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前位置: 资讯>媒体报道>媒体报道详情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新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日期:2018-03-17 19:48

  在新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时代担当与理论自觉。问题是现实的谜语,哲学是时代的回声。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对时代的理论或现实课题的深入反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变迁和前贤思想的基础上,推进了对于许多时代问题的理解,对中华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使自身得到长足发展。《时代的哲学回声——赵剑英学术自选集》(赵剑英著,人民出版社2017年1月版)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对一些重要的现实和理论问题展开哲学分析与阐释,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自觉探索的一个缩影。其中,对实践本身的逻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建构等问题的探讨,值得关注。

  实践本身的逻辑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概念,作为具体的、历史的范畴,首先就是需要反思的。对实践本身加以反思,把握其整体的运行过程,特别是其中内在的逻辑(必然性的规律、机制和趋势等),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任务。

  该书作者认为,以往对实践的主体、工具手段和客体三要素结构的把握,揭示了实践的静态结构,但“实践活动必然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一个包含着多个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活动环节的系统”。基于此,他对实践的动态结构进行了更多关注和考察,阐释了实践存在六个逻辑层次,即实践决策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决策实施前的典型试验,作为操作活动规范化的执行,监督实践决策的作出及其实践操作的运行,建立灵敏、高效的实践活动的信息反馈系统,以及主体的自主、自觉、智慧;还更为具体地考察了实践活动的四种运行机制:动力机制、控制调节机制、规范运行机制和修正与纠错机制。

  全书对实践内在逻辑的哲学反思,推进了对实践本身的哲学理解,使实践及其逻辑较为清晰地呈现出来。诚如作者所言:“通过对实践活动运行机制的分析,使我们对实践活动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关系’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更有意义的是,正确认识实践活动运行的机制,是我们自觉地、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的必要前提。”这是该书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

  此外,书中还提出了一些值得思索的观点。例如,“知识实践已成为重要的实践形态,成为人类生产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在作者看来,“这一实践形态在人类实践活动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对其他实践形态产生重大影响的主导实践形态”。这种新实践形态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一些西方学者对非物质劳动作了有益探索,从本质上讲,他们所说的非物质劳动与“知识实践”是一致的。有的学者将资本主义的最新阶段称为“认知资本主义”,与此不谋而合。在深入理解实践内在逻辑基础上,该书进而提出了建构“实践学”的目标。由“实践论”进一步拓展为“实践学”,对实践作出系统深入研究,并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关于实践的研究成果在哲学引领下融会贯通起来,有益于人类把握自身实践活动。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的核心主题。当今中国面对的迫切问题很多,“总问题”是中华民族或中华文明的复兴。从总体和根本上省思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特别是找准进而确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理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书中“从衰落走向复兴”、“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创新性”和“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等篇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视角,解析了中华民族的当代复兴,引人深思。

  “文明以止,人文也”。文明与人尤其“文化”的人是内在一致的,二者相互表征与印证。在这个意义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是中华文明的当代复兴。当前中国四个不同向度的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也可以进一步概括为文明自信。作者强调,当前“我们理应有这样一种自信”。这种自信来之不易,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标志,需要在理论上予以阐释。作者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创新性作了论证,还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价值和伟大意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三者统一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中国的发展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于同时期其他社会形态的活力和有效性,表明它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已基本确立,随着中国的发展它将逐渐成熟。这一论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人类一种新的文明的自信所在,也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我探索与建构的担当及自觉。

  历史的精华是文明,文明的核心是文化。作者提出,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终标志和根本象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社会历史中最深层的内容,文化复兴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取向应是,在历史和现实基础上,创生一种符合现实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能够开创中国和世界未来的新型文明,即超越现代资本文明的社会主义文明。生成更高水准的文明形态,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有益元素和良性选择,进而内在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对资本文明的深刻超越和对新型文明的积极建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责任,是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的内在灵魂与核心特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动力,生成于华夏儿女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创造。正如作者所言:“中华民族在21世纪实现伟大复兴,最深刻的根源和巨大动力来自于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目标的追求。人民群众对个人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实现全民族的伟大复兴自觉和谐地统一起来了。”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建构

  作为一种开放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历了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和再生形态等不同发展阶段。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吁求,也是时代的呼唤。该书提出,21世纪中国哲学的主流形态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指导中国人沿着既有正确道路并不断开辟新的方向前进,也就是要为正确可行的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道路提供科学的哲学路线的支持。二是反映时代发展的特征和趋势,体现和升华时代精神。三是成为人们追寻意义的“家园”,成为人们的精神归依。在此基础上,作为主流哲学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更加突出如下特征:坚持以尊重实践、实事求是的观念作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更好地发挥哲学的反思、批判的功能;生成更加开放、宽容的气魄和胸襟;更加重视个人的存在和价值,关心人,塑造人;充分吸纳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利于解决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的思想观点。这是基于现实所作的科学概括。

  作者还具体阐述了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四个基本路径或方法论原则。

  一是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总体性特征着眼来解读其哲学理念,并从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高度,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之理论特征的角度来把握马克思主义。作者特别注重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

  二是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没有民族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不能冠以“当代中国”的名号。书中强调,从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并予以新的阐发、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蕴含的哲学思想、总结和提升中国经验的哲学基础这三个向度,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这一观点是有见地的。当然,我们所要锻造的民族性并不是狭隘的民族性,而是一种有机地将世界性包含在自身之中的开放的民族性。

  三是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在这方面,作者着重强调的是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有益启示。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面对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提出了诸多新的思想。虽然有些观点不甚科学,甚至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是,对于解决西方社会的若干实际问题具有现实价值。

  四是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性。作者特别强调,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直面时代课题并给予科学解答。他认为,在众多时代问题中,社会形态理论问题、生产理论问题、文化理论问题、价值共识问题、现代性及中国现代性的建构问题和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哲学问题,尤其需要关注。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报纸截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