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公众史学要思考的是“史学”与“公众”间的内在关联问题。如果以史学为中心,其服务对象无非是“国家/政府”与“民间/公众”两大方向。史学服务于国家/政府,形成“国家/政府史学”,也称“君史”;史学服务于“民间/公众”,形成“民间/公众史学”,也称“民史”。传统中国史学是在服务“国家/政府”过程中产生的,所以史学相当长时间内是“国家/政府史学”。只是到了近代,才逐步扩大到“民间/公众”,与民众建立联系,开始为公众服务,从而逐步形成“民间/公众史学”。中国公众史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史学活动。公众史学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公众历史实践活动,二是公众史学理论研究。作品是直接供公众消费的作品,理论研究的对象是作品。实践总是先行的,理论多是滞后的。在中国当代人的生活中,已经存在着大量属于公众历史实践的活动与作品,这为公众史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以前的史学研究都是学术研究、理论思考,研究人员成天与文献打交道,与现实中的史学书写活动脱节。公众史学是一种历史书写、历史研究、理论思考三结合的活动,自然更接地气。“大众化的就是主流的”,这是现代公众社会的特点,公众史学相信也会有这一天。笔者曾对明代史学研究作出过较多的贡献,如今突然写出一部公众史学方面的专著,不免有些惊奇。其实,从笔者内在的学术理路演变来说并不突然。《史学通论》的编著,已经标志着我由史学史转入了史学理论研究。即便公众史学相关分支的研究,笔者也持续了快20年。从通俗史学研究入手,笔者关注了中国国家形态嬗变、君史向民史的嬗变、小历史书写、历史剧、口述史、个人/传记史学、公众影像史学、公众社区史、公众文化遗产、公众历史档案等选题。这些新兴的史学分支学科,最后统一在“民史”的旗帜之下,被建构成一个新的公众史学体系。这是一个涉及多个层面的综合性的公众本位史学框架结构,有别于传统的帝王本位的史学体系。要理解中国公众史学,学人们必须更新一些史学观念,这些观念包括国家与社会、君史与民史、组织本位与人为本位、历史书写与历史研究、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大历史书写与小历史书写,这些新思维是建构中国公众史学学科的基础。只有持续不断的学术创新,才能保持一个学者的活力。回顾整个研究历程,我之所以能在中国公众史学学科体系建设上做一些探索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则治中国史与中国史学史,熟悉中国历史与中国史学发展状况,同时视野比较宽广,关注海外史学发展状况,中外古今史学兼通。二则创新意识强,会将时代提出的史学要求当作自己感兴趣的责任内的事来做。公众史学选题的确定,正是根据时代与史学的发展趋势而确定的。三则理想与实践同步,认真踏实进行公众史学及其分支学科建构。从自己的学术历程来看,执着的理想追求与充足的时间投入最为重要。20世纪80年代,我读研究生时立志研究明代史学,此后真的坚持下来而且实现了。析其原因,就是坚持理念不放松,集中精力攻难关,板凳不怕十年坐。一般来说,时间投入与科研产出是成正比的。当然,中间得有学术思考与学术日记同步累积来衔接。我坚持每天做学术思考与学术日记,正是这种点滴的日积月累,最后才会出现质变,给人以出手快、效率高的感觉。四则整体规划意识强,会搭框架有计划地做事。在近30年多年的史学研究中,我擅长整体规划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思考,即先划定一个圈,然后做宏观与整体思考。在此基础上做专题研究,最后整合成一本书。明代史学、浙东学术、明代科举、国家理论、王应麟、公众史学等专题研究均有这个特点。通过这种模式,我在多个专题领域取得了一些还算扎实的成果,成为相关领域同行认可的专家。我做公众史学研究的基本路径是实践与理论同步进行,互为支撑,互为补益。我本人参与过通俗史、个人史、家族史、社区史、口述史、专家讲史、影像历史记录、网站等诸多活动。主编的《小历史书写》至今已经编至30辑,《火红岁月:甬城全国劳模口述史》第一期已出版。我敢想且敢做,做中国公众史学网最能体现我的创新精神。我亲自决策、选择、设计、上传、维护,办起了一个网站,这是许多年轻人都望尘莫及的。在做网站那段时间,我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可以说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一会儿学了一招,一会又发现了问题,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心中满意的循环之中。我是将它当作创意设计来做的,这需要一种学术理想作支撑,没有推广中国公众史学学科的理想,我是不会办这个网站的。看着自己设计的网站越来越完善,我十分高兴。“同步完成,去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吧”,9466网页助手这句话十分具有奖励作用。理论与实践的持续同步行进,让我的公众史学研究处于源源不断地创新发展之中。2013年11月14日上午,正在苏州参加全国公共史学学术研讨会,传来《中国公众史学研究》列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消息,着实让我兴奋。这是第一个公众史学研究国家级项目,对中国公众史学学科建设来说是一大激励,也显示了我校公众史学新学科建设走到了全国的前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旭东称:“《中国公众史学研究》(结项时改为《中国公众史学通论》)显示,你已经对中国公众史学作出了系统的研究,其他学人刚对公众史学某一点感兴趣。”