际化的过程
三 科学技术的使用与结果要求共享制与其相适应
四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全人类社会的生产计划性管理提供了手段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面临新挑战
第一节 总体背景: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
第二节 内部干扰:“左”的教条主义和“右”的全盘西化思潮
一 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二 用“多元论”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实行意识形态多元化和全盘西化,搞乱党内外的思想
第三节 认识误区:重经济建设轻理论武装
第四节 外部渗透: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进攻
一 西化: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二 分化: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
三 淡化: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影响
第七章 在意识形态领域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关于马克思主义合法性基础面临流失的危险的问题
一 不真信马克思主义
二 对社会主义和执政党的前途产生信任危机
三 实际工作中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原则,弄虚作假,使得正面的理论宣传失去力量
第二节 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建设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社会全面转型的问题
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意识形态难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快速变化,其现实解释力下降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制度保障力下降
三 马克思主义文化意识形态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地位的相对弱化
第三节 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悬空化”以及与现实脱离的问题
一 缺乏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现实反差的科学解释
二 缺乏对当前国内一些现实问题的有力解释
三 无法为改革的深入整合利益关系、凝聚新的共识
第四节 关于理论创新的不足阻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活力问题
一 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身基础的研究不够全面
二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缺乏科学性影响其科学形象
第五节 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手段和措施滞后的问题
一 既有方法的效率递减
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形式和途径较为单一
三 智力和物力上的投入不足
第八章 应对挑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走向新时代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一 实践性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了与时俱进的不竭源泉
二 科学性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具有必然性
三 革命性和批判性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动力
四 阶级性和群众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价值取向
五 开放性与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重要条件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 拨乱反正和改革的全面推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明确
二 改革加速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四 实践进程与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
第三节 面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本经验
一 坚持与发展的统一
二 普遍真理与具体国情的不断结合
三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本位
下篇 新时期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方法和途径创新
第九章 创新理论范式:加强指导地位的先导性要素
第一节 科学定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体认知环境
第二节 创新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理念
一 以人为本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概念
二 构建和谐社会凸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
三 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本目标
第三节 创新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知识平台
一 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探索
二 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探索
三 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
第四节 创新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结构平台
一 基本问题之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二 基本问题之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三 基本问题之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第十章 创新结构体系:加强指导地位的关键性环节
第一节 创新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理论形态
第二节 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知体系
第三节 创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体系
一 要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不断充实的物质基础
二 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不断改善的政治条件
三 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要素支持
四 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关系条件和人际氛围
五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
第四节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主导价值形态
二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性
第十一章 创新交流方式:加强指导地位的重要措施
第一节 斗争而不排斥: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
一 新自由主义及其本质
二 新保守主义的兴起及其主张
三 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在中国
四 正确对待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
第二节 批判与借鉴:民主社会主义和“第三条道路”
一 从民主社会主义到“第三条道路”
二 民主社会主义的纲领和政策主张
三 正确对待民主社会主义
第三节 交流和学习: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发展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四大解读模式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第十二章 创新传播途径:加强指导地位的效率与效能
第一节 创新传播平台,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一 信息时代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
二 创新信息时代舆论引导的方法
三 加强阵地建设和体制创新
第二节 创新传播话语形式,提高传播的有效性
一 马克思主义话语的中国化
二 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时代化
三 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大众化
四 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国际化
第三节 创新传播方式,增强传播的效能
一 马克思主义传播要“三贴近”
二 马克思主义传播要增强互动
三 马克思主义传播要关照现实
四 马克思主义传播要有层次性
第十三章 创新实事求是学风和优良学术环境:加强指导地位的基本建设
第一节 大力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整体学风建设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历来重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协调发展
二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作用、互为前提
三 21世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显示出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趋势
四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协调发展予以极大重视
第二节 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学术环境
一 营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良好学术环境的曲折过程
二 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学术环境的长期性
第三节 形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良好学风
一 重视学风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二 树立良好学风是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条件
第十四章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指导地位的主体因素
第一节 对全社会尤其是社会精英进行马克思主义灌输
一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
二 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一个优良传统
三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灌输必须加强,不能削弱
四 对社会精英的马克思主义灌输尤其重要
第二节 规划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人才队伍的战略
一 葛兰西论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要有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
二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理论队伍建设
三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
第三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才队伍的培养
一 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第四节 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才队伍结构
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
二 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人才队伍结构转型
第五节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提出及其任务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必将极大推动马克思主义人才队伍的成长
第十五章 创新思想建设基本制度:加强指导地位的支撑力量和基本保障
第一节 注重制度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的互动关系
一 制度与意识形态相互依存
二 制度与意识形态相互支撑
三 制度创新与意识形态建设相互促进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支撑力量
一 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客观必然性
二 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宏观原则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导向: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科学指南
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若干基本特征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中的导向作用
三 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四 建构新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四维”结构:推进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创新
第四节 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效路径
一 创新经济发展的制度机制
二 创新政治建设的制度机制
三 创新文化繁荣的制度机制
四 创新社会和谐的制度机制
五 创新党管意识形态的制度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