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2011年7月16—18日,上海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举办了“民间文化与公共秩序”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20位左右,会议规模很小,但气氛热烈,更不乏针锋相对的自由讨论和思想碰撞。来自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界的朋友们虽各有自己的学科本位,但在讨论中也懂得欣赏其他学科学者的研究,较少“傲慢与偏见”。大家甚为认同民族志、民俗志实践中的历史视野之必要性,故会议论文集出版时我们冠名为“历史与民族志”。感谢所有的与会者,包括当时提交论文,而因诸种原因未能将论文纳入论文集的钱杭、张小也、邵京、张敦福、黄景春等朋友。感谢上海大学李友梅教授、张文宏教授对会议召开和论文集出版的鼎力支持。当时的博士生、现已工作的徐晶博士在会务和论文集整理校对工作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至为感谢。还有当时参与会务的多位研究生,也一并谢过,恕不一一列出他们的名字了。会议已转眼过去三年多,当时在会议总结时,我尽早出版会议论文集的承诺,兑现得晚了些,尚乞与会学者海涵。张佩国2014年10月8日于上海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
全部显示∨
1966年生,山东成武人,上海大学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乡村地权的研究,既在田野中做历史研究,又在档案馆中做田野工作,试图以社会理论的想象力整合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三门学科,在知识论的意义上迈向一种开放的整体社会科学。
没有历史的民族志
历史活在当下
“中华”蒙译的历史话语
儒教神话的历史建构
“国家人类学”三题
从“因寺名镇”到“因寺成镇”
国家认同与“客家”文化
通过征用帝国象征体系获取地方权力
权力秩序
清宫萨满祭祀与“夷夏东西说”
神判与官司
文明的固化与信念的变异
对弗里德曼“国家—宗族房支分化”解说模式的田野检思
云南诺邓历史上两套丰产仪式之关系的研究
从“菩萨们的恩怨”看黔中屯堡村寨的社会统合
村落开发与公共性重构
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的整合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