辽宁大学教授焦润明称:“《中国公众史学研究》能列入国家级项目,你不用多说,事实上就在全国同行间确立了领先位置。”这些话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也让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2013年9月,完成中国公众史学体系的初始建构。复经一年多的再研究,完成体系的重新建构,稍趋成熟。本书的总体构思是按公众史学六大分支来设计,每个分支设计一至几个专题。1—3章谈公众史学理论与学科建设,4—12章谈公众史学分支学科,其中4—7章谈公众历史书写(个人史、家族史、社区史),8—11章谈公众口述史学、公众影像史学、公众历史档案、公众文化遗产,12—15章为通俗普及史学。将专题论文整合成系统的专著,是有些难度的事,目前所见是勉为其难的归并结果。我擅长体系建构与深度思考,思维太活跃,出手太快捷,有时于精细的文字表述难免考虑不周。这也是由我秉持的理念所决定的,文字总归是个体表达思想的工具,词达而已,不必求华。中国公众史学研究,在时空上偏重当代,且是学术研究、理论思考。所以,本书较多地使用了最新的报刊资料,甚至引用了纯网络资料,这有别于传统史学论著。这样偏现代的写作方式,对我来说也是一尝试。这本书是在现代课题制下最后促成的,它可以让我集中精力攻克一个一个难关;没有这种契约式的课题制,是不会成就这样一本开创性专书的。书成,最终定名《中国公众史学通论》,而非初始的《中国公众史学研究》,有几个方面因素的考虑。一则体系化。原来主要是论文的汇编,体系建构较为粗糙,所以定名“研究”。现在有了完整的体系建构,符合“通而论”旨意,确实可以称为“通论”了。这应是中国公众史学学科建立的标志性作品。二则方便教学,适合初学之用。中国公众史学学科确立以后,马上面临着教学推广问题,此书可作为公众史学教学参考书来用。“公众史学”近年列入了我校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通识核心课程建设、慕课建设课程,这部通论也是教学探索的结果,可成为研究生与本科生公众史学教学的参考用书。三则题意鲜明。《中国公众史学通论》,题目稍长但表达清楚,可防止与《中国史学通论》《史学通论》之类图书题目相混淆。感谢几位支持本书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同行评审专家的全力支持,感谢国家社科规划办领导们的多年支持,感谢宁波大学人文社科处的多年支持,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吴丽平等人的认真审读。感谢张广智先生写了热情洋溢的序言。感谢王斯德、王旭东、姜胜利、徐吉军、罗炳良、杨向艳、郭秀文、黄晓军、刘江、孙琰诸位编辑先生的全力支持,使公众史学研究的阶段成果得在《历史教学问题》《史学理论研究》《南开学报》《浙江学刊》《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学术研究》《人文杂志》,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及《历史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辽宁大学学报》发表,或全载或摘要。感谢学生王瑞博士从台湾拍摄到了《大家来写村史:民众参与式小区史操作手册》,感谢台湾的学生廖英舜拍摄到了《大众史学的定义与意义》。感谢学校与学院领导的支持,使公众史学可以顺利在我校教学体系中立足。近两年诸位同道推动的几次全国性公众史学学术活动,为本课题的完成创造了浓厚的学科建设氛围。也感谢我负责的公众史学研究团队成员周俊超、桂尚书、张昊远、赵敏、林坤、钱之骁、林丽娥等的配合。青年人是新兴学科发展的主力军,我为能在公众史学研究过程中培养出一批青年才俊而高兴,他们见证了中国公众史学的成长过程。公众史学是一个可大可小的领域,有较多的成长空间,相信会成为中国现代史学新的增长点。钱茂伟2015年5月于宁波大学
全部显示∨
第一章 公众史学的学科建设一 公众史学优于公共史学
二 公众史学框架及其分支
三 公众史学的中国本土性
四 学科建设意义及其现状
第二章 人人的历史都是历史一 国家而社会:民间史
二 民史的产生:国民史
三 民史的转型:人民史
四 民史的新生:公众史
五 公众时代要公众史学
第三章 人人都是历史的记录者一 文本之外无可传历史
二 人人要参与历史记录
第四章 由传记到个人史学一 精英个人史的轨迹
二 由传记到传记史学
三 个人史概念的提出
四 个人史书写的特征
五 个人史学研究意义
第五章 公众个人史书写一 公众个人史现状
二 公众个人史形态
三 公众个人史价值
四 公众个人史发展
第六章 公众家族史的编纂一 大家谱前世今生
二 新修小家谱意义
三 小家谱原则、体例
四 小家谱编纂发展
第七章 公众社区史的编写一 村史与村志的异同
二 公众社区史的旨趣
三 公众社区史的体例
四 公众社区史的操作
第八章 公众口述史学一 口述史性质
二 口述史意义
三 采访的流程
四 公共故事亭
五 公众口述史
第九章 公众影像史学一 历史影像再现
二 影像的大众化
三 公众影像建构
第十章 公众历史档案一 公众档案的提出
二 公众档案的做法
三 公众档案的用处
四 公众史写作基石
第十一章 公众文化遗产一 殊途的公众考古学
二 走向广阔的博物馆
三 深入社区的博物馆
四 个人经营的博物馆
五 博物馆的公众参与
第十二章 史学的通俗再现一 宋元的讲史传统
二 明清的演义创作
三 当代的通俗史学
四 普及与娱乐并行
第十三章 历史的影视艺术再现一 史与戏的双重约束
二 娱乐历史拒绝对号入座
三 历史剧发展的几点思考
第十四章 专家电视通俗讲史一 专家电视讲史及出现背景
二 专家电视讲史问题与对策
三 专家电视讲史的社会影响
第十五章 公众通俗写史一 历史写手群体的崛起
二 通俗写史特征及类型
三 公众通俗写史的意义
四 公众通俗写史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