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第3辑·2013)
纸书售价: ¥60.0 纸书定价:¥75.0 电子书售价: ¥30.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总论
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
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本质,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不同特点,是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动摇的基本原则
二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三 如果导致两极分化,出现新的剥削阶级,就不是社会主义,就会走到资本主义邪路上去
四 富裕起来后,财富怎样分配,怎样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案、各种方法加以解决的中心课题
五 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持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主心骨地位,是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
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证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强大生命力
一
二
三
“两个毫不动摇”的当前价值——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石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 非公有制经济在初级阶段要有一定历史地位
三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
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的作用远大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通过和平发展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超越了苏联模式,使社会主义朝着与本国国情、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的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从“根本成就”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二 既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三 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一
二
三
四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马克思思想的学术评估
一 从学术角度评估马克思思想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二 学术评估何以证明马克思仍是我们时代未能超越的地平
三 余论
方法论
不能离开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
一 立足中国实践看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 离开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
三 离开中国实际讨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意义
恩格斯的“理论思维”的辩证法
一 辩证法与理论思维
二 辩证法与哲学基本问题
三 辩证法与自然科学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经济学诸流派的沟通——以演化经济学为例
一 引言
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根本属性:“发展”与“背离”的评判标尺
1.标尺一:“历史性和动态性”研究方法
2.标尺二:“实践性和二重性”研究方法
3.标尺三:“整体性和复杂性”研究方法
4.标尺四:“社会主义必然性”结论立场
三 不足点:多样性与协调性问题
1.“决定论”局限与“多样性”问题
2.创新理论局限与“协调性”问题
四 借鉴点:“新奇创生性”与“行动依赖性”
五 切入点:劳动的目的论特性与分工体系变革的资本积累理论
1.本体论切入点:劳动的选择性—人性的实践性—生产方式的创新性
2.分析框架切入点:市场价值不确定性—分工体系协调性—资本积累制度性
六 转变程度:一个建议性评价
1.研究方法:规律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2.结论立场:协调性与社会主义必然性
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本性
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前提
二 “社会历史”的辩证内涵
三 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本性
对生产力一元决定论的反思与新释
一 一元决定:“经济”抑或“生产力”
1.历史观中唯心主义的二律背反
2.马克思对唯心史观二律背反的超越
3.生产力一元决定论与经济唯物主义
二 “生产力一元决定论”的方法论反思
1.“归根到底”与发生学思维方式
2.“发生学”思维方式的根本缺陷
3.马克思对“发生学”思维方式的批驳
三 在“本质抽象”与“现象具体”之间
1.“本质抽象”与“线性决定”
2.“现象具体”与“相互作用”
3.生产力一元决定论的方法论意义
基本原理研究
论核心价值的社会制度本质
一 社会核心价值的制度性
二 核心价值的阶级性和历史性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本质
四 高扬核心价值,夯实基本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
一
二
三
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启示
一
二
三
世界历史的“双重结构”与当代中国的全球发展路径
一 从对“全球化”的“世界历史”批判提出的问题
二 世界历史的“双重结构”
1.“全球社会”一旦形成就与“国际社会”互为前提,相互作用
2.“国际社会”与“全球社会”又是相互渗透的
三 当代中国的全球发展路径
1.摆正当代中国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和尽其所能、主动担当在世界历史“双重结构”中的位置
2.摆正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在世界历史“双重结构”中的位置
资本主义研究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中的地位
一 资本主义与“经济社会形态”概念
二 资本主义与社会形态“演进”序列
三 资本主义逻辑与社会形态演进规律的性质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启示
一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革命的世界观,不能把它庸俗化为非阶级性的理论
二 马克思主义是内容丰富而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不能把它庸俗化为个别词句或常识体系
三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不能封闭僵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四 马克思主义通过理论灌输武装群众,不能自发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五 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不断发展的革命理论,不能修正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热点问题讨论
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之我见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规定
二 需要重视和把握的几个经济理论问题
评析“国有经济低效论”和“国有企业垄断论”
一 回应“国有经济低效论”
二 回应“国有企业垄断论”
概括提炼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要性和基本依据
一 概括提炼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要性
二 概括提炼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论依据
三 概括提炼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实践依据
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危机分析
一 民主政治正在演变成利益集团政治,并扼制了其政治制度的活力
二 民主制度的野蛮化和军事化,变得更加傲慢和具有危险性
三 金融资本的无限贪婪侵蚀着民主的制度基础,效忠金融资本的政治体制正在形成
四 西方民主政治在国际范围内遭遇危机,而新的更加先进的政治制度正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发展起来
经典著作研读
科学的经典 真理的旗帜——读《共产党宣言》
一 确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本依据
1.《宣言》基本思想的精神实质
2.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当代价值
二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的生动范本
1.驳斥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批判的所谓“浪漫”论观点,自觉树立共产主义的信念
2.驳斥马克思对于现代无产阶级的所谓“神化”论观点,自觉站稳工人阶级立场
3.驳斥马克思对于共产党的所谓“威权”论观点,自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三 培育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红色经典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读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节选二、三部分)
一 唯物辩证法的创立及在历史观上引起的决定性的转变
1.古代的朴素辩证法与近代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2.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巨大功绩及其局限性
3.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二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意义
1.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和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被驱逐
2.新历史观使社会主义越出了乌托邦的荒野
三 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及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意义
四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说明
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2.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
五 读后的感悟
唯物史观与《资本论》的创作过程
一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与唯物史观的创立
二 唯物史观的运用与《资本论》“四卷结构”的形成
三 唯物史观的创立及运用与《资本论》创作的前提
重新审视《共产党宣言》的当代意义
一
二
三
四
马克思晚年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新思想的实质——“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再研究
一
二
三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再辨析——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例
论文札记
论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关于民主问题的札记
一 民主政治有鲜明的政治性
二 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表现为一个过程
三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纪念马克思逝世130周年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高度统一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高度统一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统一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治学立论的基本功
一 论从史出的基础
二 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
三 史论结合的完整体系
四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总结经验和理论创新的成果
五 建设理论创新的学习型政党,要靠理论武装跟进
马克思是辩证唯物主义奠基人——写出《辩证法》是马克思毕生哲学创新梦
一 马克思是新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奠基人
二 马克思《辩证法》构想蕴涵在《资本论》逻辑中
三 马克思晚年仍守望着写出《辩证法》的哲学创新梦
四 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实践唯物论——三位一体的一块整钢
时评集萃
西方“民主人权输出”的背后
一 西方“民主人权输出”的历史由来
二 “民主人权输出”是为了维护西方国家对世界的统治
三 “民主人权输出”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西方新自由主义
一 新自由主义泛滥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
二 新自由主义实践导致全球发展灾难
三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
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一 高度的理论自觉,体现为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作用的极端重视
二 坚定的理论自信,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坚定信念,对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彰显的生命力的坚定信心
三 高度的理论自觉与坚定的理论自信,体现为在创造性地回答当代重大理论与重大现实问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